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

✍ dations ◷ 2025-10-08 14:10:28 #武侯区,成都区县市,四川市辖区,以人名命名的中国行政区

武侯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市辖区,同时也是成都市中心五城区之一,设立于1990年。武侯区因其辖区内的武侯祠(诸葛亮)而得名,是以人名命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之一,2008年大地震期间武侯祠曾作为群众临时避难场所。2014年武侯区地区生产总值为739.32亿元,经济增长以第三产业为主。

武侯区地理坐标北纬30°34′—30°39′与东经103°56′—104°05′之间,东西长约13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全区面积76.56平方公里;人口108.3万人(2010年),成都中心城区中人口密度最大。武侯区以北毗邻青羊区,南与双流区和成都成都高新区接壤,以西隔河相望锦江区。境内最著名的为武侯祠,其主体建筑是在清朝时期的重建,祠堂最早历史追溯至公元223年。在明朝与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合并一起,形成唯一的一座君臣合庙。作为一知名旅游景点的锦里古街也位于武侯区,毗邻武侯祠。

成都所在的成都平原养蚕缫丝历史悠久,在汉代时开始织棉以其所出的蜀锦最为有名。位于武侯区的簇桥被认为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和四川丝绸交易的一个中心,簇桥之名也来自于蚕丝交易,在唐宋时被称作茧桥,后以喂蚕的食物(统称作簇)命名沿用至今。簇桥也是自汉一直到清代都是长盛不衰的商业重镇。秦昭王在位时(公元公元前256~前251年),蜀守李冰在今武侯区北的老南门修建了跨越锦江的长星桥,成为连接城南的重要陆路通道,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此桥后又名万里桥、老南门大桥。在秦代武侯这一区域隶属蜀郡成都县。汉代属益州蜀郡成都县。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逝世,安葬在修建在成都南郊(武侯区境内)的惠陵,根据当时的制度,还修建了祭祀刘备的祠庙即汉昭烈庙。在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左右)人们将位于成都少城的祭祀诸葛亮的祠堂迁入惠陵、汉昭烈庙旁,形成今武侯祠的前身。明洪武二十三至二十四年蜀王朱椿以强化自身权力为由将专门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与汉昭烈墓和惠陵合并,形成三者合一局面。

成都市中心的区划原为东城区、西城区和金牛区。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后调整了成都市中心的区划,以境内武侯祠而得名的武侯区随之诞生。

武侯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2.5米,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由沙漫滩、冲积扇、扇状平原等平原组成。全区地质结构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全区土地面积在2005年为75.36平方公里。武侯区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C至18.6°C间。七月为当地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4.9°C至26.1°C间,极端日高温在24°C至38.7°C间。

目前武侯区下辖15个街道:

武侯区得名于武侯祠,是文化悠久,并且富有现代气息的地区。区内名胜古迹众多:望江楼公园(薛涛井、望江楼)、武侯祠(南郊公园)、锦里、铁像寺-水街。另外,还有天府芙蓉园、锦城湖公园、国防乐园、永康森林公园、大悦城、江安河生态公园、映月公园、江安河郊野公园、丽都公园。参考资料来源

2012年功能区竣工项目48个,建筑面积290多万平方米,建成面积达860多万平方米。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新增保利中心等6个竣工项目,建筑面积达68万多平方米;红牌楼商圈:新增莱蒙置地广场等13个竣工项目,建筑面积达99万多平方米;红牌楼广场二期等21个项目加快建设,建筑面积达234万平方米。武侯新城:新增外贸鞋城等29个竣工项目,建筑面积达125万多平方米。环城生态区:初步完成区域控规调整,积极推进陆坝新型社区建设。参考资料来源


积极实施“阳光圆梦”工程,区内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建成全国首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在城区街道和流浪乞讨人员相对集中的社区建立救助管理工作站;在13个街道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探索社区低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参考资料来源

武侯区有着它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风民俗,其中社会民俗有成都大庙会,游喜神方等;生活民俗有衣着习俗,饮食习俗等;生产民俗有农谚等;经济民俗有商业规俗等。参考资料来源

武侯区位于北纬30°34′31″~30°39′49″,东经103°56′45″~104°05′33″,地形呈蝶状,平均海拔高度500多米,土地肥沃。辖区内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但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出现倒春寒。 武侯区内历史文化悠久,尤其以三国蜀汉文化,建筑文化有著名的武侯祠,望江楼古建筑群等。参考资料来源

相关

  • 血氧饱和仪血氧饱和仪(英语:Pulse Oximeter,简称:血氧仪),是一种主要为测量病人的血液中的脉搏氧饱和度的仪器。最初的一台血氧饱和仪由G.A. Millikan于20世纪40年代研发成功。自1980年代,美
  • 大肠大肠(英语:large intestine;拉丁语:Intestinum crassum)是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大肠的作用是从肠道内剩余的可消化物质中吸取水分与电解质,将剩余的无用部分形成粪便并
  • 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是发生于颅咽管(Landzert's canal)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少年和儿童,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好发于蝶鞍上垂体结节部上端,少数位于鞍内,向鞍上发展,个别见于蝶窦或
  • 自然遗产自然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包括以下内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一项或多项
  • 林南林南(1938年8月21日-),华人社会学家,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社会学学会前副会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林南在国际社会学界有重要影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资本、社会关系与社会结
  • 葛丽·嘉逊葛丽·嘉逊,CBE(英语:Greer Garson,CBE,1904年9月29日-1996年4月6日),英国女演员,曾获得1942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葛丽·嘉逊是当年米高梅最受欢迎的女明星之一,她在1939年获得了
  • 露西·斯通露西·斯通(Lucy Stone,1818年8月13日-1893年10月18日)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演说家,废奴主义和女性参政权的社会活动家。她积极地为妇女权利的奔走呼号。1847年,斯通成为了第一个在马
  • 镰木属见内文镰木(学名:),又名镰蕨,是一属已灭绝的陆生维管植物,生存于古生代泥盆纪。它们和哈氏蕨属(英语:Halleophyton)有相似之处,和同时期与本属密切相关的巴拉曼蕨属反而有许多不同处,如
  • 圣若望副主教座堂 (瓦莱塔)圣若望主教座堂 (马耳他语:Kon-Katidral ta’ San Ġwann)是罗马天主教在马耳他的主教座堂之一,也是首都瓦莱塔的地标建筑之一。它是由马耳他骑士团兴建于1573年到1578年,为骑
  • 周煌周煌(?-1785年),字景垣、绪楚、号海山,四川省重庆府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为清朝进士、政治人物。累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得太子太傅。谥号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