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鱼

✍ dations ◷ 2025-07-22 03:00:45 #真

钳鱼(channel catfish),又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美洲河鲶,是北美洲主要的一种鲶鱼。它的官方产地为美国的密苏里州、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田纳西州,它的俗称是“钳猫(channel cat)”。在美国,钳鱼是当地人们最喜爱捕捉的一种鱼,每年约有800万人捕捉它,因而其在水产业的知名度很大。

钳鱼源于新北界,分布在魁北克和美国的东部和北部,在墨西哥北部亦有其分布。后来这个品种被引进到欧洲的内陆湖和马来西亚的一些地方。 它们生长在溪流、江河、水库、天然湖和池塘里。由于它们习惯把卵放置在裂缝、洞穴和碎片里,以防止它们被大风冲走,因而也被称为“钳猫”。加拿大的钳鱼数量很大,不仅栖息在五大湖,尼皮贡湖一带也有广泛分布。中国的南方广泛养殖,作为经济鱼类。

钳鱼有着十分灵敏的嗅觉和味觉。在钳鱼的鼻腔中的小坑是个高灵敏的嗅觉器官,这些器官能让钳鱼的嗅觉更灵敏,以至于它可以在一部分水里发现一亿个氨基酸。另外,在它们的全身有很多的味蕾。在钳鱼嘴附近的4条胡须上,每平方毫米就有约25个味蕾。这个特殊的味蕾结构和它的嗅觉使它可以在黑暗、有色或浑浊的水域里相对容易觅食。

钳鱼很容易被天然物质做成的饵料捉住,比如蟋蟀、爬行动物、小鱼、鲱鱼、小龙虾、蛙、 鲇鱼、翻车鱼和吸管。钳鱼可以被象牙皂做成的饵料抓住,还可以用有臭味的饵料来抓它,比如死鱼、死龙虾、大蒜、血液、肝脏、肉、奶酪、面团,甚至酷爱粉都可以。有时这些臭饵料可以改制成面粉球或粉末状的物品,挂在钓鱼钩上。还可以把制好的这些挂在管子底部,慢慢地拴在钓鱼钩上。像鸡肝、小虾、狗食、鱿鱼和泡泡糖这些能在杂货商店买到的东西也可以抓住许多鱼。

用细颈绳、曳钓绳、树枝绳和田埂绳钓钳鱼,都是除了传统杆子和卷筒之外的流行的捕捉钳鱼的方式。还有的方法就是用圈子套,也叫“板条套子”,是一种有角度的入口的木圈子,再加上金属套。特有的饵料是变质的奶酪和狗食。用钳鱼套子捕到的钳鱼一天在100个左右。

没有安装钓鱼钩的垂钓者要特别小心钳鱼胸部的尖刺及它锋利的鳍。

钳鱼的长度和重量的关系用左图表示(纵座标单位公斤,横座标单位厘米)。

相关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疫情重定向至:
  • 染色体倍性性别决定系统套数性别决定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性别决定系统。当中未受精的卵成为单套染色体的雄性,而受精卵则是成为双套染色体的雌性。采用此性别决定系统的昆虫有膜翅目(蚂蚁,蜜蜂,黄蜂)与缨翅
  • 咖啡替代品咖啡代用品是指非咖啡,但因为外观、口味类似咖啡,因此用来代替咖啡的产品,多半也不含咖啡因。咖啡代用品的使用可能是因为医药上、经济上或是信仰上的原因,也有可能只是因为无法
  • 性兴奋性刺激是能激起性兴奋、性冲动或性快感的感官刺激,可以是视觉的刺激,触觉上的刺激,或其他感官上的刺激。依据情况的不同,人会因各种因素感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性兴奋。性兴奋可能
  • 维特效应自杀模仿,定义为一个参照一个知名的自杀方式或特定人物的自杀方式所进行的自杀行为,别称“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名称来自歌德所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Thomas E. Joiner
  • 盾皮鱼类盾皮鱼纲(学名:Placodermi)是一类已经灭绝的鱼类,出现于4.3亿年前的志留纪中期,灭绝于3.59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共繁衍了近7000万年。盾皮鱼类是脊椎动物,是最原始的有颌鱼类,头部和
  • 五眼联盟五眼(英语:Five Eyes,缩写为 FVEY),又译为五眼联盟,一个语言以英语为主的国家的情报联盟,在英美协定下组成的国际情报分享团体,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五国。
  • 髟部髟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九十个(十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髟部归于十划部首。髟部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
  • 克隆宝贝《克隆宝贝》(日语:クローン ベイビー)是自2010年10月8日在TBS电视台播出的日本电视剧。
  • 鲁道夫·利普希茨鲁道夫·利普希茨(Rudolf Otto Sigismund Lipschitz,1832年5月14日-1903年10月7日),也译作李普希茨,德国数学家。1847年入柯尼斯堡大学,185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864年起任波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