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选矿
✍ dations ◷ 2025-10-08 16:30:34 #选矿
选矿工程的研究内容是将低品位的矿物进行加工、提纯,主要目的是提高矿物的品位,去除矿物的杂质,例如去除煤炭中的灰分、硫、磷等杂质。选矿工程的对象主要有金属矿石、煤炭等,选矿的手段主要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利用不同矿物比重差异的物理性质,将矿物富集的方法,即为重力选矿法或比重选矿法。水流选矿法不仅以矿物的比重差异为主要分离依据,且就其矿粒大小与形状之不同,在流体中之所受摩擦阻力所产生之影响为辅助因素,使其分离富集。此法运用多种力量。
此类选矿方法都在水流中进行,所以又称为水流选矿法。依水流方向可分为:虽然在理论上分离之矿石粒度不受限制,但粒度过小,在重液中之沉降速度变小,或受重液黏滞影响,实际上无法达到目的。因此此种选矿法除受到矿物之比重差与重液之比重外,处理之矿石粒度与重液之黏性也是重要的因素。
一般重力方式处理之粒度下限为2-3mm,常用之上限为30-50mm,大者可达100mm以上,而离心式重液选矿则可处理下限0.5mm,上限为 20mm左右之矿粒。矿石之比重大都大于水,因此选用重液密度都大于水,所以称为重液选矿法。其产品为浮起或下 沉,故又称为浮沉选矿法。
所使用之重液有两种:拟重液与均质真重液不同点在于,其比重和粘性可以随加重质的性质和含量不同而变化。拟重液的比重、粘度和稳定性三方面性质是互有关联的。其中比重是决定分离的关键因素,但是对实际的分离和稳 定性有影响的却是拟重液的粘性。在众多的矿物中,有些矿物具有被磁铁吸引的性质(即是具有磁性),其被吸引之强度是受到矿物本身的性质、磁铁的强度以及两者相距之距离所支配。用矿物磁性之有无而分选矿物之方法称为磁力选矿法。
磁选主要用来分选或精选磁铁矿、磁硫铁矿以及钛铁矿等强磁性矿物也可用强磁磁选机分选含镍矿物、氧化锰矿等。工业矿物中所含少量 铁矿物或含铁矿物之去除也是磁选的主要应用之一。
另外由于强磁磁选机之不断开发,将来有可能利用反磁性物之性质进行磁选分离。矿物之磁性强度可由残留磁
J
{displaystyle J}
与带磁率
K
{displaystyle K}
来决定。矿物磁性愈强愈容易被磁极所吸引。同一磁性之矿物其粒度越大感应所生成之磁距
M
{displaystyle M}
也越大(
M
=
J
V
{displaystyle M=JV}
), 且越容易被吸引,但其粒度却与重量有关。因此粒度也不能大过作用于它的磁力。在实际的操作上,以 1-5mm 左右之矿粒大小为最适宜。物质的感磁系数与导磁系数均可用实验测定,或测定其一,并求出另一数值。此性质,对磁力选矿至关重要。静电选矿机主要有:非电导性矿物则只有当接触到转筒,其电荷才被中和,并带与转筒相同电荷。大部分未接触到转筒的部分仍带异性电荷,故被吸引,跟着转筒旋转,直至转筒后方被刷子刷下。浮选,最重要的分选方法,其在西元 1906 年被申请专利。浮选主要根据矿物表面性质不同,以达到分选的目的。
最早被用来处理硫化 矿物,而近年来已广为应用于氧化矿物、非金属矿物、或废水处理等方面。矿物的可浮性与其"对水的亲和力大小"
F
{displaystyle F}
有关。如
F
{displaystyle F}
大,则矿物容易为水所润湿,因此难附着在气泡上。相反的,
F
{displaystyle F}
小,亦即表面为疏水性,易与气泡黏结而上浮。
此等因矿物表面性质而造成颗粒上浮的难易称之为"可浮性" 。
大部分的矿物均为亲水性,仅少部分的矿物如:石墨、硫磺 辉钼矿、金刚石、滑石、煤等为天然浮起性矿物。
浮选即为利用矿物表面性质与气泡黏附之差异性而达到分 选的目的。浮选方法建立在固体"(矿粒)"、液体"(溶液)"、气体"(气泡)"三相界面关系上。
首先在浮选槽中加入矿粒及水形成矿浆。矿粒的表面有效的阳离子格点在 水中遇水,水化产生水合物。这些水合物的多寡与主控的 pH 值有密切的关系。当捕集剂(见下文)加入后,捕集剂的极性基会吸附在矿粒表面水合物 上,而另一端疏水性的非极性基则朝向外侧。吸附的种类有二:矿粒表面如有足够的格点并吸附有足够的捕集剂,会使得矿粒表面形成疏水性。
矿粒因搅拌作用而游走浮选槽内,须与气泡碰撞而产生黏结。若未产生碰撞,则浮选不可能成功。当矿粒与气泡相接近时,会将二者之间的液体排出而 形成一个液体薄膜。此薄膜若是稳定,则矿粒无法沾附在气泡表面。形成疏水性之矿粒有助于造成薄膜的不稳定而破损,矿粒因而沾 附在气泡上,并成稳定三相平衡。此时气泡带着矿粒上浮。
在上浮的过程中,如遇过大涡流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切力而剧烈的变形震动等,仍会造成矿粒脱离。浮选的药剂依其功能可分为:浮选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相关
- 超嗜热生物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英语:Development economics)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对象为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过程。威廉·阿瑟·刘易斯、
- 原子核原子核(德语:Atomkern,英语:Atomic nucleus)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位于原子的中央,占有原子的大部分质量。组成原子核的有中子和质子。当周围有和其中质子等量的电子围绕时,构成的是原子
- 仿星器仿星器(Stellarator)因模拟恒星内部持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而得名,是以磁场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稳定运行提供动力的实验装置。它是最早期的受控核聚变装置中,最初美国物理学家莱曼
- 同位素列表同位素列表列出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的同位素。此表由左到右按照原子序数的增长而排列,由下到上依照中子数目由少到多排列。表格中的颜色表示各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参见图例),表格
- 希舒美11–14 h (single dose) 68 h (multiple dosing)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əˌzɪθroʊˈmaɪsᵻn/ )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于1980年被发现,1981年推出。又翻译作阿红霉
- 黄胆汁体液学说(英语:Humorism,Humoralism或Humorae theory),起源于古希腊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对应到四种元素、四种气质,四种体液
- 扶余语族扶余语系是一种假定存在的古代语系,约莫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5世纪左右在今日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南部通行。扶余语族包括了濊貊、扶余国、高句丽、东濊、沃沮、百济等国家的
- 蒙医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学,是流传在蒙古地方的一种传统医学,是蒙古民族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所形成的民族医学。真实的起源以不可考,但相信其针灸、草药、推拿等方式是汉朝以前
- 家禽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还包括为获取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