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葬
✍ dations ◷ 2025-10-20 22:56:04 #风葬
风葬是处理尸体的一种方式,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和琉球群岛地区。具体而言,就是将死者的尸体置于山崖、洞窟或树上任其风化。印尼苏拉威西岛上的托拉查人曾一度盛行风葬。托拉加人在岩壁的横穴上开凿一个叫“Liang”的洞窟墓,这种洞窟墓往往开凿于岩山十至数十米的地方。托拉加人在将死者的尸体放置于洞窟墓中的同时,将一种名叫“Tautau”的人形陪葬品与尸体放在一起,此后任尸体自然风化解体。如今,随着不少托拉加人改信基督教,风葬的习俗逐渐被废止。现在不少风葬的墓穴被印尼政府开发为旅游景点。琉球群岛也曾盛行风葬。古代琉球人将死去的亲属的尸体置于洞窟之中或山崖的顶部任其风化,根据琉球神道的说法,风葬使用的洞窟或建于山崖顶部的房子,其开口必须在西面。直到三年之后,死者的亲族女性将尸体取出,举行一个仪式,用海水或酒将尸体洗净,并用棺材将其埋葬。这一习俗在冲绳群岛被称作“洗骨(シンクチ)”,在奄美群岛被称作“改葬(カイソウ)”。由于日本人认为风葬过于残酷,这一习俗在日本吞并琉球后,被日本明治政府加以禁止。但这一习俗在1970年左右依然存在。如今原来支持风葬的琉球人已大部分改为火葬,风葬的习俗只在少部分离岛上存在。
相关
-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道逆流(英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heartburn reflux,缩写:GERD),或称作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等,是指胃酸(有时加上十二指肠液)长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进入食道甚至
- 氯化银氯化银是银的氯化物,化学式AgCl。其天然矿物称为角银矿,亦可由可溶的银化合物如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获得。氯化银是一种白色的、微晶体的、对光敏感的物质,照光会分解成Ag以及Cl
-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或称垃圾焚化,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有机物质,以缩减废物体积。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理”。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
- 拉丁语语法拉丁语分为古典拉丁语(Latina Classica)和通俗拉丁语(Sermo Vulgaris)。古典拉丁语是古罗马的官方语言,在恺撒和西塞罗的时代成熟。拉丁语后来逐渐化分为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
- 折叠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是蛋白质获得其功能性结构和构象的过程。通过这一物理过程,蛋白质从无规则卷曲折叠成特定的功能性三维结构。在从mRNA序列翻译成线性的氨基酸链时,
-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又译作李登弗斯特作用、赖登福现象,在1732年为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首次发现,其后在1756年,德国医生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英语:Johann Got
- 盘蛇图盘蛇图(Mehen),是出现于公元前三千年前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掷赛游戏,版图如同一条卷曲的蛇,途中若抵达某些特定格子有特别规定,类似的游戏有鬣狗图、赛鹅图、升官图。古埃及文为:
- 附属医疗及社会福利机构管理会卫生福利部附属医疗及社会福利机构管理会(简称医管会或医福会)是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为整合部立医院之效能而成立的任务编组单位。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卫生
- 斯坦尼斯劳斯国家森林斯坦尼斯劳斯国家森林(英语:Stanislaus National Forest)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占地面积898,099英亩(1,403.3平方英里;3,634.5平方千米),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内华达山脉之中。
- 马尼格甘杰县马尼格甘杰(Manikganj District)为孟加拉国达卡专区辖县,地处孟加拉国中部。县境北与坦盖尔县接壤,南与福里德布尔县毗邻,东接达卡县,西连巴布纳和拉杰巴里县。年平均降雨量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