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宗教改革

✍ dations ◷ 2025-10-02 01:17:54 #德意志宗教改革
德意志宗教改革是1517年德意志神学家、威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所开启的,他反对罗马教会的赎罪券,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对当时教会展开质疑,引发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这使得各个神学家纷纷阐述自己的思想,开宗立派,全欧洲开始宗教改革,于是基督新教产生。以德意志宗教改革为先导,在1524年到1525年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德意志农民战争。中世纪时期,罗马教会实力庞大,历代教皇与红衣主教的喜好通常是建筑与各种精美的艺术品,于是他们更重视教廷收到的捐献,远胜传教与讲道。神职人员们依靠富人的捐赠、遗产,以及穷人的什一税和赛钱过着奢侈的生活,依靠裙带关系和买卖圣职就可以成为显贵,弊端丛生。而当时的德意志地区王公林立,都是小邦,无法与宗教势力抗衡,教廷在德意志获取了许多财富,有人戏称德意志为“教皇的乳牛”。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名,下令在天主教各国发售赎罪券。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的教廷使者——道明会修士约翰·特泽尔声称:“购买赎罪券的银币落入赛钱箱叮当一响,罪人的灵魂立刻从炼狱飞升到天堂。”造成信徒的疯狂抢购,要为自己赎罪,也要为祖先祈求冥福,德意志的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这种行径简直属于诈骗。10月31日(后人定为宗教改革日),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要求辩论赎罪券的功效,但无人应战。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此后,马丁·路德又发表一系列文章,提出了他的宗教改革内容:路德在墨兰顿的协助下,将《圣经》译成了德文,此改革在很短时间内就传遍了德意志。1520年6月,教皇宣布路德的学说为异端,路德则声称教皇是“异教徒”。随后,路德的学说在瑞士、法国等国得到响应,其余的宗教改革人士如瑞士日内瓦的克尔文与苏黎士的兹文理也公开表示,任何人都可以不通过教士,直接接触耶稣基督,人们将路德等人所创的教派称为抗议宗,即汉语所称的新教。

相关

  • 营养素营养素(英语:nutrient),又称为养分,是人体所需的物质。主要分为人体需求量较大的宏量营养素和需求量较小的微量营养素。其中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蛋白质以及
  • 可数集在数学上,可数集,或称可列集,是与自然数集的某个子集具有相同基数(等势)的集合。在这个意义下,可数集由有限可数集和可数无穷集组成。不是可数集的无穷集称为不可数集。这个术语是
  • 死藤水死藤水(克丘亚语:Ayahuasca)是Banisteriopsis属的卡皮木(Banisteriopsis caapi)和Diplopterys属的死藤(Diplopterys cabrerana)以及九节属物种所煎熬成的一种饮料。饮用后其中的二
  • 生物药理学生物药理学(biopharmacology)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透过利用生物技术产生药物(生物制药),以使之符合药代动力学的要求。在生物制药和医药生物技术是跨学科领域之间的药理学和生物技
  • FeBrsub2/sub溴化亚铁,化学式FeBr2,棕黄色潮解固体,可溶于水。在室温下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淡绿色的六水合物。温度升高时,也可结晶出四水合物和二水合物。400 °C时,在溴化氢气流中加热含水的
  • 维瑟尔埃利瑟·“埃利”·维瑟尔(Eliezer "Elie" Wiesel,1928年9月30日-2016年7月2日),是一位作家、教师、活跃政治家、诺贝尔奖得主与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第一本作品《夜》描述他一
  • 免疫印迹Western印迹法(英语:Western blot)或称“蛋白质转渍法”、“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或“西式吸印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HIV检测的
  • 诗可以指:
  • 九云梦《九云梦》(韩语:구운몽)是朝鲜国语小说家金万重所著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梦幻小说。作品讲述的的是唐朝一位佛门弟子性真邪心忽发,做了一场人间轮回的春梦,梦醒后由色悟
  • 龙门龙门县是广东省惠州市的辖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增江上游,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3°48'26″至114°24'58″,北纬23°20'6″至23°57'50″之间,东南与河源市东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