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粒子

✍ dations ◷ 2025-07-19 08:11:04 #准粒子
准粒子(quasiparticles)或称集体激发(collective excitations)在物理学中,是一种发生在微观复杂系统的突现现象。例如固态系统中会好像存在着另一种虚拟的粒子。 以电子在半导体中的运动为例,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来自原子核以及其它电子的作用,然而其行为可以视作带有不同质量的自由电子。 这个带有不同质量的“电子”称为“准电子”(electron quasiparticle)。 另外一个实例是在半导体的价带集体行进的电子,其行为可以视作半导体中存在着带正电的空穴往反方向运行。 其它的准粒子包括声子(来自固态系统中原子的振动)、等离子体(来自等离子体的振荡)等许多种类。作为少数简化多体问题的手段之一,准粒子的概念在凝态物理尤其重要。

相关

  • 3第3周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行(即周期)的元素。含有:
  • 我思故我在“我想,所以我是”,旧译“我思故我在”(拉丁语:Cogito, ergo sum;法语:Je pense, donc je suis)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命题,又称为“笛卡尔的cogito”。印欧语系中,很多语言的系词
  • 双关语双关语,又称一语双关,是一种修辞方法,存在于各种自然语言中,是把词语真正的含义模糊化。双关语在一句话中会有很多种意思,使同一个句子可以理解成两种或多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利用
  • 奥德·哈塞尔奥德·哈塞尔(挪威语:Odd Hassel,1897年5月17日-1981年5月11日)是一位挪威物理化学家,196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哈塞尔出生于奥斯陆,他的父亲是一名妇科医生。1915年他进入奥斯陆大
  •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英语:transpiration,或称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透过植物的水分运动和从植物的地上部分蒸发的过程,如叶,茎和花。水对植物是必需的,但只有少量的水被根吸收用于生长和新陈代
  • 朗伯·阿道夫·雅克·凯特勒凯特勒(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1796年-1874年),19世纪比利时的通才,他既是统计学家、又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从统计学角度出发看人,认为人的成长是会依从一套既定的法
  • Stephen醛合成Stephen醛合成(Stephen aldehyde synthesis),由 Henry Stephen 发现并首先报道。腈用氯化亚锡-盐酸处理,得相应的亚胺离子,然后再经水解,得醛。通过酰胺(PhCONHPh)与五氯化磷反应得
  • 1955年请参看:(第28届,1956年颁发)(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 WFIRST大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英语: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WFIRST)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的红外空间望远镜。2010年,它被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十年巡天委员会列为未
  •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式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分子质量60,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Carbamide(碳酰胺)。外观是无色晶体或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