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

✍ dations ◷ 2025-07-21 11:49:42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十月革命勋章获得者,一级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人民友谊勋章获得者,荣誉徽章勋章获得者,勇敢奖章获得者 (苏联

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俄语:Ю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Бондарев,1924年3月15日-2020年3月29日),苏联、俄罗斯作家。著名作品有中篇小说《最后的炮轰》、《营队请求炮火支援》,长篇小说《热的雪》、《岸》等。

1924年3月15日生于奥尔斯克市。1931年随家迁居莫斯科。卫国战争期间,仍在中学读书的邦达列夫就暂停学业,参加战斗,并立过战功。邦达列夫一直在炮兵部队服役。这一经历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战争胜利之后,邦达列夫进入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文学院学习写作,从此走上了文学之路。1949年首次发表作品。1951年,邦达列夫从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文学院毕业。邦达列夫曾担任苏联作家协会主席、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主席和苏联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对于读书,邦达列夫认为,谁要是没有被一本好书俘虏过,那将是最大的遗憾。

1978年开始发表总题为《瞬间》的微型小说。2020年3月29日在莫斯科逝世,终年96岁。

邦达列夫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是《指挥官的青春》。这一部小说是基于邦达列夫在契卡洛夫炮校学习的经历所创作的。小说描写了残酷的战争。他的早期作品收录于《在大河上》和《夜色已浓》等文集之中。随后发表的中篇小说《最后的炮轰》、《营队请求火力支援》是邦达列夫的成名之作。这两部作品中描写了残酷的战争景象,引发了苏联乃至中国文学界的争论。有的评论家认为作品宣扬了战争的恐怖和残酷,有的则认为作品表现了英雄行为。

1969年邦达列夫重拾战争题材,发表了小说《热的雪》,从包括普通战士和各级指战员等很多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参与者的视角观察战争,结合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既有雄伟气势,也有逼真的细节,被认为是“全景文学”的代表作品。 1970年邦达列夫参与了大型战争电影《解放》的剧本创作过程。1975年他发表了小说《岸》,描写了一位苏联作家和一位德国女性的爱情,反映了战后的现实生活的和带哲理的反思。在1980年的《选择》中,描绘一位病重的流亡者访问莫斯科,最后埋葬在青年时代成长的城市。1985年他完成了《人生舞台》,这部作品和《热的雪》、《选择》共同组成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三部曲。

1980~90年代任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书记兼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1991年他曾和普罗哈诺夫、瓦勒廷·拉斯普京、久加诺夫等人一起发表公开信《告人民书》批评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政策,同年发表的杂文集《诱惑》中,他批评了苏联的政治文化制度。他的近作《百慕大三角》(1999)以一位苏联老知识分子老画家的视角观察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政治变动。

相关

  • 坏疽性坏死坏疽(gangrene、gangrenous necrosis)是指因感染、血栓或其他原因缺乏血液循环造成身体组织坏死和腐烂的症状。维基共享资源中与坏疽相关的分类
  • 帚虫动物门帚虫动物门(学名:Phoronida)是动物界的一个小门,当中的动物为滤食性,以由几丁质组成的小管支撑。目前仅存2个属,10几个种,全部都是海洋底栖动物,能在南冰洋外的各大洋中约四百米深的
  • 诸罗县诸罗县(闽南语:Tsu-lô-Kuān)为台湾清治时期之行政区划,1683年明郑灭亡,经施琅力陈,次年(1684年)4月正式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并将明郑时期承天府、天兴州、万年州的行政区域略加
  • qχʼ小舌挤喉塞擦音是一种辅音,用于一些口语中。小舌挤喉塞擦音的国际音标写作q͡χʼ。这个辅音能在一些美洲原住民语言中找到,如温腾语(英语:Wintu_language)。此外,它也是实验性人
  • 雷州片雷州话,又称雷话,为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的一个方言,为雷州民系的母语,现主要通行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雷州、徐闻、遂溪南部、电白部分乡镇等地。雷州民系把自己当地的雷州话称为黎
  • 比尔·哈斯拉姆威廉·艾德华·“比尔”·哈斯拉姆(英语:William Edward "Bill" Haslam,/ˈhæzləm/;1958年8月23日-)是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的市长。哈斯拉姆是共和党人。他在2003年的市长
  • 艸部艸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三个)。在正体中文中,艸部归于六划部首,而在简体中文中,将汉字部首规范的《汉字部首表》中,将“
  • 能隙能隙(band gap或energy gap)也译作能带隙(energy band gap)、禁带宽度(width of forbidden band),在固体物理学中泛指半导体或绝缘体的价带顶端至传导带底端的能量差距。对一个本征
  • 施温格效应施温格效应(Schwinger effect),施温格机制(Schwinger mechanism),或称为施温格电子对生成(Schwinger pair production),是描述物质由强电场产生的物理现象预测。在量子电动力学中,其预
  • 浮士德Ⅱ《浮士德·悲剧第二部》()是由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于1832年发表的诗歌型戏剧,作为《浮士德I》的续集。歌德断断续续花了六十多年的时间来对他在童年时就认识了的浮士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