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济宫

✍ dations ◷ 2025-07-11 13:54:46 #奠济宫

奠济宫,又称为圣王庙、圣公庙、圣王公庙,是位于台湾基隆市仁爱区的道教庙宇,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主祀开漳圣王,与基隆护国城隍庙、基隆庆安宫合称为“基隆三大庙”。基隆庙口夜市即以奠济宫得名,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街道发展。后殿“清甯宫”原为道光年间泉州人所建以奉祀水仙王的殿宇,日治时代因故与奠济宫合并。历经整修后,庙中仍存有清同治年间的石柱,另外还有古碑。

在同治年间,经过百年的开发与分类械斗,漳州府移民取得了基隆港一带,而泉州府安溪移民退守至七堵、暖暖。两方械斗,争执不断,甚至抬出己方的守护神示威,泉州安溪人信仰双忠尊王(俗称尪公),漳州人崇奉开漳圣王(俗称圣王公,简称圣王、圣公)。每逢械斗,双方分别抬出己方守护神,呐喊助威,以祈胜利。械斗之烈,连神像都难保全,甚至有“尪公无头壳,圣公无手骨”的俗语。当地另有俗谚“尪公无过岭”,意思是“尪公神像绝不越过狮球岭”,因狮球岭以北,即是漳州人地界

而原本漳州籍的乡民是在外木山(今日基隆市中山区协和里文化路10巷到50巷的这一片山坡地上某处,目前这一片山坡大部分都还是奠济宫之庙产)搭木造小庙奉祀原乡的守护神开漳圣王。清光绪元年(1875年),板桥林家捐献玉田街土地建庙;而后当地士绅张金发、赖武等人奉献香火钱,合作将之迁于今仁爱区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与左岸的庆安宫隔岸而对。

1884年中法战争,奠济宫曾作为军事据点,却因清军疏失,引爆诡雷,造成庙貌毁伤。1895年乙未战争时,因为抗日军队将奠济宫充为军火库,储藏弹药,却管理失当,又因水雷爆炸,造成毁伤。1897年地方仕绅决议重修。此外于清道光初年,主祀水仙王的清甯宫,由于在日治初期庙埕被公家征用开路,遂将原本的“坐西向东”改成“坐南朝北”,与奠济宫仅一巷之隔,此后逐渐被认为是奠济宫的后殿。1940年代二次大战期间,盟军轰炸基隆市区,奠济宫受到波及,1957年以后陆续整修,于1964年大致修成今日样貌。

1998年“后殿”清甯宫进行耗时五年的大修,改成三层楼的建筑,一楼供奉水仙尊王,二楼供奉田都元帅,三楼供奉玉皇大帝。

相关

  • 5f26d17s22,8,18,32,20,9,2主条目:镤的同位素镤(英语:Protactinium,旧译作鎃)是一种放射性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Pa,原子序为91。镤是一种银灰色、密度大的锕系元素,容易与氧、水蒸汽
  • 尿色情淫乐排尿(英语:urolagnia),又称恋尿癖(英语:urophilia),是一种恋物癖形式,指人对尿感到特别的偏好。在这项领域中,会以圣水(英语:golden shower)代指支配者或施虐者排出的尿液。
  • 一行一行禅师(683年-727年),俗名张遂,法号敬贤,号大慧禅师,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唐代僧人,也称为沙门一行、一行阿阇梨,唐人还呼为“一公”。他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也是风水学
  • Notch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是大多数多细胞生物体中存在的高度保守的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哺乳动物具有四种不同的notch受体,分别称为NOTCH1, NOTCH2, NOTCH3, NOTCH4。Notch受体是单跨膜的
  • 弗里波特 (巴哈马)弗里波特(Freeport)是加勒比海岛国巴哈马岛屿大巴哈马岛的一座城市,也是该国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岛西部,建立于1965年,2000年人口26,91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面积558平方公里,
  • 天主教塔古姆教区天主教塔古姆教区 (拉丁语:Dioecesis Tagamna、他加禄语:Diyosesis ng Tagum)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天主教达沃总教区。辖区包括北达沃省及康波斯特拉谷省。2010年有教友
  • 尤吉·贝拉劳伦斯·彼得·贝拉(英语:Lawrence Peter Berra,1925年5月12日-2015年9月22日),昵称尤吉·贝拉(Yogi Berra),出身于圣路易市,是前美国职棒大联盟捕手、教练与球队经理,球员生涯主要效力
  • 自由民权运动自由民权运动,是在日本明治时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及社会运动。自1874年民撰议院设立建白书递交以来,该运动的分子就向明治政府提出一系列开设议会、减免地租、修改不平等条约、保
  • 2011年6月台湾
  • 正割正割(Secant, sec {\displaystyle \sec } +90°,其中 k {\displaystyle k} )到 2 k π + 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