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蛹
✍ dations ◷ 2025-07-19 07:18:11 #蛹
蛹是指一些昆虫从幼虫变化到成虫的一种过渡形态。这个阶段只会在完全变态的昆虫出现,如蝴蝶及蛾(鳞翅目)、甲虫(鞘翅目)、苍蝇(双翅目)与蜂、黄蜂及蚂蚁(膜翅目)。这个阶段是在幼虫后及成虫前出现,成年昆虫的体形会在这个阶段生成,而幼虫的体形结构则会瓦解。大部分的蛹都是固定的(但蚊的蛹会游泳),且有着坚硬的保护外壳。蛹分成三类,分别为:蝴蝶的蝶蛹就是一个蛹的例子,它是以毛虫所分泌的丝状垫及一系列在腹部的钩连系在平面上。蛾的蛹却多是深色,并且藏于地底下、或是由蚕所分泌的丝状蚕茧所包裹、或是藏于树叶堆下。成虫后,昆虫会用它们的荷尔蒙将蛹分开。就如蛾的成虫,会将茧割开,或是以分泌物将茧软化。许多蛾的毛虫会将它们刺激性的螫毛残留在茧上,借此保护它们不会在蛹期时受到攻击。这个过程可以会很短,就如王蝶就只需2星期完成整个过程。蚊的蛹更只需一至四天便羽化。有些蛹的过程会进入休眠,避开冬季等日子,等待适合的季节。蚕蛹为蚕到蚕蛾蜕变的中间状态,油炸蚕蛹是一道菜肴,是下酒的佐菜。“清水蚕蛹汤”,有养颜健肾之效。中医认为,蚕蛹性平味甘,具有祛风、健脾、止消渴、镇惊安神、益精助阳等功效。蚕蛹约在5-15天后孵出。蜂蛹、蝶蛹亦可食用,在中国食用蜂蛹历史久远,《礼记·内则》载“蜩、(蜂)鲜之,人君燕食。”,后汉张机的《神农本草经》中载有“蜂子味甘、平;主风头,除蛊(最毒的虫子)毒,补虚赢伤中(内脏),久服令人光泽,好颜色不老”,唐朝刘恂的《蛉表录异》提到“宣歙人好食蜂儿。”载有取食蜂子的方法。梁代《名医别录》中写道:“将蜂子酒渍后敷面令人悦白;蜂子能轻身益气,治心腹痛、面目黄;蜂子主治丹毒、风疹、腹内留热,利大小便,去浮血,下汁乳,蜂女带下病。”宋朝苏颂《图经本草》说:“在蜜脾中,如蚕蛹而白色。岭南人取头足未成者,油炒食之。”元吴瑞《食用本草》称“缫丝后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儿。”有所谓的蜂蛹酒,内含人参、鹿茸、黄芪、阿胶等中药。墨西哥人喜欢在蜜蜂幼虫脾上撒盐和柠檬食用。《礼记》记载:“蚳醢以供天子馈食。”,蚳即蚁卵,蚳醢是周朝时采集蚁蛹加桂皮,姜末等制成,是帝王食补。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说:“交广溪峒间酋长,多取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或云味酷似肉酱,非尊贵不可得也。”河北人食用蝇蛆,云南哈尼人有道菜叫“肉芽”,即以蝇蛆为材料。其它,如蝉蛹(cicada pupa)、蝉蜕(cicada nymph、cicada slough)等。
相关
- 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苯佐卡因苯佐卡因(Benzocaine),又称“阿奈斯台辛”(Anaesthesine),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无色或白色斜方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后有麻醉感。遇光逐渐变色。难溶于水,微溶于脂肪油,溶于稀酸、
- 子囊子囊(ascus)是子囊菌门真菌通过单倍体胞核进行有性生殖并辗转产生而产生子囊孢子的细胞。子囊一般位于产囊菌丝的顶端,形状不一,多数子囊呈现圆柱状,也有瓶状或棒状。子囊大多通
- 锈菌亚门参见内文Urediniomycotina柄锈菌亚门(学名:Pucciniomycotina)是属于担子菌门的一个亚门。据《真菌词典》(Dictionary of the Fungi)统计,该亚门共包括8个纲、18个目、36个科。医学
- Akt/PKBAkt信号通路或者PI3K-Akt信号通路是促进响应胞外信号的信号转导途径。涉及到的核心蛋白是PI3K (磷脂酰肌醇 3-激酶) 和Akt(蛋白激酶B)。一种生长因子的初始刺激引起细胞表面
- 醋酸盐乙酸盐 (英文: Acetate),俗称醋酸盐,是乙酸所成的盐,含有乙酸根离子CH3COO−,即乙酸去掉羧基质子后形成的阴离子。乙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它是一种羧酸根离子,并且是乙酸的共轭碱
- 极移极移是地球的自转轴在地球表面横越的运动,这是将地球视为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参考座标系(所谓的地球中心、地球固定或ECEF参考系)下所做的测量,这种变动只有几米。从一个常用的定义
- 拼音标音(英语:phonetic transcription),是采用符号或记号来标注语素文字的发音方式及语调,亦可称为音标或标音符号。标音符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
- 欧猪四国欧猪五国(英语:PIIGS),亦作黑猪五国或五小猪国,是国际经济界媒体对欧洲联盟五个相对较弱的经济体的贬称。这个称呼涵盖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
- 米夏埃尔·哈内克迈克尔·哈内克(德语:Michael Haneke,1942年3月23日-),奥地利电影导演,生于德国慕尼黑。迈克尔·哈内克的作品可分为奥地利时期跟法国时期,以社会议题而闻名于世。他的法国时期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