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宇宙射线散裂
✍ dations ◷ 2025-07-24 19:08:55 #宇宙射线散裂
宇宙射线散裂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核分裂和核合成形式,它经由宇宙射线撞击物质产生新的元素。宇宙射线是来自地球之外的高能粒子,主要是飘荡在空间中的电子和α粒子。当宇宙射线(主要是质子)撞击到物质,包括其他的宇宙射线,就会造成散裂。碰撞的结果是被撞的大的核子会逐出核子(质子和中子),这种过程不仅在宇宙的深处进行,宇宙射线的撞击也在我们的上层大气层内进行。宇宙射线散裂制造出轻的元素,像是锂和硼,这个过程是在1970年代偶然发现的。太初核合成的模型认为氘的总量太大,与宇宙扩散的速率不能一致,因此对在大霹雳之后是否仍有产生氘的过程在继续进行,产生极大的兴趣。宇宙射线散裂是被调查的能制造氘的一种过程,但是它的结果是散裂不可能制造出氘,并且剩余的氘含量可以用假设存在的重子暗物质来解释。然而,对散裂的研究显示,它可以产生锂和硼。铝、铍、碳(碳-14)、氯、碘和氖的同位素都可以经由宇宙射线散裂产生。
相关
- OrphanetOrphanet 是一个提供孤儿药物及罕见疾病信息的欧洲网站。该网站包含医生和病人等之信息。其行政办公室位于巴黎,其官方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是由BioMed Central(英语:BioM
-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英语:Diabetes mellitus type 2,简称T2DM,台湾称为第二型糖尿病),大陆旧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英语: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简称NIDDM)或成人发病型糖
- 催眠药安眠药(英语:Hypnotic) (源自希腊语 Hypnos, sleep(睡眠)),是一类精神药物,用来提升睡眠品质,治疗失眠或术前麻醉,服用过量会致死。目前用于镇静(Sedation)的只有Afloqualone与Cloroqua
- 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希腊语:Ἀναξιμήνης,约前585年-前525年),是一位活跃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的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他也是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他被判定为阿那
- 维京时代北方日耳曼人从公元790年开始扩张,直到公元1066年丹麦人的后裔征服英格兰,一般称之为“维京时代”,是欧洲古典时代和中世纪之间的过渡时期。维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们在昔德兰
- 小脑小脑(cerebellum,指“大脑后下方的脑”)是位于后颅窝(英语:Posterior cranial fossa)的脑组织。小脑在感觉感知、协调性,和运动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也和注意、语言等很多认知功能
- 花纹爱洁蟹花纹爱洁蟹(学名:Atergatis floridus)为扇蟹科熟若蟹亚科爱洁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夏威夷、塔希提岛、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斐济、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加罗林岛
-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现代医学在中国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教会创办学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协会联合创建,创始人为胡美博士(Edward Hicks Hume)和颜福
- 蒂托·李维蒂托·李维(Titus Livius,前64年或前59年-17年)是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过多部哲学和诗歌著作,但最出名的是他的巨著《罗马史》(原名为Ab urbe condita,意为“自建城以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