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齿类

✍ dations ◷ 2025-10-02 14:30:13 #肉齿类
肉齿目(学名:Creodonta),又名古食肉目,是一目已灭绝的哺乳动物,生存于古新世至中新世。它们与食肉目有一个共同祖先,而且一样拥有裂肉齿。肉齿目是5500-3500万年前非洲、欧亚大陆及北美洲生态中重要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在渐新世的非洲,它们是主要的掠食者。在渐新世初及中新世中期,它们分别与中兽目及巨猪科竞争并胜出,但最终败给了食肉目。最后的一属肉齿目于800万年前灭绝,由食肉目取代其生态位。肉齿目曾被认为是食肉目的祖先,但现时却认为它们有共同祖先。它们与食肉目一样有食肉齿,可以切开肉类。一些学者指肉齿目代表了一类有不同祖先但趋同演化而来的哺乳动物,而非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虽然它们要直至新生代才发生适应辐射,其起源最少可以追溯至上白垩纪。肉齿目于5500-3500万年前是主要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始新世是其多样化及优越性的高峰。直至渐新世中期,肉齿目在北美洲、欧亚大陆及非洲取代了中兽目及大型的掠食鸟类,及后与自己的近亲食肉目竞争。最后的新鬣兽于约800万年前灭绝。肉齿目分布于北美洲、欧亚大陆及非洲,外观像现今的食肉目。其下的伟鬣兽被指是陆地上最大的掠食性哺乳动物,体型像美洲野牛属,而头颅骨是虎的两倍。伟鬣兽的体型可以比美蒙古安氏中兽。2019 年发现的巨狮鬣兽体型可能更胜伟鬣兽,体重可达 1,500千克(3,300磅),超过现存的北极熊。肉齿目优越于其他的早期食肉目,如细齿兽类。它们生存至800万年前,最后的新鬣兽于巴基斯坦消失。熊、猫、鼬科、鬣狗、犬科(如狼)及其他的食肉目取代了肉齿目的生态位。肉齿目被食肉目取代的成因并不清楚。有可能是因它们较细小的脑部、并不怎么有效能及跖行的运动方式。这些深层的缺点可能在经历数百万年后变得甚为重要。肉齿目的腰荐椎并不像食肉目般适合奔跑。肉齿目的牙齿的排列亦和食肉目或其共同祖先有一些分别。在肉齿目和大部分食肉目的最后共同祖先细齿兽类中,最后的上前臼齿及第一圆下臼齿都是食肉齿,可以帮助在后面的牙齿磨碎非肉类食物。但在肉齿目中,它们的食肉齿在更后的位置:在第一上臼齿及第二下臼齿,或是第二上臼齿及第三下臼齿。这使得它们差不多只可以吃肉。对于现今绝对肉食性的猫科,第二及第三臼齿完全消失了,而食肉齿后的第一上臼齿亦退化了。故此现今的猫科只是偶尔会吃植物。

相关

  • 加冠典礼加冠典礼、授帽仪式是护理学校为即将正式成为护理人员的护校生举行的一种仪式,用意在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意识及使命感,也代表护理科系的学生在接受老师们的戴帽之后,正式进入护
  • β折叠β折叠(β-sheet),又称β片层结构(β-pleated sheet),是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在β折叠中,两条以上氨基酸链(肽链),或同一条肽链之间的不同部分形成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为“股”。肽平
  • 加勒比海盗《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英语: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是一部2006年的美国历险奇幻喜剧电影,是2003年同类电影《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的续集,加勒比海
  • 名片名片(粤语:咭片;日语:名刺/めいし Meishi;英语:Business card),是一种载有关于公司或个人的联系信息的卡片,常用于商务往来场合之中,作为一种便利和记忆辅助工具的共享。名片通常包括:
  • 毕索洛尔毕索洛尔(Bisoprolol,商品名:Concor)是一种Beta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它可以有选择性的通过阻断肾上腺素(adrenalin)与beta-1受体的连接来发挥作用,而不对beta-2受体产生影响。由
  •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云锦是一种中国传统提花丝织锦缎,为南京特产。因其图案绚丽、纹饰华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与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云锦至今有约1600年的历史。东晋义熙十三
  • 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古波斯语:
  • 街口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街口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街口电子支付,为街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华民国电子支付系统业者之一,旗下有街口支付支付系统。于2015年由胡亦嘉所创立,2018年
  • 猴脑猴脑是亚洲珍贵的传统食材,八珍之一。猴脑据传多以生食,吃猴脑的餐桌中间开一洞,其大小恰好可穿进猴头。待猴头伸出桌面时,将活猴的头骨击碎,再淋上热油,用银勺挖出脑髓食用。然而
  • 田螺田螺泛指田螺科(学名:Viviparidae)的腹足纲软体动物。平均只有拇指头大小,有角质口盖。螺蛳是田螺科动物的通称。很多淡水鱼类喜欢吃田螺。田螺体内很容易生长寄生虫。旧属前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