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领

✍ dations ◷ 2025-07-19 09:15:22 #佐领
佐领,或称牛彔、牛录(满语:ᠨᡳᡵᡠ,穆麟德:niru),满语音译,niru 意为“大箭” ,为清朝八旗当中的基本单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定三百人为一牛彔。佐领之长官,满语音译为牛彔额真(满语:ᠨᡳᡵᡠ ᡝᠵᡝᠨ,穆麟德:niru ejen),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牛彔章京。顺治年间定汉译亦称为佐领,品秩为四品。“牛彔”在早期女真语中,意为“大箭”,后来演变为“额真”,意为“主人”。“牛彔额真”即“箭主”,组长之意。乾隆年间改定武职正从品级,旗分佐领定为武职正四品;包衣佐领定为武职从四品。原为女真族早期兵农合一的临时性组织形式。《满洲实录》载:“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在狩猎时,将每十个人编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首领,而这九名组员必须各送一只箭给首领,小组被称为“牛彔”(niru ,意为“大箭”)。所以牛彔就成为兵制的单位,其首领称为“牛彔额真”。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努尔哈赤为适应统一女真各部的军事需要,沿用此种旧称,把它改造为大型、固定、有严格纪律的统属关系的新型组织。邻近女真部落,有挟丁口来归者,亦编为牛彔。牛彔不断编设,并以容纳同血缘或同地缘的人。后来规定三百人编为一牛彔,作为基本的户口和兵籍单位。皇太极时,又改为二百人。清兵入关前,八旗牛彔统计为五百八十三,又分牛彔二十八。顺治十七年(1660年),牛彔,译为“佐”,故改称“牛彔额真”为汉语,译为“佐领”,时满洲三百一十九,又半分牛彔十四;蒙古一百三十;汉军二百零六,又半分牛彔三。八旗牛彔统计共为六百六十四个。蒙古地区的“苏木”即是佐领。

相关

  • 安莫西林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译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本名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口服性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溶菌作用,主治易感微生物所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本品为治疗中耳炎的第
  •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锂聚合物电池(英语:lithium polymer,缩写:Li-Po),又称聚合物锂电池、聚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锂聚电池通常是由数个相同的平行子电池芯(secondary cells)来增加放电电流,或由数个
  • The Lancet《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英语:Thomas Wak
  • 酶结构蛋白质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化学元素组成。所有蛋白质都是由20种不同的L型α氨基酸连接形成的多聚体,
  • 詹姆斯·蒂尔詹姆斯·埃德加·蒂尔(英语:James Edgar Till,1931年8月25日-),加拿大生物物理学家、干细胞和癌症研究人员、多伦多大学前教授。出生在萨斯喀彻温省明斯特),蒂尔率先研究了各种哺乳
  • 戴维·阿滕伯勒大卫·弗雷德里克·阿滕伯勒爵士OM CH CVO CBE FRS FZS FSA(英语: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London)(英语:Sir 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ˈætənbərə/,1926年5月8日-),生于
  • 前信使核糖核酸前信使RNA(英语:Precursor mRNA,简称为前mRNA、mRNA前体)是一种未成熟的单链信使核糖核酸(mRNA)。前mRNA是从细胞核中的DNA模板通过转录而合成的。前mRNA构成了不均一核RNA(或称为
  • 胚胎性癌胚胎性癌(英语:Embryonal carcinoma),是一类位于卵巢或睾丸的罕见生殖细胞瘤。位于卵巢的胚胎性癌相当少见,占全部卵巢生殖细胞瘤的3%。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5周岁。其特征和症状各
  • 标准壮语标准壮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壮语标准语。该语言是以武鸣县(今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通行的壮话(属北部方言的邕北壮语)为基础、兼收其他方言的一些词汇而制定的,因而与壮语北部
  • 盖·皮尔斯盖·爱德华·皮尔斯英语:Guy Edward Pearce,1967年10月5日-) 是一名英国裔澳大利亚男演员,他主演最知名的作品是2001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记忆碎片》。他的母亲Anne C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