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小体储积症

✍ dations ◷ 2025-10-19 22:42:26 #溶小体储积症
溶小体储积症 (LSDs) 是一群约50种罕见遗传性代谢疾病,是由于溶小体功能的缺陷所造成的。 溶小体是细胞中的代谢小泡,它们消化大分子,并将剩下的片段传给细胞中的其它部分,以进行再利用。此一过程需要几种关键的酵素。如果其中一种酵素由于突变而有缺陷,大分子们就会聚积在细胞中,最后使细胞死亡。溶小体储积症是由于溶小体的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是由于代谢以下物质的酵素之一不足所造成:脂质、糖蛋白、黏多糖。个别发生率约1:40,000-1:1,000,000;而整体而言LSD发生率约1:5,000-1:7,700。  这些疾病大多是体染色体隐性遗传,例如尼曼匹克症( 鞘髓磷脂储积症 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然而有部分为性联隐性( X-linked recessive ) 遗传,例如法布瑞氏症 ( Fabry disease ) 及韩特氏症 ( Hunter syndrome , MPS II).溶小体通常被认为是细胞的循环再利用中心,将不再需要的材料加工成可利用的物质。这是经由酶的作用。溶小体的疾病通常是由于某种酵素不足或完全缺失。这时,不再需要的物质会堆积在细胞中。换句话说,当溶小体无法正常工作时,原本应该被分解并循环利用的物质便会过量的堆积在细胞中。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厚壁菌门见内文厚壁菌门(学名:Firmicutes)是一大类细菌,多数为革兰氏阳性,有细胞壁的结构。少数,如柔膜菌纲(Mollicutes)(如支原体),缺乏细胞壁而不能被革兰氏方法染色,但也和其余的革兰氏阳性菌
  • 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或称见大霉素,Gentamicin,商品名Garamycin)是一种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皆有治疗效果。适应症包含骨头感染(英语:osteomyelitis)、心内膜炎、骨盆腔发炎、脑
  • 越野滑雪越野滑雪(英语:Cross-country skiing)为讲求体能和技术的冬季运动,运动员要以滑雪的型式绕过布满雪的山地滑行,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由于路程长并需要大量体力,因此
  • 花被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位于雄蕊和雌蕊的外围,作为引诱昆虫来为花传粉和保护昆虫传粉采蜜的工具,根据各种植物的花的不同构造,可以分为:
  • 蚁酸甲酸(英文:Formic acid)又称作蚁酸,化学式为HCOOH。蚂蚁和蜜蜂等膜翅目昆虫的分泌液中含有蚁酸,当初人们蒸馏蚂蚁时制得蚁酸,故有此名。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且有腐蚀性,人类皮肤接
  • 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印地语:भारतीय प्रौद्योगिकी संस्थान,英语;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简称IIT),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设和组成的七间自治工程与技术学
  • 克列诺片段克列诺片段(Klenow fragment)或称克列诺酶(Klenow enzyme),是汉斯·克列诺1970年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处理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时,得到的两个片段中分子量较大的一个,它含有6
  • 婆罗门教印度吠陀时期兴都教(前1500年至前500年间)为印度河流域当地人们的原始信仰,被称为吠陀教(英语:Vedism)、吠陀宗教、早期印度教(ancient Hinduism)英国人称为婆罗门教(英语:Brahmanism)
  • 额头在人体解剖学中,前额是指头部前端、脸部上面的部分。前额的上方边界为发际线,其下界为眶上脊(在眼睛上方的骨头),两侧的边界则为颞骨(连接眶上脊、冠状缝以及更后方的骨头)。在解剖
  • 彼得利亚·托马斯彼得利亚·安·托马斯(英语:Petria Ann Thomas,1975年8月25日-),生于新南威尔士州利斯莫尔,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