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昭

✍ dations ◷ 2025-07-19 08:08:43 #马文昭
马文昭(1886年5月31日-1965年12月31日),字筱干,曾用英文名Ma Wen-chao,河北保定人,组织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马文昭研究过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的关系,认为它们主要是磷脂构成的,在细胞分泌颗粒过程,磷脂在它们之间转化。它还研究过吗啡中毒、磷脂类对组织的作用,并且将理论推广于临床实践。毕生从事组织学教学工作,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是中国组织学的奠基人。1919年,马文昭获得到解剖学科进修的机会。他在E.V. Cowdry的指导下努力学习组织学这门专业,第二年他就被选送到美国作为师资培养。Cowdry教授自愿担任他的导师。马文昭在Bensley和Cowdry两位导师的指导下,对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的关系的研究。他先使用Bensley的活体染色技术结合固定染色标本,研究了这两种细胞器在胰腺分泌颗粒和甲状腺滤泡胶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之后又研究了两种细胞器的数量、形态和位置在脊神经节细胞、胃腺细胞、壁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分泌物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还研究了两种细胞器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形态变化,肯定了对细胞分泌作用的关系,推断出两者均为细胞分泌作用中最主要的细胞结构。1928年,再度赴美芝加哥大学解剖学科进修一年,得出了两种细胞器是细胞新陈代谢主要的主要细胞器,并根据两者对固定液和染色剂的反应,推断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类。中学时爱好体育,是潞河中学足球退队员。

相关

  • 盐酸异丙嗪盐酸异丙嗪(英语:Promethazine,又名盐酸普鲁米近(Promethazine Hydrochloride)或非那根(Phenergan))是一种常见的止咳药物,为第一代抗组织胺药,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对抗组胺所
  • 4-AcO-MiPTN-甲基-N-异丙基-4-乙酰氧基色胺(4-acetoxy-N-methyl-N-isopropyltryptamine 或 4-AcO-MiPT)是一种迷幻性色胺。到目前为止,有关其药理与毒性的认知不多。在瑞典,当局以危害健康
  • 奠边县奠边县(越南语:Huyện Điện Biê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译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本名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口服性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溶菌作用,主治易感微生物所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本品为治疗中耳炎的第
  • 鲸目鲸下目 (学名:Cetacea)旧称鲸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约八十多种大型的有胎盘海洋哺乳动物,即鲸鱼﹑海豚和鼠海豚。鲸下目的现存物种可分为两个小目:齿鲸(Odontoceti)及须鲸(My
  • 战斗或逃跑反应战斗或逃跑反应(英文:Fight-or-flight response),心理学,生理学名词,为1929年美国生理学家怀特·坎农(Walter Cannon)所创建,其发现机体经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应激,使躯体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英语:Reduction-oxidation reaction,简称Redox)是在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 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英语:Schindler's List)是一部199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故事。这些被救的人大都是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时期的逃难者
  • 胱硫醚胱硫醚 (Cystathionine)是一种半胱氨酸合成代谢的中间产物。在氨基酸代谢中,胱硫醚由高半胱氨酸和丝氨酸通过胱硫醚β-裂合酶合成,再由胱硫醚γ-裂合酶裂解为半胱氨酸和α-丁酮
  • 镜眼虫目镜眼三叶虫目(学名:Phacopida),简称镜眼虫目,为三叶虫纲下的其中一目。头鞍大而平凸,尾短,胸节可卷曲成团,具有发达的复眼。出现在奥陶纪,后来于泥盆纪灭绝,此类群的灭绝标志着三叶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