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历山大·冯·洪保德
✍ dations ◷ 2025-09-29 14:33:30 #亚历山大·冯·洪保德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德语: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涉猎科目很广,特别是生物学与地质学。教育家、柏林大学创始人威廉·冯·洪堡是其兄。他被誉为现代地理学的金字塔和现代地理学之父。还是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亚历山大·冯·洪堡出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年轻时曾于耶拿、哥廷根和法兰克福,1799年至1804年间曾前往南美洲旅行探险,就当地自然环境包括火山海洋植物矿产气候水文等各方面都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并在当地发现许多新物种;后曾于美国和中亚进行科学考察,著有《中部亚洲》。其考察成果和据此所作的概括对科学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有30卷《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刊行于世。亚历山大·冯·洪堡享有诸多美誉,如“哥伦布第二”、“科学王子”和“新亚里士多德”(法国发行的巴黎科学院纪念币上语句)。他也是众多学会的成员,曾在利奥波德尼斯赫-卡罗琳森(德语:leopoldinisch-karolinischen)自然科学家学会、普鲁士科学院、巴伐利亚科学院任职。亚历山大·冯·洪堡常年规律的在巴黎生活,并是法国巴黎地理学学会的主席(président de la Société de géographie de Paris)。巴黎是当年的世界科学之都,亚历山大·冯·洪堡入选了法兰西学院,得到了当时同时代名人的认可。同时期当选成为法兰西学院的外籍院士。晚年所写的5卷《宇宙》(德语:Kosmos,原著用法文写成)是他描述地球自然地理的著作。其对地理学和生物学有巨大贡献。如他认为自然界为一巨大的整体,各种自然现象相互联系,并依其内部力量不断运动发展;亦常从直接观察的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他开创了许多地理学界的重要概念,如等温线、等压线、地形剖面图、海拔温度梯度、洋流、植被的水平与垂直分布、气候带分布、温度垂直递减率、大陆东西岸温度差异、大陆性与海洋气候、地形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等,并探讨气候同动植物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的关系;此外,他也发现地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等。
相关
- 酸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
- 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或氧化亚氮(英语:Nitrous oxide),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N2O,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
- 农场古罗马农业在罗马文化获得高度重视。 许多评论家称赞简单的农村生活,和赋予它古罗马美德的光环。其中著名的有维吉尔的《农事诗》。西塞罗认为耕作是所有罗马职业中最好的。
- 唐中宗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
- 城市 (消歧义)城市可能指:
- 阿伽门农阿伽门农(希腊文:Ἀγαμέμνων;拉丁字母转写:Agamemnon,意为“坚定不移”或“人民的国王”),希腊迈锡尼国王,希腊诸王之王,阿特柔斯之子。特洛伊战争中的阿开奥斯联军统帅。他
- 保罗·科克姆保罗·布鲁斯·科克姆(英语:Paul Bruce Corkum,1943年10月30日-),加拿大物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他开发了一种原子(即等离子生产)电离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制作X射
- 眼外肌使眼球垂直或水平运动的肌肉每个眼球有六块外肌(四块直肌和两块斜肌)来控制活动。外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上直肌使眼球上下或左右转动,相互呈直角排列。〈人体学习百科〉
- C38.0/D15.1ICD-10 第二章:肿瘤,为WHO规定的各类已发现的肿瘤。恶性肿瘤(C00-C97)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C81-C96)原位肿瘤 (D00-D09)良性肿瘤 (D10-D36)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
- 可加性可加性是指对于某种变换来说,特定的“加法”和该变换的顺序可颠倒而不影响结果,这样一种性质。例如对于两个实数 x 和 y,我们可以先执行加法 x+y、后把结果乘以二;也可以先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