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爷

✍ dations ◷ 2025-10-05 09:03:48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玩具,神话传说中的兔,北京文化,兔题材作品,中国传统工艺

兔儿爷是老北京民间的传统玩具,最早源于明末的祭月泥偶,到了清代,逐渐转变成了儿童的玩具。

一般认为,兔儿爷的形象源自月中的玉兔,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者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可是,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儿奶奶”。

兔儿爷的产生,其实源于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和对神话的确认。有关月亮的传说在此产生重要影响。月中有兔的传说始于春秋时代。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反映了神话的内容:一弯新月中并置着口衔灵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这说明汉代仍流传月中有兔子的神话。河南郑州出土的西汉晚期画像砖“东王公乘龙”也出现了玉兔捣药的形象。1968年,江苏省丹阳市发现了一座南朝佚名陵墓,墓中出土了两块画像砖,分别表现月亮和太阳,月亮砖中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捣药的玉兔,杵臼毕具,十分生动。

在民间,老百姓们都遵守着“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约,所以,祭月多由妇女承当。通常总是跟在母亲身边的小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产生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兔儿爷。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需;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挂殿,有兔持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约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粉。”

明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明《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

清方元鶤《都门杂咏》所写:“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

清《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

清诗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云:‘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

清诗人栎翁《燕台新咏》曾写“兔儿节”一诗:“团圆佳节庆家家,笑语中庭荐果瓜。药窃羿妻偏称寡,金涂狡兔竟呼爷。秋风月窟营天上,凉夜蟾光映水涯。惯与儿童为戏具,印泥糊纸又搏沙。”

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

《春明采风志》曾记载:“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下扯其线,则唇乱捣。”这是形容北京的一种俗称“叭哒嘴”的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

《道光都门纪略》中描述:“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有一段对兔儿爷的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在清朝年间,上至北京东安市场的高级货店,下至各大庙会集市及繁华地区街摊都会有摆卖的“兔儿爷”。那时的兔儿爷,多是用泥模子扣出来的,也有手工捏的。除了头顶上那对长耳朵和画上的三瓣儿嘴巴露出兔子模样外,“兔儿爷”的身体、脸形、姿态都是人的样子。除源于清光绪年的一种金甲红袍、端坐于莲花塘上的正统型兔儿爷外,常见的兔儿爷大致分为戏曲角色型和生活型两类。前者脸谱穿戴、身段神气。后者更加人化,也更趋社会时尚,如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卖茶汤的……社会群相应有尽有。

现如今,兔儿爷已成了稀罕物。在厂甸、后海、以及少数商场的工艺店里还能偶见。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中保存了一些各种造型的兔儿爷玩具。虽然这种民间工艺品的人气大不如前,不过还是有一些年轻人、外国游客对这种民间味道很感兴趣。春节期间的庙会也已经有售。

按北京话发音,应为“兔儿爷”而非“兔爷儿”,但人们经常会忽略而写错。

相关

  • 多诺拉事件多诺拉事件也称多诺拉烟雾事件是1948年10月发生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英语:Donora, Pennsylvania)的一起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是一起以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产物等多种污染物
  • 瑟德布卢姆拉尔斯·奥洛夫·约纳坦·瑟德布卢姆(瑞典语:Lars Olof Jonathan Söderblom,又称纳坦·瑟德布卢姆,1866年1月15日-1931年7月12日),瑞典牧师,瑞典教会乌普萨拉大主教,1930年因倡导世
  • ʟ̠小舌边近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ʟ̠⟩,其等价的X-SAMPA音标则写作L\_-。事实上,音标⟨ʟ̠⟩也可以用于表示咽边近音或声门边近音,此二者都
  • 壳椎亚纲壳椎亚纲(Lepospondyli)是一类细小但多样化的两栖动物,生存于石炭纪至二叠纪晚期。现时已知有六个不同的分支,包括Acherontiscidae、Adelospondyli、缺肢目、弛顶螈目、鳞鲵目及
  • 巴地省巴地头顿省(越南语:Tỉnh Bà Rịa - Vũng Tàu/.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
  • 西冷西冷为印尼万丹省的首府,位于爪哇岛的西北角,北部临爪哇海,西部与喀拉喀托火山隔巽他海峡相望。泗水万隆
  • 内斯托尔·伊万诺维奇·马赫诺内斯托尔·伊万诺维奇·马赫诺(乌克兰语:Нестор Іванович Махно,俄语:Не́стор Ива́нович Махно́,1888年11月7日(旧历10月26日)-1934年7月
  • 经典电磁学经典电磁学(英语:Classical electromagnetism)或经典电动力学是理论物理学的分支,通常包含在广义的电磁学,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为基础,主要研究电荷和电流的电磁场及其彼此
  • Haru安倍春野(日语:あべ はるの ,2000年02月21日-),艺名Haru(朝鲜语:하루),韩国女子组合Nature的日本成员。身高161cm,体重41Kg。
  • 梅露露的鍊金工房~阿兰德的炼金术士3~《梅露露的炼金工房 ~阿兰德之炼金术士3~》(日语:メルルのアトリエ 〜アーランドの錬金術士3〜,英语:Atelier Meruru: The Apprentice of Arland)是由Gust所制作的一款PlayStatio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