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漳话

✍ dations ◷ 2025-07-19 10:45:37 #泉漳话
泉漳片,即狭义的闽南语,也称为泉漳话、漳泉话、闽台片 、泉漳闽南语,是闽语支最大以及最强势的一支的一簇方言分片,在福建南部地区和台湾一带及海外闽南裔华人社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闽台片闽南语是现代闽语中使用人数最多、适用范围最广泛及具有最大影响力的闽语,以厦门话和台湾话通行腔作为代表。狭义的闽南语所指的是闽台片的闽南语。 泉漳片缘起于中国福建南部,除分布于闽南本土,也广泛流行于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许多闽南移民与其后裔的居住地。泉漳片闽南语在中国福建通称为闽南话,在台湾为台语、台湾话、闽南语、台湾闽南语,在东南亚国家又被称为福建话。泉漳片闽南语与潮州话有十分亲近的关系。除此方言之外,福建境内仍有包含了其他的闽南语方言的汉语族闽语支的语言之存在。关于泉漳闽语之名称及写法,有福建话、闽南话、台湾话、福佬话、鹤佬话、河洛话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福建省的泉漳片闽南话,按《福建省志》的分类,可分为四个小片。泉漳片闽南语在中国大陆,除主要分布于闽南本土,另在江西、广东、浙江、广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以语言岛形式存在。台湾话:主要混合泉州话与漳州话的腔调,加上一些日语(含日式外来语)及其他外来语词汇。语言学家洪惟仁将台湾话的腔调分为三大腔,并在其下细分。虽然台湾分为三大腔,但彼此间的差异并不像泉州话、漳州话间那么大,因此这三种腔彼此间沟通上困难度不高。而各大腔中的小腔调间,更只是词汇或是少部分发音差异,彼此沟通无大碍。厦门话和台湾话是泉州话和漳州话的混合,即漳泉滥。其中,北台湾和南台湾的腔调分别是偏泉腔和偏漳腔。不过,虽然泉州话和漳州话在发音和词汇用法上有些许的不同,但在文法上普遍是一致的。此外,台湾话在经过半世纪日本统治的影响下,有许多日语的外来词融入日常词汇中;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存在来自马来语、英语、潮州语及粤语的外来影响。厦门话、泉州话、漳州话、龙岩话、台湾话、棉兰福建话、槟城福建话和新加坡福建话事实上是能够互通的。以下详列现代标准汉语与闽南语泉漳片斯瓦迪士所枚举的207个核心词:福建泉漳话是一种分析语,因此在词语在语句中的前后排列对于意思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基本上,福建泉漳话遵循主-动-宾(主词接动词,然后再接受词)的造句模式;然而,由于福建泉漳话是一种话题优先语言,所以这样的语序通常会被打破。和综合语不一样的是,福建话没有时态、性别以及复数的型态变化;相反地,欲表达时态、性别和复数等概念时,会通过复词、标示、语法或者上下文来区别。福建泉漳话的动词并没有时态变化,时态的表达会透过时间副词进行修饰。泉漳话内部的方言之间,在代名词的选用上有些许不同。以下说明使用汉字及白话字。咱(lán)2 · 咱儂(lán-lâng)3 俺(án) 我儂(góa-lâng)所有格通常后缀“的”(ê),文言上后缀“之”(chi)。而复数则一般无后缀表达所有格,如:阮(goán) 翁(ang) 姓(sèⁿ) 陳(Tân)维基共享资源中与泉漳片相关的分类

相关

  • 抗疟药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是指用来预防或者治疗疟疾的药物。代表药物有奎宁、氯喹、青蒿素等。抗疟药如进一步按功用细分,尚可分为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防止疟疾复发的抗疟
  • 伊利湖伊利湖(英语:Lake Erie)是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也是世界第十三大湖。伊利湖的名字来源于原在南岸定居的印地安伊利部落。伊利湖的面积有24,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9米,蓄水量483立方公
  • IgE抗体免疫球蛋白E(英语:Immunoglobulin E,简称IgE)是一类只发现于哺乳动物内的抗体,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E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效应B细胞合成,IgE的单体由
  • 杓会厌肌杓会厌肌(aryepiglottic muscle、aryepiglotticus)是一种在从杓状软骨到会厌之杓状会厌襞中运行的喉部肌肉。杓会厌肌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
  • 道森县道生县 (Dawson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北部的一个县。面积55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999人。县治道森维尔 (Dawsonville)。成立于1857年12月
  • 头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头索动物的脊索延伸到背神经管的前方,故名。其咽鳃裂众多。头索动物一般称为文昌鱼,故又名狭心纲及文昌鱼纲。因无真正的头部,又称为无头
  • 复制体复制体(英语:Replisome)是一种复杂的分子机器,可以进行DNA的复制。 复制体首先将双链DNA解开成两条单链。 对于每个得到的单链,合成新的互补DNA序列。 最终结果是形成两个新的双
  • 陶 澍陶澍(1950年8月-),中国环境地理学家。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1984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先后获硕士、博
  • 阿尔蒂普拉诺板块阿尔蒂普拉诺板块(Altiplano Plate)是南美洲的板块,位于秘鲁南部、玻利维亚西部和智利北部,包括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和阿尔蒂普拉诺高原,西面的纳斯卡板块沉入阿尔蒂普拉
  • 佩尔森博伊格-戈特斯多夫佩尔森博伊格-戈特斯多夫(德语:Persenbeug-Gottsdorf)是奥地利下奥地利州梅尔克县的一个市镇。总面积8.31平方公里,总人口2209人,人口密度265.8人/平方公里(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