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淋巴系统

✍ dations ◷ 2025-10-12 16:28:49 #胶淋巴系统
胶状淋巴系统(又称胶淋巴系统、神经胶细胞类淋巴系统、脑部类淋巴系统,英语:glymphatic system, glymphatic clearance pathway, paravascular system)是脊椎动物中央神经系统中一种具有功能性的废物清理途径。该途径包含一种将脑脊髓液流入大脑薄壁组织的动脉旁内流路径,再加上从大脑与脊髓的间质腔室移除间隙液及细胞外液的清理机制。两者之间的液体交换主要由动脉搏动来驱动,并且在睡眠期间由大脑细胞外空间的扩张与收缩进行调节。星状胶细胞的AQP4(英语:aquaporin 4)水通道促进了间隙液的大体积对流流动,进而清除了可溶蛋白质、废弃产物以及过多的细胞外液。胶状淋巴系统的英文“glymphatic system”由丹麦神经科学家麦肯·尼德佳德(英语:Maiken Nedergaard)创造,认可该系统对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依赖性,以及其功能与周围淋巴系统的相似性。在胶状淋巴系统中,血管周围间隙围绕在脑动脉周围,脑脊液与脑间质液两种液体的混合液或脑脊液会在血管周围间隙内流动,脑动脉搏动可以促使血管周围间隙内的溶质,通过混合和扩散的形式快速移动,以完成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脑动脉搏动越高,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越高,在相反的条件下结果还是相同的。血管壁的弹性或心率可以通过影响脑动脉搏动,改变胶状淋巴系统的清除效率。在胶状淋巴系统中,脑间质液与脑脊液在脑实质中汇合。脑细胞间隙在睡眠状态下的空间增加约六成以上,脑间质液与脑脊液的对流交换明显增加,从而加快脑脊液中Aβ的清除,使得睡眠期脑脊液中Aβ浓度低于清醒期。而睡眠障碍会降低血管周围间隙的内流效率,部分AQP4极化消失,脑间质液流出阻力增加,阻碍胶状淋巴系统。体位可以通过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影响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从而影响胶状淋巴系统。睡眠中对右侧卧位、仰卧位和俯卧位观察,发现右侧卧位时,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最高,俯卧位时的物质交换效率则最低。当中原因可能是右侧卧位时,心脏的位置较高,促进血液抽吸和静脉回流,增加心脏搏出量,提高脑动脉搏动,从而提高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而俯卧位时,头相对处于较高位置,脑脊液沿着颈部血管流出量增加,使得脑内脑脊液减少,降低脑脊液与脑间质液的物质交换效率。

相关

  • 成员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名额为五个,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一直未变;其中,中国的代表权在1971年时,通过联合国大会
  • β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英语:carotene)是指若干种相关的不饱和烃,分子式为C40H56,由植物合成,但动物不能制造。胡萝卜素是橘色的光合色素。对于人眼视觉,各种胡萝卜都是有颜色的。胡萝卜素使许多
  • E85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英语: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缩写为“IMM”)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内侧,包裹着线粒体基质的一层单位膜。线粒体内膜比外膜稍薄,厚约5-6nm。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与磷脂
  • 细弱密螺旋体细弱螺旋体(Treponema pertenue,或称雅司螺旋体)是属于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的细菌。是引起雅司病(Yaws)的病原体。2008年1月15日,一项利用细弱螺旋体所进行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支
  • .mq.mq为法国海外领地马提尼克国家及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 东海东海,亦称东中国海、中国东海,是指长江出海口以南、欧亚大陆以东的大片海域,为太平洋西部的陆缘海之一。南接台湾海峡,北临黄海以长江口北侧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为界,东临太平洋,以
  • 爱乐乐队“爱乐乐团”在全球乐迷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西方的“爱乐乐团”(Philharmonic)最早是由宫廷的乐手们离开宫廷后,在民间自发组成的演奏团体。 久而久之,爱乐乐团成为音乐爱好
  • 道格拉斯道格拉斯(Douglas)可以指:
  • 固定齿轮自行车单速车,区分为2种 Single speed, Fixed Gear,后者又称固定齿轮自行车、“死飞车”,是一种没有飞轮的自行车,车轮与脚踏板永远处于联动状态,链轮齿与轮毂是紧紧咬合的,只要后轮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