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炮计划

✍ dations ◷ 2025-07-20 11:47:25 #礼炮计划,太空站

礼炮计划(俄语:Салют)是由前苏联计划的首个空间站计划,其中包括了于1971年至1986年这15年间发射的一系列九个的单模块(single-module)空间站。

该计划包括一系列六个科研站和三个军事侦察站,后来更推出高度机密的阿尔马兹(Almaz)计划。礼炮计划打破多个航天记录,其中包括几个任务时间的记录,第一次在空间站移交太空员从一个太空飞船到另一个,以及各种太空漫步的记录。1991年,这项计划结束。

礼炮计划分为 DOS (轨道空间站) 科研站及 OPS (轨道试验站) 军事站两部分。

礼炮1号 (DOS-1)(俄语:Салют-1)于1971年4月19日发射升空,是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它的首航是联盟10号,不过由于泊接机件问题,联盟10号并没有成功。第二艘太空船联盟11号与空间站对接,太空人在空间站内逗留了23天。可惜,在联盟11号返回地球的时候,返回舱的均压均衡阀过早开启,3位太空人因此而身亡。后来礼炮1号在1971年10月11日在大气层中被烧毁。

DOS-2于1972年7月29日发射升空。它的设计与礼炮1号类似。但由于二级火箭的失败,令空间站不能进入轨道。最后,模组坠毁于太平洋中。

礼炮2号 (DOS-2)(俄语:Салют-2)于1973年4月4日发射升空。它不是礼炮计划的一个真正的组成部分,而是高度机密的军事空间站阿尔马兹的原型。命名为礼炮2号是想掩盖其真正性质。尽管发射成功,但两日内未能对其减压和失去控制,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丢弃的质子号火箭上面级于轨道附近发生爆炸。1973年4月11日,在发射后11天,发生一个无法解释的事故,四个太阳能电池板从空间站切断所有电源。礼炮2号于1973年5月28日回程。

礼炮3号也是高度机密军事空间站,于1974年6月25日顺利发射升空,随后太空船联盟14号与联盟15号前后成功对接,且成功完成多项测试后,于1975年1月24日落入大气层烧毁。

相关

  • 雪橇雪橇(sled、sledge或sleigh)是一种陆上的交通工具,其下侧有光滑的表面,或者雪橇下方有可分离的支架,支架下方有二个或多个光滑的纵向窄滑行板,可以在地表滑行。大部分的雪橇是用在
  • 石炭纪石炭纪(英语:Carboniferous,符号C)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早在1822年石炭纪在英国就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地质时代中的纪了。石炭纪的名字来自于石炭纪时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
  • 生态塔能量塔(又称能量金字塔;英文:Ecological Pyramid或Trophic pyramid)是某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占的生物质能或拥有的生物质能生产力的图形表示,用来表达各级之间生物能量的传递关
  • 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一个经济学模型,它被应用在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这个模型适用于竞争性市场,而不适用于市场存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情况,需求或者供给价格分别跟消费者的
  • 磺胺地索辛磺胺二甲氧嘧啶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dimethox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等部的细菌感染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暂时未知,在大鼠体内的LD5
  • 客家文化本文属于客家系列的一部分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等。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时期的华夏文化和中
  • 雷焦艾米利亚雷焦艾米利亚(意大利语:Reggio nell'Emilia)位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西北部,是雷焦艾米利亚省的首府。此地在古罗马时代是军事重镇,也是司法中心,设有裁判法院。但一直至中
  • 肉鳍鱼肉鳍鱼总纲(学名:Sarcopterygii)是硬骨鱼类的一个演化支。此类鱼的特点是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在前鳍的基部上有明显的肌肉组织与分开的两片腹鳍,和之后两栖动物和四足类动物的演
  • 热传导发电机热传导发电机,也称为塞贝克发电器,是运用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将热(温度差)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大致上转换效率约为5-8%。基于赛贝克效应的旧式装置使用双金属接面,并且非常
  • 洪武路洪武路是中国南京市秦淮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到白下路过内桥接中华路,北到中山东路接洪武北路。得名于明太祖年号洪武。洪武路原是南唐皇宫所在,南端的内桥因而得名。明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