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特·冯·克鲁格

✍ dations ◷ 2025-10-06 16:42:50 #1882年出生,1944年逝世,橡叶骑士佩宝剑铁十字勋章人物,纳粹德国元帅,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物,德国贵族,德国自杀军事人物,波森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君特·冯·克鲁格(德语:Günther von Kluge,1882年10月30日-1944年8月19日)是一位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衔为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担任指挥要职,最终因涉及政变阴谋而服毒自杀身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参谋部的军官,曾于1916年参加凡尔登战役。

1936年,他被晋用为陆军上将。1937年奉命指挥第6军团;该军团后来改编为第4军团。1939年他指挥该军团攻入波兰。尽管他反对进攻西线,但他仍在法国战役中率领第4军团进攻阿登。1940年7月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后,他在1941年6月22日开始的巴巴罗萨行动中继续指挥第4军团;在这段时间他与古德里安因进攻战术上的分岐及古德里安经常违反他的命令而双方关系恶劣。

当冯·博克在1941年12月被解除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权后,克鲁格被晋升为集团军群司令官直至1943年10月受伤为止。克鲁格经常乘坐飞机,来巡视麾下师团及有时在空中乘坐飞机以解除厌倦 — 一个非常规的方法。

1943年10月27日,克鲁格因其座驾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公路上发生意外翻车而受重伤,他不能履行指挥职责;直至1944年7月,他受命替代冯·伦德施泰特为德国西欧战场总司令。

德国抵抗运动领导人特莱斯科夫将军是中央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克鲁格亦间接参与了抵抗运动。他知道特莱斯科夫计划在希特勒巡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时,要射杀希特勒,所以事先通知了他的前任下属冯·波斯拉格,而波斯拉格当时即是特莱斯科夫的下属。在最后时刻,克鲁格最后放弃了特莱斯科夫的刺杀计划,波斯拉格其后推测这是因为希姆莱将陪同希特勒前往开会;克鲁格担心希姆莱也会被杀,而一旦希姆莱被除去,则将引爆武装亲卫队及德意志国防军陆军之间的一场惨烈的内战。

当施陶芬贝格在7月20日密谋案中企图行刺希特勒时,克鲁格正身任德国西欧战场司令在其位于拉罗什盖恩城堡的司令部中。法国占领军司令冯·史图尔普纳格上将,及其同事冯·塞奥特少将 — 施陶芬贝格的侄儿 — 前往拜访克鲁格;史图尔普纳格来访前,甫命令逮捕德军驻防在巴黎的武装亲卫队单位。由于克鲁格当时已知希特勒仍然健在,所以拒绝提供任何协助,他说“可以,只要那头猪已经死了!”。在施陶芬贝格的计划失败后,他被希特勒召回柏林,但是认为希特勒会把他视为背叛者来惩罚,于是在返回德国途中服食氰化物自杀。他遗留一封信给希特勒,信中建议希特勒应该寻求和平及有需要时可以结束为巩固权力而推展的斗争,希特勒将信交给约德尔并说:“这是很有力的证据,说明克鲁格应该被处死。”

相关

  • 大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是高加索山脉中两个主要山脉之一,与另一主要山脉小高加索山脉在苏拉姆山脉相连后平行伸延,两者平均相距100公里。大高加索山脉从黑海海岸的塔曼半岛一直向东南方
  • 洋红洋红色(英语:Magenta),又称品红色、紫红色,是介于红色和紫色之间的颜色。在光谱中品红色并非单一波长的光,而是由等量的红光与蓝光混合而得。品红色与黄色、青色构成了减法三原色
  • 生存分析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是指根据试验或调查得到的数据对生物或人的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和推断,研究生存时间和结局与众多影响因素间关系及其程度大小的方法,也称生存率分析
  • 防火遮蔽防火遮蔽(英语:fire shelter)是一种安全装置,也是防火的最后手段,森林消防员在野火中受困时可利用此装置来保命。尽管防火遮蔽经受不了长时间与火焰的直接接触,但在草原大火之类的
  • 退位诏书《宣统帝退位诏书》是由清朝最后一位君主、同时也是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被承认的皇帝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颁布的退位诏书,标
  • 苏台德区问题苏台德区问题或苏台德区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于1938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与纳粹德国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的原因是对苏台德区(又译苏德台区)主权的争执。至1918年为止以
  • 佛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州,正式名称为弗吉尼亚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Virginia),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州,美国开国时十三州之一。维珍尼亚州域范围位于北纬36°31'至39°37',西经75°13'至83°37'之
  • 编年体编年体是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以编年体纪录的历史称为编年史。比较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有:中国的《春秋》、《竹书纪年》、《左传》、《资治
  • 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俄语:Ю́лий О́сипович Ма́ртов;1873年11月24日-1923年4月4日),笔名列夫·马尔托夫(Лев Мартов),俄罗斯共产主义革命家,孟
  • 张汉裕张汉裕(1913年-1998年),台湾基督徒,台湾经济学家、翻译者,台湾台中东势人,矢内原忠雄学生,蔡培火婿,妻蔡淑姈。东势公学校卒业,在台中一中读书时跳级考入台北高等学校,台北高等学校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