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毗婆沙论
✍ dations ◷ 2025-09-29 11:36:43 #大毗婆沙论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梵语: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称《阿毘达磨发智大毘婆沙论》、《大毗婆沙论》、《鞞婆沙论》,佛教论书。佛教学者认为它约在公元150年前后,在迦湿弥罗国(今喀什米尔)编著而成。迦湿弥罗的论师,尊奉《大毘婆沙论》,被称为毘婆沙宗,在他们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论》也因此成为说一切有部的最高论书。毘婆沙(梵语:vibhāṣā),是一种佛教注释书名称,主要用于对阿毘达摩论书的注解。《大毘婆沙论》主要是《发智论》的注解书,故称毘婆沙。《大毘婆沙论》的正确集成时间不详,汉传佛教最早的传说,是由尸陀槃尼尊者、达悉尊者和鞞罗尼尊者三人造《毘婆沙论》。印顺法师认为,其中的鞞罗尼,又作韦罗或比罗(Vīla),可能是马鸣弟子,与马鸣年代相近。真谛传说,《大毘婆沙论》是由迦多衍尼子解释,众人共同集结,再由马鸣负责主要撰文。《大毘婆沙论》,是由公元2世纪时的犍陀罗国迦腻色迦王资助,说一切有部五百阿罗汉广释《发智身论》的最高论书。还有说是佛陀驮娑论师制《大毗婆沙论》。藏传佛教认为,这本论书是由喀什米尔(唐译迦湿弥罗)地区的阿毘达摩论师所集体编著。《大毘婆沙论》的编成时间,现今有许多不同看法,木村泰贤与印顺法师认为,《大毘婆沙论》应在迦腻色迦王之后,龙树之前编成,约在公元150年前后。而且其编写曾有多个不同版本。汉传中,有三个版本的毘婆沙论:唐玄奘于公元656年译,二百卷。1940年代,法尊法师将其译成藏文。异译本有公元427年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毘昙毘婆沙论》(共100卷存60卷),玄奘所译版本比二百年前的版本有所增改,比如说一切有部的“实有法我”,在北凉版本中为“计假名我”。日本学者西义雄、桝田善夫主张,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与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两书来自不同传承。玄奘译本属于迦湿弥罗正统传承,而北凉译本则来自于非迦湿弥罗正统派的传承。周含柔在比较三个译本之后,认为14卷本《鞞婆沙论》是《大毘婆沙论》的注释书,注解其论母的四十二章十门,其根据的是一更古老版本的失传《大毘婆沙论》。世亲著《俱舍论》对大毗婆沙论进行了总结,并以经量部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关
- 铁3d6 4s22, 8, 14, 2蒸气压第一:762.5 kJ·mol−1 第二:1561.9 kJ·mol−1 第三:2957 kJ·mol−1 (主条目:铁的同位素铁(Iron)是一个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Fe (源自拉丁语 ferrum),原
- 医用敷料(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由于身体的肌肉不随意地持续收缩,造成肌肉产生变形,而无法依照自身的意思活动。肌张力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是骨骼肌张力的病理性改变。患者的肌张力时高
- 主题地图主题地图(英语:Topic Maps)是对知识进行表示和交互的一种标准,它和语义语义网中的知识表示模式相类似,并且结合了传统索引、搜索引擎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点,可以有效的组织知识
- 蛋白质粒蛋白质体(英语:Proteinoplast, proteoplast, aleuroplast, aleuronaplast),又称造蛋白体、蛋白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又可细分为白色体的一种,主要功能为储存结晶形式的蛋白
- 砂沙或作砂,为颗粒物质的一种。沙为自然出现,被分割得很细小的岩石,其尺度为0.0625至2毫米。于此一尺度内的单一粒子称为沙粒。地质学下一个更小的尺度分类为泥,其颗粒大小由0.004
- 天城文天城文(देवनागरी devanāgarī)又称天城体。是印度和尼泊尔的一种文字,用来书写印地语、梵语、尼泊尔语等语言。天城文最早出现在13世纪初,是城文变体之一,天城文是对城
-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的定义各国规定有所不同:ISO出版的国际标准中规定,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至少为150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中国,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目前有些
- 优秀实践名册《优秀实践名册》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该公约在国际一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迄今共有一项中国非物质文
- 外阴疼痛外阴疼痛(英语:Vulvodynia),是一种慢性疼痛症状,主要影响妇科外阴部位,而引发症状的原因未明。症状通常为灼烧和瘙痒等。推测的病发原因通常与遗传学、免疫学和饮食有关系。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