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 dations ◷ 2025-10-02 11:58:57 #1883年出生,1969年逝世,包浩斯,德国建筑师,美国建筑师,现代主义,哈佛大学教师,德国裔美国人,柏林人,黑山学院教师

Peter Behrens (1908–1910)

法古斯工厂
工艺联盟展览(英语:Werkbund Exhibition (1914))
包豪斯
格罗皮厄斯屋(英语:Gropius House)
巴格达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Baghdad)
约翰·肯尼迪联邦大厦(英语:John F. Kennedy Federal Building)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也译作葛罗培斯),德国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豪斯的创办人。

1883年,格罗皮乌斯出生于德国柏林,在颇具艺术渊源的家族背景中成长。父亲是位建筑师,叔父马丁·格罗皮乌斯(英语:Martin Gropius))(Martin Gropius)是德国十九世纪的建筑师与艺术教育工作者,曾参与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担任过“柏林艺术工艺学院”(Academy of Applied Art, Berlin)教员,普鲁士艺术教育主管官员等要务。马丁·格罗皮乌斯致力于提高德国设计水准,对新材料的研究与德国设计艺术的努力,给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很大的启示,也影响到日后他在包豪斯的经营,与在美国哈佛大学教学的态度。

在完成学校建筑教育后,格罗皮乌斯于1907年进入彼得·贝伦斯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在那里他受到贝伦斯与德意志工艺联盟的人士启发,突破了传统古典建筑体制的窠臼,勇于尝试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理论,表现出比贝伦斯更前卫的理念。

1910年,格罗皮乌斯离开贝伦斯建筑设计事务所,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他与阿道夫·梅耶(英语:Adolf Meyer (architect))(Adolf Meyer)合开了一间建筑事务所,并在1911年受到企业家卡尔·班西德(Karl Benscheid)的委托设计鞋楦工厂建筑,即是后来格罗皮乌斯的成名杰作“法古斯工厂”,虽然格罗皮乌斯与梅耶只负责设计建筑外观,而大片的玻璃立面,是格罗皮乌斯“为德国劳动阶级提供至少六小时的日照”的最佳体现,轻巧的钢梁结构取代笨重的支柱,尤其取消了建筑立面转角处的支柱是一大特点,加强了结构透明性与实用表现,展现出建筑的革命性样貌,使格罗皮乌斯开始在建筑界上受注目。更是为劳动阶级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的理念,与形态反应功能的设计,可看出带有些许现代主义的味道。

1914年,德意志工艺联盟在德国科隆举办的“工艺联盟展览(英语:Werkbund Exhibition (1914))”(Werkbund Exhibition)上,格罗皮乌斯展出了他所设计的工厂与办公室建筑设计,同样的玻璃立面表现手法使建筑获得足够采光与透明感,也使他获得极高的评价,这位年轻的新锐建筑师逐渐在国际上成名。

1914年,当亨利·范·德费尔德因为他的比利时国籍身份,被迫从“魏玛市立工艺美术学校”(Grand Duca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 in Weimar,由魏玛大公威廉·恩斯特创办)的校长职位上退休时,格罗皮乌斯被推荐为继任人选,格氏希望能将学校办成一个独立的,能与美术学校合作,而非被领导的学校。他认为唯有艺术家与工艺家互相承认与合作,方能实现工业设计的现代化。

1915年,魏玛大公威廉·恩斯特欲关闭这所由他亲自创办的工艺美术学校,然而此举受到部分魏玛官员的反对,“魏玛艺术学院(德语:Kunstgewerbeschule Weimar)”(Weimar Academy of Fine Art)院长弗列兹·麦肯逊(英语:Fritz Mackensen)(Fritz Mackensen)也为了避免工艺学校消失,提议将之缩并在艺术学院下成为一个科系,同时另外自行开办建筑学校,格罗皮乌斯则担任这所拟议中的建筑与工艺联合学校的主管。然而计划细节模糊,格氏也不满职位权责不够明确,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格罗皮乌斯被征召入伍,设计建筑等工作几乎停摆,此问题也一直被搁置。

战后,经过格罗皮乌斯多次与魏玛官员商谈与阐扬目的,1919年3月16日,格罗皮乌斯正式被委任工艺美术学校与魏玛艺术学院的校长,3月20日,格罗皮乌斯正式建议并获准将这所合并的学校更名为“国立建筑学院(即包豪斯)”,并于4月1日正式开学。

