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T·詹森

✍ dations ◷ 2025-07-21 07:36:03 #1887年出生,1954年逝世,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美国外交官,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友,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人

纳尔逊·特鲁斯勒·詹森(Nelson Trusler Johnson,1887年4月3日-1954年12月3日),美国外交家,于1929年至1941年任美国驻华大使,任期长达十二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亦曾任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

詹森出生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年幼时曾在俄克拉荷马州生活。之后返回华盛顿读书,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就读。于大学一年级时决意加入外交机构,以俄克拉荷马州居民身份考试获得取录,正式进入外交生涯。詹森一生于政府内服务,是外交部内的远东事务及中国专家。他加入外交部最先作为传译员,后晋升成为领事官员,远东事务处长,助理国务卿。1929年起任驻中国全权公使、全权大使。美国向日本宣战后改任驻澳大利亚全权大使。

詹森于1925年成为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处长,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1928年起被任为驻华特派全权公使,1935年改为特派全权大使,至1941年5月美国参战前夕为止。詹森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跨越三名总统,包括柯立芝、胡佛及罗斯福。詹森主张在不影响美国的利益下,尽量协助中国恢复主权。他向国务卿凯洛格及史汀生建议实行中间路线。

在史汀生任期内,詹森反对美国干预中国内战。在五卅运动中,他反对美国加入英国的行动对付广州及汉口的罢工工人。1927年北伐时发生外国人被杀的南京事件,詹森反对向中国采取严厉报复。对于国民政府在1925年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他主张与中国谈判及让步,主张重新订立关税定,并逐渐放弃治外法权。在一二八事变中,他建议美国发表声明要求各国遵守九国公约。

1930年代中起,詹森对日本的侵略野心越感不安,而此时美国政府内高层的东亚政策向日本倾斜;詹森提出美国重新考虑对日政策。他并不认为美国应该为中国安全提出保证,但提倡美国重新武备,及重新考虑让菲律宾独立的目的。到了1930年代末,他公开提出美国以军事装备援助中国,并指出中国已开始出现有秩序的政府,同时表现出对日本抵抗的决心。他撰写报告中对战事的描述;及对中国英勇抗敌描写是令美国愿意向中国提出军援的原因之一。

詹森曾为1939年十二月《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詹森于1931年在北京结婚;其妻在1991年才在华盛顿逝世。

詹森1954年逝世后葬于华盛顿。


顾盛(1843-1844) → 义华业(英语:Alexander Hill Everett)(1845-1847) → 德威士(英语:John Wesley Davis)(1848-1850) → 马沙利(1852-1854) → 麦莲(1853-1854) → 伯驾(1855-1857)

列卫廉(英语:William Bradford Reed)(1857-1858) → 华若翰(1858-1860) → 蒲安臣(1861-1867) → 劳文罗斯(1868-1869) → 镂斐迪(1869-1873) → 艾忭敏(1874-1875) → 熙华德(1876-1880) → 安吉利(英语:James Burrill Angell)(1880-1881) → 杨约翰(1882-1885) → 田贝(1885-1898) → 康格(英语:Edwin H. Conger)(1898-1905) → 柔克义(1905-1909) → 嘉乐恒(英语:William J. Calhoun)(1909-1913)

芮恩施(1913-1919) → 克莱恩(英语:Charles Richard Crane)(1920-1921) → 舒尔曼(1921-1925) → 马慕瑞(1925-1929) → 詹森(1929-1934)

詹森(1935-1941) → 高思(1941-1944) → 赫尔利(1944-1945) → 司徒雷登(1946-1949)

蓝钦(1953-1957) → 庄莱德(1958-1962) → 柯尔克(1962-1963) → 赖特(英语:Jerauld Wright)(1963-1965) → 马康卫(1966-1974) → 安克志(1974-1979)

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伍德科克(1979-1981) → 恒安石(1981-1985) → 洛德(1985-1989) → 李洁明(1989-1991) → 芮效俭(1991-1995) → 尚慕杰(1995-1999) → 普理赫(1999-2001) → 雷德(2001-2009) → 洪博培(2009-2011) → 骆家辉(2011-2014) → 博卡斯(2014-2017) → 布兰斯塔德(2017- )

相关

  • 1930年1930年美国人口普查(英语:1930 United States Census)是美国历史上第15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了美国的常住人口为122,775,046人,相比1920年美国人口普查,同比增长为13.7%。1930年的
  • 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勃艮第-弗朗什-孔泰(法语:Bourgogne-Franche-Comté)为法国大区,根据2014年大区重划,由弗朗什-孔泰、勃艮第两个大区合并而成,2016年1月1日起生效。5个海外省及大区
  • 恋袜恋袜指对于袜子(包括短袜、中统袜、长袜、膝上袜、大腿袜、裤袜、学生袜、运动袜、丝袜、船袜及泡泡袜等)的实物,以及在印刷品或者电子媒体上出现的袜子图像有特殊迷恋的恋物行
  • 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法语:bouillie bordelaise)是硫酸铜(CuSO4)和熟石灰(Ca(OH)2)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蓝色胶状悬浊液,用作杀真菌剂。波尔多液自19世纪末期于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庄首先使用,
  • 台湾语言保护台湾语言保护主要以台湾本土语言为号召的语言复兴运动。目的是应对各地母语环境因国语运动而急剧衰落濒临灭绝的现状,并呼吁官方保护以各族群母语为载体的戏曲曲艺和民间文学
  • 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英语: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法语:Environnement et Changement climatique Canada),是加拿大政府负责协调环境政策和方案,以及保护并提高
  • 埃及第十六王朝第 八第 十埃及第十六王朝是古埃及第二中间时期的一个王朝,以底比斯为中心,统治上埃及达70年之久。此王朝与第十五王朝、第十七王朝一起,共同组成第二中间时期。传统上认为第十
  • 赫尔曼·舍尔兴赫尔曼·舍尔兴 (德语:Hermann Scherchen, 1891年6月21日-1966年6月12日) 是一位德国指挥家。1891年出生于柏林,幼年舍尔兴学习小提琴,后来在柏林以中提琴家的身份开始其音乐生
  • 詹姆斯·哈德利·贝灵顿詹姆斯·哈德利·贝灵顿(英语:James Hadley Billington,1929年6月1日-2018年11月20日),美国历史学者、美国国会图书馆第13任馆长(1987-2015年)。贝灵顿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布尔穆尔,在
  • 庆祥庆祥(?-1826年),图博特氏,蒙古正白旗人,大学士保宁子。授蓝翎侍卫。嘉庆十三年,袭三等公爵,授散秩大臣、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兼正蓝旗护军参领。历理藩院侍郎、工部侍郎。十八年,随那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