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钾

✍ dations ◷ 2025-07-18 11:17:52 #氯酸钾
氯酸钾由钾、氯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KClO3。它在室温时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而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醇。其折光率为1.5167。有毒,口服5~10克可致死。氯酸钾也能通过将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钾溶液的方法来制备:氯酸钾是传统火药的主要成分,这个功能用到现在都未完全被高氯酸钾取代。氯酸盐系的化学物品因为不易潮解,一直受到火药制造者的欢迎。然而,氯酸盐与硫、磷等强还原剂会形成不稳定的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氯酸盐系需于特别设计的设备中使用。氯酸钾与铝粉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爆燃可以产生特别的音效,因此被用作爆竹中的爆鸣剂。作为一种强氧化剂,氯酸钾可以与许多还原剂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亦被用于调节某些炸药的氧平衡,籍以改善其性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出现以塑化剂(e.g.:聚异丁烯)和氯酸钾为主要成分的塑性炸药,并被用于手榴弹内。不少的火药都以氯酸钾取代爆炸性较弱的硝酸钾。氯酸钾与催化剂二氧化锰( M n O 2 {displaystyle {rm {MnO_{2}}}} )进行混合加热到200℃,可以释放出氧气与氯化钾。这种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制氧法。其化学反应为:氯酸钾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于400℃发生歧化:在酸性溶液中,氯酸盐会被Cl-还原为二氧化氯。氯酸盐也能在酸性条件下和Br-、I-反应,得到相应的单质Br2和I2。由于氯酸钾与硫、磷、碳等还原性物质混合后,经摩擦或撞击后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燃,甚至有自发反应的可能性,所以需小心处理,含氯酸钾的火药就要避免和硫磺接触,否则会出现猛烈爆燃。氯酸钾能使血红蛋白变性并分解,误食会引起急性中毒,致死量为10g。

相关

  • 寄生虫病寄身虫疾病,是由于因寄生虫寄生后所引发的疾病,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常发生,特别是热带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疟疾。
  • 安德森氏症候群安德森氏症候群(英语:Andersen-Tawil syndrome)是心脏的钾离子通道发生缺陷,导致心脏节律障碍暨周期性麻痹症候群。其发生率为1/100000。遗传方面,其遗传方式为体染色体显性遗传,
  • 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糖皮质类固醇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 remediable aldosteronism,GRA),又名地塞米松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dexamethasone-suppressible hyperaldosteronism,DSH)或ACTH
  • 子囊果子囊果(ascocarp, ascoma,複數為ascomata)是子囊菌门真菌的子实体,由许多菌丝紧密交织组成。子囊果内可能含有上百万个子囊,每个子囊内均可产生八枚子囊孢子。子囊果的形状多为盘
  • 肛门癌肛门癌(anal cancer)是在肛门(英语:human anus)的癌症,是位在消化道远端开口处的癌症。肛门癌和更常见的大肠癌是不同的病症。肛门癌一般是在鳞柱交界区附近的肛门鳞状细胞癌,多半
  • 海蜇海蜇(学名:Rhopilema esculentum),古称瑝鱼,又名红蜇、面蜇、鲊鱼,是生长在海洋中的大型暖水性钵水母纲动物。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在中国为可供食用的水母种
  • 筛骨筛骨(ethmoid bone)组成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一块。位于两眶之间,额骨的下方,被其他骨骼包围着,无法直接看到。其后方为蝶骨。外观为为巾字形,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
  • 白化病白化症(Albinism、albino)是由于体内黑色素缺乏,导致眼呈红色、毛发与皮肤颜色呈现白色;若虹膜并非红色而呈蓝或灰色,且肤色及毛发偏淡或颜色不均而非纯白,则是白色亚种而非白化症
  • 巴里巴里(意大利语:Bari)是意大利南部第二大城市,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326,201人(2001年)。巴里是普利亚大区首府,位处亚得里亚海,也是巴里省的首府。1990年代,巴里的人口发展和国家总趋势
  • abbr class=abbr title=S36: 穿戴适合的防护服S36/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