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塔克

✍ dations ◷ 2025-07-20 23:53:29 #本杰明·塔克

本杰明·塔克(英语:Benjamin Tucker,1854年4月17日-1939年6月22日)是19世纪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思想家。

本杰明·塔克对于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发展的贡献主要是透过他出版的作品和自己撰写的文章。在编辑和出版无政府主义者的定期期刊时,塔克筛选并结合了许多欧洲的思想家如赫伯特·斯宾塞和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以及其他早期美国个人主义思想家如莱桑德·斯波纳、威廉·葛林、和约书亚·沃伦等人的思想,也包括了当时其他许多如自由思考和自由恋爱的思潮,这些都是为了推广他理想中的个人无政府主义哲学。

与其他当时的社会运动者一样,塔克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和自由思考,反对政教合一以及对于非侵略性行为的禁止。不过他观察到了美国劳工的穷苦处境,认为那是由于国家授权的垄断所造成的:

他花了数十年时间研究政府的经济控制如何产生、以及多少货币才算正当。他认为利息和利润都是剥削的形式,宣称这些行为虽然没有直接透过强迫的力量(或称“入侵”),但却有可能造成银行业的垄断(通常是由国家控制),而进一步造成强迫和入侵的产生。塔克认为任何利息和利润都是“高利贷”,并认为那是压迫劳工的基础。他宣称无政府主义必须维持“个人控制其生产出或购买而得的产品—亦即私人财产的自由”否则无论如何都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从这里塔克跟随了普鲁东的理念,主张财产不可能在没有劳工的情况下产生。塔克相信私人财产是个人自由和进步所不可或缺的。不过,他也反对维持那些未被使用的土地的所有权,认为土地必须一直被拥有者所使用才能保持独占权利。虽然他认为保护未被使用的土地是不道德的,但他主张自由最大的威胁是对于银行业的垄断—尤其是政府以许可执照制度所进行的垄断。

塔克认为只要解除对银行业的管制,劳工的薪资便能提升。他认为只要银行业之间展开竞争,便能降低银行利率、同时也会进一步刺激创业浪潮。他认为这样一来便会大幅降低寻求薪资工作的个人、使他们得以自行创业,接踵而来的频繁竞争又会进一步拉抬劳工的工资。“因此,将利率拉低也会引发拉抬工资的浪潮。”

塔克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他主张关税会限制国内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而进一步造成物价高涨。他相信自由贸易会帮助市场降低物价,因此能使劳工取得他的“自然薪资”。不过,塔克并不相信知识产权的权利,这使他与其他一些个人无政府主义者如莱桑德·斯波纳产生冲突,斯波纳等人认为创新的概念也是属于劳动的产品。

如同许多个人主义者一般,塔克并不相信无政府状态下乌托邦的和平理想便会实现。所以他主张个人的自由和财产应该交由私营的防卫治安机构负责,但他反对让国家垄断治安的服务,他主张提供治安服务的私营公司应该在自由市场里互相竞争,他说道:“治安服务就和其他的服务一样,都是有用处而且有需求的劳动,因此也应该是经济上符合需求与补给原则的商品。”

他也是第一名将普鲁东的《什么是财产?》一书翻译为英文的人,他也翻译了麦克斯·施蒂纳所著的《自我及所有》(The Ego and Its Own)一书,他对这些翻译作品感到相当自豪。

期刊发行了一些思想家如莱桑德·斯波纳、维多·尤拉斯(Victor Yarros)等人的原始著作。

期刊也将萧伯纳等人的原始著作引进美国,塔克也是第一名将尼采著作翻译为英文的美国人。

塔克的期刊也大力提倡麦克斯·施蒂纳的利己主义。这造成了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分裂—分为塔克的利己主义派、和主张自然法的斯波纳派。两派都反对强迫的权威、非自愿的法律、以及“社会契约”的概念,但两派在个人主义的哲学根基上产生差异:自然法派主张个人有着天赋的权利免受强迫力量侵扰,而利己主义派则强调每个人追求各自私利的制度。由于塔克的利己主义理念,他对于个人主义的看法开始倾向于功利主义的方向而不是绝对的原则。他认为强迫那些面临死亡或患病的人签下契约是错误的,他说:

“人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将痛苦的程度最小化。通常我们之所以致力于减少侵犯的行为,只是为了减少遭受痛苦的总数(自我遭受的痛苦,无论直接的或经由他人同情心的)。但更准确的说,我认为尽管这种常规在现在看来有多么重要,但它却不是绝对的;反过来说,如果未来某一天强迫性的侵略行为能够减少人类遭受痛苦的总数,这种侵略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也因此当我们替不强迫不侵略的理想辩护时,我们衡量的不是侵略的程度,而是遭受痛苦的程度…对我而言这个原则为—每个人的最终目标是将其遭受的痛苦程度最小化。”

由于与莱桑德·斯波纳的道德哲学产生分裂,从那时起塔克也不再编辑期刊了。

1854年4月17日生于马萨诸塞州南达特茅斯郡(South Dartmouth)。

相关

  • H10N7亚型H10N7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有时称为禽流感)的亚种。在2004年,埃及首次爆发有人类感染的H10N7疫症。此次爆发感染了一些伊斯梅利亚的居民,包括两个一岁的婴儿和有一个孩子的家禽商
  • 加拿大原住民音节文字加拿大原住民音节文字(Canadian Aboriginal syllabics),是一系列的音节文字,用于书写几种加拿大境内原住民语言,这些语言分别属于阿尔冈昆语族、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和德内语支。
  • 羌独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上古汉语拟音:)(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记》曰:“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
  • 美国肾脏学会期刊美国肾脏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为属于同行评审且涵盖所有肾脏学的医学期刊。 它成立于1966年,由美国肾脏学会(英语:American Society of Neph
  • 双性化双性性格(英语:androgyny)指的是一个人同时拥有男性化和女性化两性性格的现象, 他们或者是没有性别特性的价值观,或者是倾向于与自身性别相反的性格。双性格结合了行为上的雌雄通
  • 塔尔贝格西吉斯蒙德·塔尔贝格(德语:Sigismond Thalberg,1812年1月8日-1871年4月27日),瑞士钢琴家,作曲家。塔尔贝格出生在日内瓦附近的一个小镇,终其一生,他并未提起过自己的父母是谁。后人
  • 内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统,包括太阳以及直接或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在直接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中,最大的八颗被称为行星,其余的天体要比行星小很多,比如矮
  • 约翰肯尼迪大学约翰肯尼迪大学(John F. Kennedy University)是主校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森特希尔的一所私立大学,成立于1964年。除去主校区之外,在加州的圣何塞和伯克利还有两个分校区。
  • 伊斯兰党马来西亚伊斯兰党(马来语:Parti Islam Se Malaysia),简称伊斯兰党(PAS),民间简称为伊党。该党成立于1951年,初名泛马来亚回教党(Persatuan Islam Sa-Malaya/Sa-Tanah Melayu),简称回教
  • 菲律宾历史菲律宾历史开始于6万7千年前人类使用木筏和原始船只抵达这里。最晚在六万七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已经有人类在菲律宾群岛聚居。科学家于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在吕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