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町 (和歌山县)

✍ dations ◷ 2025-07-11 00:10:06 #日高町 (和歌山县),和歌山县的市町村

日高町(日语:日高町ひだかちょう  */?)是位于日本和歌山县中部沿海的行政区划。

沿海区域为沈水海岸,适合作为港湾,东部则属于日高平原,主要市区即位于东部的平原区域;特产为褐石斑鱼,也因此褐石斑料理成为本地的特色料理。

1990年代后,日高町改善了町内的居住环境,并提供儿童福利政策吸引民,使得人口开始持续增加,在2015年的日本人口普查中,与2010年相比的人口成长率为全和歌山县内最高的行政区划。

在令制国时代属于纪伊国日高郡,江户时代后成为纪州藩的领地,19世纪末明治维新实施废藩置县后改隶属和歌山县。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时,现在的日高町辖区在当时分属比井崎村(日语:比井崎村)、志贺村(日语:志賀村 (和歌山県))、东内原村(日语:東内原村)、西内原村(日语:西内原村)共四个行政区划,其中位于东侧内陆区域的东内原村和西内原村先在1941年合并为内原村(日语:内原村),接着在1950年代的昭和大合并期间,内原村再与比井崎村、志贺村合并为现在的日高町。

1960年代开始,关西电力曾计划在此设立日高核能发电厂(日语:日高原子力発電所),一度获得町长和町议会的支持,但由于町内渔民的反对导致计划一直被搁置;直到1986年在苏俄发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周边的行政区划亦开始重视此议题并加入反对运动,1990年后的町长选举,也持续由反对派的候选人当上町长,最终关西电力在2004年中止此核电厂的计划。

日高町的主要交通干线-铁路西日本旅客铁道纪势本线和国道42号(日语:国道42号)以南北向通过辖区东部的主要市区,铁路也在此设有纪伊内原车站。

位于日高町西南端与美滨町交界处的日之御埼(日语:日ノ御埼)为纪伊半岛最西端的海岬,为和歌山县内观看夕阳的著名景点。同时依据日本领海及相连水域相关法律(日语:領海及び接続水域に関する法律),在日之御埼的纪伊日之御埼灯塔(日语:紀伊日ノ御埼灯台)至西南方四国蒲生田岬(日语:蒲生田岬)上的蒲生田岬灯塔(日语:蒲生田岬灯台)之间的连线,为濑户内海与日本外海的分界。

相关

  • 泡菜泡菜古称葅(zū),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
  • 外西北外西北,指的是俄罗斯帝国在伊犁危机中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塔城界约》、《塔城界约续约》、《伊犁条约》,及庚子俄难后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清朝取得的一片面积70万
  • 缺铁缺铁 (也称 铁缺乏症 或者 血铁过少症状 )是最受关注的营养元素缺乏症之一。 在人体内,铁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并且参与维持多项生理机能,比如以血红蛋白的形式从肺里运输氧到其他器
  • 中央直辖区中央直辖区(英语:Union territory;或作“联邦属地”、“联邦直辖区”)是印度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在印度,“中央直辖区”和“邦”的主要区别在于“邦”有自己的
  • 谁消灭了电动车《谁消灭了电动车》(Who Killed the Electric Car?)是一部2006年上映的纪录片,该片探讨了电池电动车,特别是通用汽车的EV1电动车的产生、有限商业化及随后的消亡。谁谋杀了电动
  • 竖中指竖中指为手势之一,仅伸中指一指而其他指下压。在一些文化里,这个手势带有人身攻击的含意,是一种禁语手势、也具挑衅意味。当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面前做出中指手势时在粤语中俗称
  • 智利军政府 (1973年-1990年)智利军政府 (西班牙语:dictadura militar de Chile),是1973年至1990年间统治智利的军事政权。该政权于一场具有中情局介入背景的政变后建立,在这时期该国由皮诺契特将军所领导
  • 胡统虞胡统虞(1604年-1652年),字孝绪,号此菴,湖南武陵人。明末清初理学家、官员。胡统虞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举癸未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李自成攻破京师,胡统虞被执。随即清军入关
  •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最早成立的地方政府间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其前身为1986年由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发起环渤海地区14个沿海城市和地区共同响应成
  • 加纳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列表这是一个加纳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列表,2018年的报告采用的是2017年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