格罗皮乌斯在1919年至1928年间担任包豪斯校长,致力于包豪斯教学的领导,为了达到他心中中世纪工作坊的理想,约翰·伊登的个人崇拜、风格垄断却成为一大问题,在荷兰风格派领袖凡·杜斯堡造访威玛后,格罗皮乌斯体认到应从工业化倾向来发展设计教育的理念,放弃了手工艺倾向教育而进行全面的改革,9年的忙碌使他无心处理设计工作,甚至在格罗皮乌斯退休后,还要出面处理汉那士·梅耶领导包豪斯后带来的危机,邀请密斯·凡德罗接手包豪斯等事宜,格罗皮乌斯可以说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包豪斯。

1926年,由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德绍校舍落成,延续法古斯工厂的设计理念,大片玻璃立面和曲折的校舍增加采光面积,各种构造的灵活运用,各立面皆有独自造形特色的律动感,校舍简洁却又整合多功能,表现了崭新的建筑空间观念。奠定了格罗皮乌斯的声誉,也成为格罗皮乌斯不朽的“建筑宣言”。

详见条目包豪斯。

1933年1月,纳粹取得德国政权,长久受到纳粹迫害的包豪斯终究面临关闭的命运。为逃离这场政治动乱,格罗皮乌斯在英国建筑师马克斯威尔·弗莱(英语:Maxwell Fry)(Maxwell Fry)的帮助下,于1934年先前往英国短暂居住与工作,并于1937年前往美国。

格罗皮乌斯与他的包豪斯学生兼同事马歇尔·布鲁耶(Marcel Breuer)移民至麻省剑桥,并一同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英语: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任教,以及合作进行宾州新肯辛顿铝城的住宅区计划(Aluminum City Terrace project in New Kensington, Pennsylvania)。格罗皮乌斯在1944年入籍美国公民。

1945年,格罗皮乌斯在剑桥创办了由一群年轻建筑师组成的公司TAC(英语:The Architects' Collaborative),并成为全球最知名与注目的建筑公司之一,后来TAC在1995年破产倒闭。

格罗皮乌斯在1969年逝世于麻省波士顿,享寿86岁。

目前全世界的设计教育系统,大多有他创办时的一些影子,特别是建筑的风格,有相当多都受到他的影响。

相关

  • 杏树杏(学名:Prunus armeniaca),其果又称杏子、杏实、杏桃,是李属李亚属植物,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欧洲的杏是从亚美尼亚引进的。 这历史也让亚美尼亚存在于杏的学名里。历史上,杏广
  • 链球菌溶血素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是一种链球菌产生的外毒素,能造成溶血。链球菌溶血素分为氧不稳定的链球菌溶血素O(SLO)和能在氧气环境中稳定存在的链球菌溶血素S(SLS)。抗链球菌溶血素
  • 肠胃穿孔肠胃穿孔(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又称为肠道破裂(Ruptured bowel),为部分消化道管壁(英语:Gastrointestinal wall)破洞。消化道包含食道、胃、小肠与大肠。。其症状包含严重
  • 吕思勉吕思勉(1884年2月27日-1957年10月9日),字诚之,笔名驽牛。中国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常州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被钱穆弟子严耕望视作“现代四大史学家”之一(另:钱穆、陈垣、
  • 日向国日向国(日语:日向国〔日向國〕/ひゅうがのくに〔ひうがのくに〕 Hyūganokuni */?),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西海道,又称日州或向州。日向国的领域大约为现在的宫崎县。
  • 牛肝菌目分类位置未定的属牛肝菌目包含有约1300种的真菌。牛肝菌目原来只有牛肝菌科一个科,后来经过分子生物学测定,将许多其他的科划入本目。本目真菌是属于外生菌根的大型真菌,但也有
  • 林秉恩林秉恩,SBS,JP(Dr Lam Ping-yan,1952年6月13日-),社会医学专科医生,曾经担任卫生署署长兼医疗辅助队总监。2010年6月,立法会政府账目委员会指出林秉恩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对药物
  • 孙膑拳孙膑拳亦称孙宾拳为中国山东省的拳种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军事家齐(今山东)人孙膑所创,现今广泛流传的孙膑拳,肇因杨廷栋(明斋)于山东青岛国术馆期间推广,1949年国民党撤退至台湾,高
  • 食神食神可以指:
  •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指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元素或化合物的反应。例如: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氯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