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别尔哥罗德州入侵

✍ dations ◷ 2025-07-19 15:34:05 #2023年别尔哥罗德州入侵

俄罗斯联邦军队

联邦安全局

俄罗斯警察

2023年别尔哥罗德州入侵是2023年5月22日两支俄罗斯反对派武装组织自由俄罗斯军团与俄罗斯志愿军团向俄罗斯格赖沃龙区发动攻击,宣称要在别尔哥罗德州建立一个非军事区,保护乌克兰免受俄罗斯攻击,自由俄罗斯军团声称已经控制格赖沃龙区多座边境城镇,俄罗斯国防部翌日宣称击溃该批武装分子并歼灭70多人,对方的残余力量已经退回乌克兰境内,俄罗斯当局则声称,乌克兰破坏和侦察小组越过俄乌边境攻击别尔哥罗德州。为应对攻击行动,别尔哥罗德州州长维亚切斯拉夫·格拉德科夫宣布开展“反恐行动制度”打击入侵和游击活动,这是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最大规模入侵俄罗斯领土的行动。

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西部的布良斯克州、库尔斯克州和别尔哥罗德州发生多宗袭击事件。俄罗斯指控乌克兰策划这些袭击。据《莫斯科时报》报导,“乌克兰未有就这些袭击承认责任……同时亦未有正式否认与这些袭击有关。”

在2023年2月初,布良斯克州当局声称俄乌边境加强了防御工作。布良斯克州州长亚历山大·博戈马兹(俄语:Богомаз, 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在其Telegram频道上发布了照片,显示与“保护边境的小组指挥官”会面,并表示“防御工事和据点的建设工作受到俄军指挥部的高度肯定”。

俄罗斯志愿军团为乌克兰境内由俄罗斯右翼人士组成的准军事团体,曾在2023年3月短暂入侵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该组织被《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概括为“极右翼俄罗斯反普京民族主义团体”。自由俄罗斯军团为俄国武装力量叛逃者。此次入侵行动由以上两个准军事团体联合进行。

在突袭行动开始后,俄罗斯官方坚称这些战斗人员是乌克兰人。乌克兰官方否认乌克兰武装部队直接参与了这次入侵行动。自由俄罗斯军团为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一部分,具体在乌克兰国际军团的保护下运作。乌克兰官员提及,在乌克兰境内进行活动时,该军团是“国防和安全部队的一部分”,而在国外则独立于乌克兰。

2023年5月22日上午,自由俄罗斯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团的2辆坦克、1辆装甲输送车及9辆其他装甲车越过俄罗斯边境。俄罗斯民间Telegram频道开始出现影片,显示别尔哥罗德州格赖沃龙区的边境检查站遭受军事入侵;别尔哥罗德州州长维亚切斯拉夫·格拉德科夫同样在Telegram频道表示一群“乌军破坏和侦察小组”进入该区,而俄罗斯军队正在“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敌人”。格拉德科夫声称,该地发生爆炸并有无人机攻击社区。格赖沃龙市政府副主席和两名紧急工作人员在攻击中受伤,市政厅亦有损毁。

自由俄罗斯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团稍后均宣称对这次入侵负责,并宣布两个组织合作“解放”了科津卡、戈拉-波多尔(俄语:Гора-Подол)和格洛托沃(俄语:Глотово (Белгоро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而先头部队亦已抵达当地首府格赖沃龙。俄方支持战争的Telegram频道则有不同说法,宣称战斗正在科津卡进行,但该村尚未被占领。

此外,俄罗斯志愿军团士兵发布了他们与库尔斯克州的柳比莫夫卡(俄语:Любимовка (Кореневский район))、别尔哥罗德州的别兹柳多夫卡(俄语:Безлюдовка (Белгоро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和布良斯克州丘罗维奇(俄语:Чуровичи)的路标合照。他们声称正在建立一个“非军事区”战争研究所评估指出,科津卡确实被亲乌克兰势力占领,但其他定居点是否也被占领并不清楚。

2023年5月22日稍晚,格拉德科夫宣布在别尔哥罗德州全境实施“反恐”限制措施,居民需要提供文件确认身份,使用危险物质的行业暂停营运,以及其他限制措施。他还表示,别尔哥罗德州政府正协同当地官员和紧急情况部门,挨家挨户疏散平民,并表示已疏散“大部分人口”。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官员安德烈·尤索夫(乌克兰语:Юсов Андрій Володимирович)声称,俄罗斯军队已经开始紧急转移别尔哥罗德州的核弹库存。

在这次入侵期间,自由俄罗斯军团发布了一些影片,其中展示了白蓝白色的俄罗斯反对派旗帜在莫斯科市中心被气球升起的场景。该军团使用的旗帜是基于白蓝白旗。另位于别尔哥罗德市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办公室遭到一次无人机袭。乌方消息圈子流传一张照片,显示三名参与入侵的士兵宣布成立“别尔哥罗德人民共和国”,手握该共和国的旗帜。这个消息随后在乌克兰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一般认为影射俄国扶持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两个傀儡政权。

俄罗斯后来在5月23日声称已击溃了入侵行动,将战斗人员逼回乌克兰领土并击毙了70多名“攻击者”,且均为乌克兰人,摧毁4辆装甲战车和5辆皮卡。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官员安德烈·尤索夫(乌克兰语:Юсов Андрій Володимирович)驳斥俄罗斯志愿军士兵在别尔哥罗德地区损失惨重的宣传信息,并讽刺俄国的宣传工作在别尔哥罗德地区的事件后已被“打垮”,因俄罗斯无法向国内观众清楚、正确地解释一些关键信息。

