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公爵
✍ dations ◷ 2025-07-19 06:49:14 #大公爵
大公爵是欧洲爵位的一种,来源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对为罗马帝国效力,而非罗马血统的外族如日耳曼族军队的首领的称谓。在后来被引申为非王族血统,却拥有实权,对王国举足轻重的人。“大公”头衔主要在西欧特别是在日耳曼国家的省级主权领地使用,因在德意志统一前,这一地区并未有一个强势的王室血统,各诸侯国王室在坚持自身的血统独立的同时,同意组成联盟,以选举决定由谁主掌执政;该类各联盟的领地通常被译为“大公国”(英文:Grand duchy),各王室首领则被称为选帝侯。视其实力,地位与执政王室的辅助成员相比并不确定。首先大公向国王称臣,必然低于国王(Kaiser,King等);有时高于有王室血统的王子或亲王(Prince);一般高于公爵(Herzog,Fürst等)以下的所有爵位。“大公爵”在汉语中经常省为“大公”,此译法已约定成俗。产生了Prince一词时而被译作“大公”,时而被译作“亲王”、“王子”的现象。同时在法语区,Prince又是领土主权等级最低的君主头衔,其等级要远远低于大公,只基本相当于伯爵;同样由于对Prince一词的翻译已经约定成俗,所以该类国家也往往同时被翻译为“大公国”或“亲王国”不等,见摩纳哥和列支敦士登。此类因英文转译而来的“大公”和正式的“大公”在层级上是完全不同的,需要根据其原文才能了解该词的真正意义。在不同欧洲语言中,“大公”这一单词分别为:如获封者是女性则称为“女大公”(英语:Grand Duchess)。大公的领地被称作大公国。另外奥地利公国的君主从14世纪中后期开始自称Archduke(拉丁语:archidux),中文也称为大公。该头衔在1453年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确认,并从此成为哈布斯堡皇室子弟的专有头衔。而在实际上,由Archduke转译而来的“大公”,其贵族等级要高于由Grand Duke转译来的“大公”。
相关
- 他汀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英语: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 或 Statins,简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他汀类药物”)是一类抗高血脂药。因他汀类有降低低密度脂
- 前列腺前列腺'(英语:prostate,又称摄护腺)为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属外分泌腺。与女性的斯基恩氏腺同源。前列腺是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属外分泌腺。在解剖学
- 紫绀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祈使句祈使语气(英语:imperative mood)是表达直接命令或请求的语气。它还用来表示禁止、请求或任何其他类的劝告。英语的祈使语气是简单地使用动词不定式来形成的。be 是其非限定形式
- 南印度南印度有可能指以下其中一项:
- 炸玉米饼墨西哥薄饼(英语:tortilla)是在墨西哥、美国等地流行的用玉米粉或小麦面粉烙制的薄饼。使用小麦制成的薄饼称之为面粉薄饼(flour tortilla),使用玉米制成的薄饼则称为墨西哥玉米饼
- 纵隔腔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缅历缅历 (缅甸语:မြန်မာသက္ကရာဇ်,发音:或,),亦称为缅甸历法,是一种主要使用于缅甸的阴阳历。该历法的月以恒星月为基准,而年则以回归年为基准。缅历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以
- 艺术史美术史是有关艺术作品的历史发展及其风格的研究,风格可能包括其艺术类型、设计、形式及风格(英语:Style (visual arts))等。它也研究和描述美术在其当时和当地的美术感和世界观
- 始鳄目始鳄目(学名:Eosuchia)又名杨氏蜥形目(Younginiformes),是已灭绝双孔类爬行动物的一目,生存在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早期。本目的定义范围有些困难。在早期的分类历史中,本目曾经被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