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

✍ dations ◷ 2025-10-02 08:47:30 #历城区
历城区是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1298.57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超过112万,辖13个街道6个镇。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53元。历城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5000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居住。春秋时期的2个重要诸侯国齐国和鲁国的边境就在这里。在历史上,历城曾经有多个名字:西周时期称“泺邑”,春秋时期称“齐邑”,战国时期称为“历下邑”,秦朝称为“历下城”。《读史方舆纪要》引《三齐记》载:“历下城,南对历山(今千佛山),城在山下,因名”。意思是,历城是位于历山北部的城邑。历城东三十里为春秋时齐国的鲍邑。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建立历城县,1987年4月撤销历城县成为现在的历城区。区政府驻地是济南市东部城区山大路街道办事处。历城区地域面积广阔,分别处于济南市的城区、近郊、远郊,从东、南两面包围济南,是济南最大的区。历城南部为低山丘陵属于泰山山系,岩层已沉积岩和花岗岩为主,北部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但由于黄河在下游是地上河,所以从分布上看,北部比中部略高。境内最高的梯子山海拔975米,平原最低处位于还乡店,海拔只有19米。东部是章丘市,西面长清区,总面积为1298.57平方千米。全区共有山头1397座。主要河流,除黄河外,小清河为境内流量较大的河流。此外,从南部山区发源,流向由南而北的季节性河流有玉符河、巨野河、大辛河、土河、刘公河、赵王河等。南部山区主要有锦阳川、锦绣川、锦云川三大河流汇聚到卧虎山水库,这三条河流不只为城区提供水源,还是济南市市区各大泉群的重要补给源。历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级分明,降水季节性显著。春季干旱多风比较短;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好天气;冬季寒冷干燥,有降雪。全年主要降水集中在7月-9月份。由于城区位于盆地地形中,所以夏季容易带来闷热天气,气温可高达39-40℃,由于高温产生的巨大蒸发量可导致夏季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暴雨、冰雹等灾害天气。由于近年温室效应,夏季和冬季气温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历城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煤、石英、花岗石、辉绿岩、重晶石等。铁的储量为400余万吨,煤的储量约为675万吨,花岗石储量为4亿立方米。但是由于多年开采,大部分矿产或者储量下降,或者品位太低没有开采价值,或者伴生严重,因此金属和能源开采业并不发达。花岗石中的“柳埠红”储量巨大,现处于大规模开采阶段。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0.153万立方米,其中历城区大中型水库有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狼猫山水库、锦云川水库、黄巢水库等,河道上的小型水利工程也起到调洪蓄水,涵养水源的作用。历城区人口833262人(2005年),性别比例为105.2:100,略高于山东省,人口出生率9.75‰,自然增长率3.5‰,低于山东省6‰。有回、满、蒙古、朝鲜等3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历城区辖13个街道,6个镇:历城区农业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南部和东部的辖区有大面积的耕地。除农作物收入,主要经济收入还来自旅游业和轻工业。为相应济南市发起的保泉运动,辖区内建立多处人工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区,加上修复的多处名胜古迹和新建立的自然风景区,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全区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玉米、稻谷、高粱、红薯等。冬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广,丘陵地区农作物产量受降水量影响显著。水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鱼、虾、蟹、藕、苇等。淡水养殖鱼类主要有鲢、鳙、鲤、鲫、团头鲂、草鱼和新引进的非洲鲫鱼等。淡水养殖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的水库和北部平原地区的人工鱼塘。由于辖区内山地面积广阔,因此野生植物、中药材等自然资源也很丰富。历城区南部山区建立了很多风景区供市区的居民休闲。这一地区有“省城后花园”的美称。主要景点有:位于历城区王舍人镇,现为济南铁路局管辖的货运火车站,负责为济钢、炼油厂、黄台电厂等企业单位运送原料和成品,为济南市辖区内最为繁忙的货运站之一。

相关

  • 乳糖酶乳糖酶(英语:lactase)是属于β-半乳糖苷酶家族的一种糖苷水解酶,它参与将属于双糖的乳糖(lactose)水解为两个单糖──半乳糖(galactose)和葡萄糖(glucose)。在人体中,乳糖酶以二聚体形
  • 地磁场地磁场是源自于地球内部,并延伸到太空的磁场。磁场在地表上的强度在25-65微特斯拉(即0.25至0.65高斯)之间。粗略地说,地磁场是一个与地球自转轴呈11°夹角的磁偶极子,相当于在地球
  • 个人局域网个人局域网(英语:Personal Area Network,缩写为PAN),指个人范围(随身携带或数米之内)的计算设备(如计算机、电话、PDA、数字相机等)组成的通信网络。个人网即可用于这些设备之间互相
  • 地质宙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地质年代共分为六个时间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是宙/元(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时 (chron
  • 火山碎屑云火积云(flammagenitus、pyrocumulus或fire cloud)是一种相当浓厚的积云,常伴随火山或山火等高温环境中形成。火积云在动力学上与火灾旋风有一些类似之处,而这两个现象可能会一起
  • 726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40年代 前730年代 | 前720年代 | 前710年代 前700年代前731年 前730年 前729年 前728年 前727年 | 前726年 | 前725年 前724年 前723年 前7
  • 巴勒维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波斯语:محمد رضا شاه پهلوی‎;1919年10月26日-1980年7月27日)是伊朗的沙阿,1941年9月16日即位,1979年2月11日被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他是
  • 平成平成(日语:平成/へいせい Heisei */?)是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使用的年号。自1989年1月8日明仁继位开始使用,至2019年4月30日明仁退位结束。昭和六十四年(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驾
  • 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局(葡萄牙语: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de Protecção Ambiental,DSPA)简称环保局,前身为环境委员会,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运输工务司辖下的部门,于1998年6月1日重组而成,2
  • 后周后周(951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9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