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胞浆菌病
✍ dations ◷ 2025-10-08 18:05:36 #组织胞浆菌病
组织胞浆菌病 (学名: Histoplasmosis ) 是由真菌Ajellomyces capsulatus 引起的疾病。通常借由呼吸道造成免疫系统部正常之肺部疾病 。 对大多数人为轻微疾病,但也有些病例会蔓延到其他器官或骨骼,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命。组织胞浆病菌在艾滋病患者中很常见,因为其免疫力受到HIV病毒影响所抑制。此病原存在于土壤中,特别是含有蝙蝠及鸟禽粪便之土壤,从挖掘或施工中破坏受污染土壤而释放孢子,人类吸入后会沉积到肺部感染,但人与人之间不会互相传染。如果感染组织胞浆菌病,症状会在接触后3至17天内开始。组织胞浆菌病的急性期特征为一般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或流感,大多数受感染的个体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胸部X光检查结果在40-70%的病例中是正常的。 慢性组织胞浆菌病病例可能与结核病相似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影响多器官系统,除非得到治疗否则致命.在没有适当治疗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免疫受损的个体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包含复发性肺炎、呼吸衰竭、肺血管阻塞、淋巴结纤维化等病症。在病变愈合后,坚硬的钙化淋巴结会侵蚀气道壁,引起咳血。Histoplasmosis capsulatum 生长在被鸟或蝙蝠粪便、鸟粪所污染的土壤中。这种真菌具有二型性,在环境中(37°C以下)以褐色菌丝体型态存在 ,在人类体上(体温37°C以上)会以酵母型式存在。 组织胞浆菌病不具有传染性,但通过吸入来自受污染土壤或鸟粪中的分生孢子达肺泡感染。在肺泡中,巨噬细胞摄取这些小分生孢子。而分生孢子在吞噬体中以酵母型态内存活并繁殖,借由巨噬细胞在淋巴循环中传播到不同器官。大多数免疫活体个体中组织胞浆菌病可在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下痊愈,但若病情严重可使用抗真菌药物来治疗,典型治疗方式为先用两性霉素B 然后在口服伊曲康唑 。在重症病例中伊曲康唑治疗至少需要持续一年,而在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中,治疗6至12周就足够了。组织胞浆菌由Samuel T. Darling于1905年发现 ,但在20世纪30年代才成为一种普遍的感染的流行病。在此之前,许多组织胞浆菌病病例被错误地诊断为结核病, 患者因而错过治疗反而被关进结核病疗养院被二次感染。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相关
-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
- 460–519医学导航: 呼吸系统解剖(n, x, l, c)/生理/发育病理(c, p)/先天/肿瘤, 症状/人名体征, 创伤手术, 药品(R1/2/3/5/6/7)
- 脱铁杆菌门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是一类通过专性或兼性厌氧代谢获得能量的细菌,可利用多种电子受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热袍菌门热袍菌门(Thermotogae),又译作栖热袍菌门,是一类嗜热或者超嗜热细菌,其细胞外面有一层“袍”一样的膜包裹,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不同的种类可适应不同的盐浓度和氧含量。重要的
- 弧菌螺旋菌(英语:Spiral bacteria)系按形态分出的一种细菌种类。其种类次于球菌、杆菌,在细菌家族中位列第三。。螺旋超过一周的螺旋菌被称为螺旋菌,而不满一周的则被称为弧菌。另外,
-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广义的定义是从分子的面向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狭义的定义是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层面研究。这是一门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衍生而来的学科。分子生
- 核膜核膜(英语:nuclear membrane 或 karyotheca),又称核被膜或核封套(nuclear envelope)是包围真核细胞细胞核,分隔开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生物膜。核膜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厚度共约20-1
- 抗生素抗性抗生素抗药性(antibiotic resistance)是抗药性的一种形式,借此特性,一些微生物亚群体,通常是细菌种,能够在暴露于一或多种抗生素之下得以生存;对多种抗生素具抗药性的病原体被视为
- 反复性风湿症反复性风湿症(英语: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一种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且会“自己消退”的“关节”和“关节周边”的发炎反应,即关节炎或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炎(风湿
- 止吐药止吐剂(英语:Antiemetic),又称止吐药,广义上的止吐药指一切用于治疗恶心与呕吐的药物。由于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由多种因素引起,故不同作用机理的止吐药只能针对其中一种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