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

✍ dations ◷ 2025-09-28 13:43:06 #人工增雨
人工降雨或人造雨(英语:rainmaking或cloud seeding),是指在天上有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催化降雨。一般是通过降低云层中的温度,使云中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从而实现降雨。人工降雨的成效目前尚不清楚。虽然大中华地区的气象局认为人工降雨有效并经常实行,但是国际学界一般认为此方面成效仍需进一步证实。人工增雨的原理,主要是借催化剂改变云滴的性质、大小和分布的状况,制造云滴长大的条件,使其按照自然过程而形成降雨。催化剂是用高射炮把炮弹打到高空爆炸,而这些炮弹的弹头是使用经改装的非金属外壳。在对流层里,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因此形成云所在的高度越高则温度愈低,高度愈低则温度越高。云的温度高于0℃时称为暖云,低于0℃时称为冷云。在暖云里,小水滴经由碰撞与合并过程,变成大水滴,终至克服云内浮力而掉离云底,成为地面上的降雨。同样的,在冷云中,冰晶成长至能克服云内浮力时而掉离云底,在降落过程中经过0℃高度时,融解为水滴,亦成为地面上降雨。当云内水滴太小或缺乏冰晶而无法降雨时,我们利用人工方法去产生冰晶或使小水滴长大,促使其产生降雨现象,称为人工增雨。暖云造雨方法很多,如在云中喷洒水滴、吸湿性药粉与液体(氯化钠)等,透过碰撞与合并过程使水滴成长,终至降落成雨。冷云造雨方法亦多,但最常使用干冰或碘化银:此主要乃因为干冰温度为-78℃,在缺乏冰晶的冷云内,撒播干冰使其温度骤降,因而不必借助冰晶核的情况下,将过冷水滴转变成冰晶,透过冰晶成长过程终至成雨;碘化银为非常有效的冰晶核,在冷云内缺乏冰晶的情况下加入碘化银充当冰晶核,可促使-5℃以下的水滴凝固为冰晶,再借由水滴与冰晶共存时的冰晶成长过程而形成降雨。人工增雨论基础为在云中撒播人工之云种,使降雨机会及降雨量增加。所以应选择适当之气象条件,撒播人造冰晶核至云中,加强结核效率,促使降雨发生,一般可分为地面造雨与空中造雨两种方法:根据气象研究人员多年来各种人造雨试验累积经验评估显示,经由长期规划实施地面燃烧碘化银溶液之人造雨方式,平均约可增加10%降雨;若使用空中造雨方式,于适当的对流性雷雨胞内撒播碘化银,平均约可增加20%降雨。然而人造雨之成效,仍受各地区气象条件、执行技术及行政配合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呈现某些不确定性。

相关

  • 行为神经学行为神经学是神经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行为、记忆、与认知的神经学基础,也探讨神经损伤与疾病的影响和治疗方法。与行为神经学相关的领域包括神经病学与神经心理学等。“行
  • 丈及仞,为东亚尺贯法长度单位。中国市制定1尺(市尺)=(1/3)米,1丈(市丈)约等于3.33米。日本尺贯法定1尺=(10/33)米,1丈约等于3.03米;台湾的“台丈”亦沿用。米(m) · 尧米(Ym) · 泽米(Zm) ·
  • SOClsub2/sub氯化亚砜,又名亚硫酰氯、氯化亚硫酰、二氯亚砜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是SOCl2。常温常压下,它是无色或黄色、可蒸馏的液体,140°C时分解。SOCl2有时易与硫酰氯(SO2Cl2)相混淆,但
  • 阿尔比十字军十字军 教皇国卡特里派 图卢兹公国(英语:County of Toulouse)英诺森三世 何诺三世 格列高利九世 西蒙·德·蒙特福特(英语:Simon de Montfort, 5th Earl of Leicester) †
  • 甲斐市甲斐市(日语:甲斐市/かいし Kai shi */?)是山梨县西北部的城市,人口超过七万人,是山梨县内人口数量第二大的城市,仅次于县府所在地甲府市,人口密度则居于县内第一位。甲斐市是2004
  • 硬块乳房肿块是在乳房上的和周围其他乳房组织不同的肿起物。很多情况都能引起这种体征/症状。由于近10%的乳房肿块最终被诊断为乳腺癌,因而对于有乳房肿块的女性来说,接受合适的评
  • 先兆先兆(英语:aura)是指癫痫开始发作之前患者的最先感觉。此时患者仍意识清醒,记忆完整。先兆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根据患者事后描述,先兆常包括看到怪异的光、闻到难闻的气味或出现
  • 罗姆苏丹国罗姆苏丹国(波斯语:سلجوقیان روم‎,现代土耳其语:Anadolu Selçuklu Devleti)为在安那托利亚的塞尔柱帝国延续政权,在1077年至1307年间统治安那托利亚内陆大部分区域,初
  • 台1戊线台1线,又称纵贯公路、西部干线,是台湾西部一条南北向的省道,自清代就是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北起台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门前,台湾公路原点和与台3线共线起点,台1甲
  • 麦克斯韦关系麦克斯韦关系式是热力学中的一套方程,可以从热力学势的定义推出。麦克斯韦关系式是热力学势的二阶导数之间的等式的陈述。它们可以直接从二元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与求导次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