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钾

✍ dations ◷ 2025-10-09 19:15:55 #氯酸钾
氯酸钾由钾、氯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KClO3。它在室温时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而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醇。其折光率为1.5167。有毒,口服5~10克可致死。氯酸钾也能通过将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钾溶液的方法来制备:氯酸钾是传统火药的主要成分,这个功能用到现在都未完全被高氯酸钾取代。氯酸盐系的化学物品因为不易潮解,一直受到火药制造者的欢迎。然而,氯酸盐与硫、磷等强还原剂会形成不稳定的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氯酸盐系需于特别设计的设备中使用。氯酸钾与铝粉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爆燃可以产生特别的音效,因此被用作爆竹中的爆鸣剂。作为一种强氧化剂,氯酸钾可以与许多还原剂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亦被用于调节某些炸药的氧平衡,籍以改善其性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出现以塑化剂(e.g.:聚异丁烯)和氯酸钾为主要成分的塑性炸药,并被用于手榴弹内。不少的火药都以氯酸钾取代爆炸性较弱的硝酸钾。氯酸钾与催化剂二氧化锰( M n O 2 {displaystyle {rm {MnO_{2}}}} )进行混合加热到200℃,可以释放出氧气与氯化钾。这种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制氧法。其化学反应为:氯酸钾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于400℃发生歧化:在酸性溶液中,氯酸盐会被Cl-还原为二氧化氯。氯酸盐也能在酸性条件下和Br-、I-反应,得到相应的单质Br2和I2。由于氯酸钾与硫、磷、碳等还原性物质混合后,经摩擦或撞击后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燃,甚至有自发反应的可能性,所以需小心处理,含氯酸钾的火药就要避免和硫磺接触,否则会出现猛烈爆燃。氯酸钾能使血红蛋白变性并分解,误食会引起急性中毒,致死量为10g。

相关

  • 烫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潍川县潍川县(越南语:Huyện Duy Xuyê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耶尔辛氏菌属耶尔辛氏菌属(学名:Yersinia)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个属。耶尔辛氏菌属内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这些细菌属于杆状菌,按异化类型分则属于兼性厌氧菌。该属内的细菌长达几微米
  • 体内平衡稳态(英语:homeostatic,又称恒定状态或恒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内环境有赖整体的器官的协调联系,得以维持体系内环境相对不变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的这种
  • 脑控脑控是指代用电脑、无线电、电磁辐射(如微波听觉效应)、或其他科学技术手段,远程控制受害者的大脑精神、意识,即“Electronic harassment”所称的精神控制(Mind control)。脑控是
  • 老人病老人病,指的是身体老化以后,所病发的症状,在生物学及医学上,老化是生命随时间而恶化的现象。一般而言,人类大约在60-65岁,便会到了老年,身体机能便会渐渐衰老。
  • α粒子α粒子是一种放射性粒子,由两个质子及两个中子组成,并不带任何电子,亦即等同于氦-4的原子核,或电离化后的氦-4,He2+。通常具有放射性而原子量较大的化学元素,会透过α衰变放射出α
  • 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centromere),又称中节,主要作用是使复制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可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在很多高等真核生物中,着丝粒看起来像是在染色体一个点上的浓缩区
  • 厌氧消化可持续发展主题可再生能源主题环境主题厌氧消化(英语:anaerobic digestion)是微生物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进行生物降解的一系列过程。它可用于处理工业或生活废物,并生产燃料。很
  • 獭形狸尾兽獭形狸尾兽(学名:Castorocauda lutrasimilis),是一种细小及半栖息在水中的动物,生存于侏罗纪中期1亿6千4百万年前的内蒙古,是哺乳动物的近亲,在髫髻山组(英语:Tiaojishan Formation)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