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薛基

✍ dations ◷ 2025-07-12 03:00:29 #克莱·薛基

克莱·薛基(英语:Clay Shirky,1964年-)是一个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美国作家,顾问和老师。薛基在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毕业,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互动科技专门课程(英语: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ITP)担任客座讲师讲授新媒体。此外,薛基的课程报告还包括社会性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拓扑结构之间相互关联的影响,以及网络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反之亦然。

从1996年起,薛基撰写关于互联网的报道,被多次采访。他的专栏文章和著作刊登在、、、和。

薛基投身于关注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并做参谋顾问、教学和写作。薛基咨询实践的重点是分散化科技的兴起,例如点对点技术、Web服务和无线网络,这些科技给有线客户端-服务器结构上万维网带来便利。

在《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称薛基是“一位关注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领域里突出的思想家”。

1986年,薛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美术专业文学学士学位。

2010年秋天, 薛基将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客座讲师,指导一个题目为“新媒体与公共行动”课程。

薛基在《时代》(原名《未来是湿的》)一书中,讲述他长期以来发现在线众包或者外包和协作工作。他引用“互联网是爱的大本营。”来表述这样协同合作的必要性。 在《人人时代》书中,薛基探讨了一群人的集体行动并不仅仅是指个体行动的汇总。

他提出4个关键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分享,基于一种“始于自我协作”,这样的社会影响随之增大;人们分享连接,统一资源定位符网页地址,标签,最终汇集成一种类型。这种共享类型是所谓的旧有分享秩序的颠覆,参与者首先聚集,然后分享(例如Flickr和Delicious)。第二步骤是对话,也就是人与人的同步性对话,彼此了解更多的东西,并使之变得更好。第三个步骤是协作,一群人出于共同努力协作的目的。协作需要分工和团队合作。它的特点往往是人们想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第四个步骤是集体行动,薛基说它主要还是指未来的集体行动。集体行动关键是一群人作为整体变得很重要。在一个叫“美酒,电视,社会盈余”的演讲中,薛基推广的概念,人们利用看电视的休闲时间去做点社会事业,这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薛基也提出人们正经历一个乐于创造和分享的年代,相对于消费而言。由于技术使创造和分享变成可能,薛基说,我们将看到一个人人参与的新时代,这将导致巨大的变化。

薛基还出版过一书,它描述了通过多种渠道来证明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的可信度和这过程。

在2010年4月,凯文·凯利由这句话“为了解决某问题而创建的机构必然会试图使该问题永久化。”想到彼得原理,就称这句话为“薛基原则”。


相关

  • Springfield, Illinois斯普林菲尔德(英语:Springfield)是美国伊利诺州的首府,同时也是桑加蒙县首府。它是第16任美国总统林肯政坛上崛起的地方。外地人常误以为伊州首府是芝加哥,事实上芝加哥是伊州最
  • 有效群体大小在群体遗传学中,美国遗传学家休厄尔·赖特在两篇标志性的论文(Wright 1931, 1938)中引入了有效群体大小(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又做有效种群大小)这一概念。他定义其为“在一
  • 县市管河川县市管河川又称县 (市) 管河川,指中华民国经济部水利署依据《河川管理办法》所公告之各县市政府管辖之水系。台湾共有92条水系属于县市管河川:
  • 防己防巳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之名称为防巳(汉语拼音:si),晋、唐、宋等均以防巳为名。防已(汉语拼音:yi)则为明朝李时珍之本草纲目(1578年)始误植,至民国复刻之本草纲目进一步错植为防己(汉语
  • 阿斯玛·马夫兹阿斯玛·马夫兹(英语:Asmaa Mahfouz,阿拉伯语:أسماء محفوظ‎,1985年2月1日-),埃及女性人权活动家,是2011年埃及革命中4月6日青年运动的发起人:她在运动爆发之前一周的1月18
  • 突然变异 (电影)《鱼男悲歌》(돌연변이/ Collective Invention),内容讲述由李光洙饰演的朴九因参加制药公司的人体试验,而变成鱼人。朴九成为鱼人后,一夜成名。但却因制药公司的阴谋,朴九被大众讨
  • 通事通事可以是下列意思:
  • 平衡球平衡球(Ballance)是由Cyparade开发,雅达利发行的一款三维解谜冒险游戏,起先于2004年4月2日在欧洲发售。该作与Marble Madness(英语:Marble Madness)类似:玩家要控制一个小球滚动到目
  • 烤干酪辣味玉米片烤干酪辣味玉米片(英语:Nachos)是墨西哥北部的一种食物,是墨西哥玉米片的一种,1943年出现。
  • 米科拉·莱昂托维奇米科拉·莱昂托维奇(1877年12月13日-1921年1月23日,乌克兰语:Микола Дмитрович Леонтович)是乌克兰作曲家、指挥家、民族音乐学家和教师。他是钟声颂歌的作者。莱昂托维奇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的波多里亚(现乌克兰)并在那里长大。他在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的一所神学院接受教育,后来在圣彼得堡宫(英语:St. Petersburg State Academic Capella)廷卡佩拉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十月革命后,莱昂托维奇搬到了基辅,并在基辅音乐学院(英语:Kyiv Con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