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波丽安娜效应
✍ dations ◷ 2025-07-19 16:04:55 #波丽安娜效应
波丽安娜效应(Pollyanna principle),又称波丽安娜行为(Pollyannaism)或积极偏向(positive bias)是一种现象,指普遍人们会对于别人对他们的正面描述表示认同。这种与巴纳姆效应类似。研究表明,在潜意识层面,人脑会倾向于关注乐观向上的信息,而在意识层面我们却倾向于消极。对于这种潜意识里偏向于积极乐观的现象称之为波丽安娜效应。这个概念是由Matlin和Stang在1978年根据美国小说家爱莲娜·霍奇曼·波特的《少女波丽安娜(英语:Pollyanna)》(Pollyanna)小说原型所提出,主人翁波丽安娜是一个充满乐观思想的女孩并且以乐观思想感染着身边的人。批评性格测试的人指责诸如MBTI的测试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了波丽安娜现象,使人倾向于认同它的人格分析,然而测试并不能准确检验出人的性格。
相关
- 能量能量(古希腊语中 ἐνέργεια energeia 意指“活动、操作”)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间接观察到的物理量。它往往被视为某一个物理系统对其他的物理系统做功的能力。由于功被定
- 妥布霉素Neonates < 1200 g: 11 hrs; > 1200 g 2-9 hrs Adults: 2-3 hours; longer with impaired renal function妥布霉素(Tobramycin)也叫托普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用于治
- 三裂动物三叶动物门(学名:Trilobozoa),又名三裂动物门,是一个已经完全灭绝的动物门,在分类上属辐射对称动物,身体呈特殊的三重辐射对称结构。三叶动物生存的年代非常久远,其化石仅出现于寒武
- 剑羚东非剑羚 Rüppell, 1835 弯角剑羚 Cretzschmar, 1827 南非剑羚 (Linnaeus, 1758) 阿拉伯剑羚 Pallas, 1766剑羚属(Oryx)包含四种剑羚。其中三种原生于非洲的干燥区,第四种原生
- 怀雅逊大学怀雅逊大学,是加拿大一所公立大学,校址位于加拿大最大城市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中心。校名是以早年安大略省早期教育家 Egerton Ryerson(1803年-1882年)而命名。Egerton Ryerson在18
- 费迪南德·冯穆勒费迪南德·冯穆勒(Ferdinand von Mueller,1793年1月8日-1896年10月10日)为德国-澳大利亚医生、地理学家及植物学家。
- 吗啉吗啉,分子式C4H9NO,或写成O(CH2CH2)2NH。它是一种强碱,主要用作染料、树脂和蜡等的溶剂,也可用作乳化剂。这个杂环化合物既属于胺类又是醚类,仲胺氮原子令吗啉具碱性。吗啉可和氢
- 真爱码头坐标:22°37′07″N 120°17′23″E / 22.6186229°N 120.2896668°E / 22.6186229; 120.2896668真爱码头(Love Pier)位于台湾高雄市盐埕区爱河出海口处,正式名称为高雄港12号码
- 堤防堤坝或河堤是一条长长的,由泥土、石头、或混凝土造成的堆土、积墙或高岸,多为人工建造以用作预防水灾。人工堤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洪水进入村庄或市镇,也减缓水道的自然变化,可供运
- 代谢型麸胺酸受体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英语: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简称mGluR),属于谷氨酸受体的一种类型(另一类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可借由间接代谢过程进行激活。该受体是GPCR家族C组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