自由俄罗斯军团则在Telegram频道帖子中表示仍在继续“解放”该地区;其政治代表伊利亚·波诺马列夫对俄军击溃己方军队的消息予以否认,其武装部队并未遭受损失。同时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解放莫斯科。5月24日,自由俄罗斯军团和俄罗斯志愿军团撤军,并在乌克兰边境地区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别尔哥罗德地区展开的突袭目的已成功达到,行动中自由俄罗斯军团有2人阵亡,10人受伤,俄罗斯志愿军团则有2人受伤,另外还缴获了大量装备。2023年5月27日,别尔哥罗德州Maysky仍有村落受到无人机袭击。

2023年6月1日,俄罗斯志愿军团宣布展开“第二阶段”行动,并与自由俄罗斯军团突袭别尔哥罗德州的新塔沃尔然卡(英语:Novaya Tavolzhanka)和舍别基诺。俄罗斯国防部宣称,有两个摩托化步兵连在坦克支援下,企图“入侵”俄罗斯领土,但遭到联邦安全局和边防军击退。俄罗斯方面表示有50多名士兵被击毙,4辆装甲车被摧毁。俄罗斯方面表示,共有70名武装分子、5辆坦克、4辆装甲车、7辆皮卡和1辆卡马汽车厂生产的卡车参与了此次袭击。别尔哥罗德地区州长表示有12名俄罗斯人在战斗中受伤。

2023年5月22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发言人安德烈·尤索夫于表示,俄罗斯志愿军团和俄罗斯自由军团主导这次攻击,目的是“解放”俄罗斯领土及建立安全走廊,从而保护乌克兰平民。他表示,进攻部队完全由俄罗斯公民组成。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表示,乌克兰关注局势,但并未参与其中。波多利亚克戏仿2014年俄国入侵乌克兰时的说法,称“‘在任何一间俄罗斯军事商店都能买到坦克’,而这些战斗人员都是俄罗斯公民,属于地下游击组织”。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示,乌克兰政府与这次事件“无关”,并将事件归咎于俄罗斯境内的“抵抗运动”。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称这次攻击是来自乌克兰的乌克兰武装分子发动的,而且此次攻击是乌克兰试图“转移注意力,以减少巴赫穆特地区对乌克兰的政治影响”。他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知悉此事。瓦格纳集团首脑叶夫根尼·普里戈津则批评俄罗斯国防部无能。

相关

  • 蝮蛇蝮亚科(学名Crotalinae)是蝰蛇科的一个亚科,统称蝮蛇,其主要特征是在眼与鼻孔之间具颊窝。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详见:蛇岛蝮 其代表为蛇岛蝮,灰褐色,是唯一一种不
  • 莱蒙托夫米哈伊尔·尤列维奇·莱蒙托夫(俄语: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俄国作家、诗人。被视为普希金的后继者。父亲尤里·彼得罗
  • 圣日耳曼欧塞尔教堂圣日耳曼欧塞尔教堂(Saint-Germain-l'Auxerrois)位于巴黎卢浮宫广场2号,最近的地铁站是卢浮宫-里沃利。位于巴黎市中心,邻近塞纳河及卢浮宫,曾是法国国王的堂区,通常被视为是卢浮
  • 萨米尔·阿明萨米尔·阿明(阿拉伯语:سمير أمين‎,1931年9月3日-2018年8月12日) ,埃及经济学家,近代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阿明出生于开罗,父母分别为埃及人与法国人。1947年他前
  • 北朝霞站北朝霞站(日语:北朝霞駅/きたあさかえき  */?)是一个位于埼玉县朝霞市滨崎一丁目,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武藏野线的铁路车站。车站编号是JM 28。此站起往武藏浦和方向是大
  • 文茨皮尔斯文茨皮尔斯(拉脱维亚语:Ventspils)是位于拉脱维亚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的一座城市,它得名于穿越该市的文塔河,人口33,372人(2021年)。文茨皮尔斯机场是该国重要机场之一。文茨皮尔斯紧邻波罗的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温和湿润,气温很少超过30°C。2月平均气温为-1.4°C,7月平均气温为17.7°C,年降水量为751mm。2014年8月4日文茨皮尔斯出现37.8°C的温度,打破拉脱维亚有史以来全国高温。文茨皮尔斯与下列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 飞鹅岭新石器时期遗址飞鹅岭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中国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广州第一村之称,被誉为广州人的发祥地。该遗址于1956年8月发现,1957年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中山大学联合发掘。范围以海拔62.1米的飞鹅岭为主,还包括附近的青山岗、菱塘岗、红石柱岗、名星岗、鸡公咀、西岗坳、马路岗、大火镰岗、崩岗等13处山冈台地的18处遗址。出土一批纺织用的陶纺轮,捕鱼用的陶网坠,农业生产用的斧、锛,打猎用的矛、镞等磨制石器,还有夔纹、云雷纹等印纹陶片。而在青山岗、菱塘岗有0.2至0.5米的文化堆积层,出
  • 金长荣金长荣(1941年-),江苏苏州人,回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海地区代表。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数学专业。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 阿卜杜勒·拉赫曼·巴达维阿卜杜勒·拉赫曼·巴达维(阿拉伯语:عبد الرحمن بدوي‎,1917年2月17日-2002年7月25日)是埃及存在主义哲学家、哲学教授和诗人。他被称为“阿拉伯存在主义的首要大师”。他一生共创作150多部作品,其中有75部为百科全书。他熟练掌握阿拉伯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并能阅读希腊语、拉丁语和波斯语。巴达维出生于沙拉巴斯村的一个富裕家庭,在开罗的赛迪亚学校接受教育。1938年他毕业于埃及大学哲学系,获一等学位,并在亚历山大·柯瓦雷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1950年到1956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