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纳米晶体

✍ dations ◷ 2025-10-08 18:19:41 #钻石纳米晶体
聚合钻石纳米棒(英语:Aggregated diamond nanorods,又称钻石纳米棒聚合体,简称ADNR),是一种纳米级晶型钻石,又称纳米钻石(nanodiamond)或超钻石(hyperdiamond)。聚合钻石纳米棒是于2003年由石墨的压缩制得的,也就是那次发现它比一般的钻石要硬得多,这使得它成为已知最硬的材料。后来,富勒烯的压缩也制得了这种物质,并证实这是已知最硬和最难压缩的材料,等温体积弹性模量为491GPa,而一般钻石的模量为442–446 GPa;这些数据是从X射线衍射数据中得出的,并说明聚合钻石纳米棒的密度比普通钻石高0.3%。同一个研究小组后来说:“聚合钻石纳米棒的硬度和杨氏模量与天然钻石相当,但具有更优的耐磨性。”纯钻石的<111>晶面(垂直于立方体对角线的平面)用纳米钻石刻划测试时的硬度为167±6 GPa,而纳米钻石样品本身用纳米钻石刻划测试时硬度达到了310GPa。然而,这种测试只在刻划工具比测试样品更硬时才能得出正确结果。也就是说,纳米钻石的真实硬度可能略小于310 GPa。聚合钻石纳米棒可由压缩富勒体(英语:fullerite,富勒烯的一种固态形式)粉末制得,与上文所述方法有些类似。一种方法使用了金刚石压腔,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对其施加大约37GPa的压力。另一种方法是,将富勒体先用较小的压力(2–20GPa)压缩,然后加热到300–2500 K的温度。聚合钻石纳米棒的超高硬度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者报道。这种材料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钻石纳米棒所构成,各纳米棒直径为5至20纳米,长度大约为1微米。

相关

  • 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英语:Giambattista della Porta),(1535年-1615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之一。出生于那不勒斯。由于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他研究原因不明的自然现象,包括光
  • 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喜剧(komoidia)的原意是“狂欢队伍之歌”,它同悲剧一样也是起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喜剧也和悲剧一样保留着对白和
  • 生理食盐水生理盐水(生理食盐液、生理食盐水),生理学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其浓度用于两栖类时是0.67~0.70%,用于哺乳类和人体时是0.85~0.90%。医学上,生理盐水
  • 籀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基因敲落基因敲落(英语:gene knockdown)是指一种遗传工程技术,针对某个序列已经知道、但是功能未知道的序列改变生物的遗传基因,令到特定的基因功能下降,从而使到部分功能丧失或者减低,并且
  • 智齿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
  • 分支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里夏德·梅尔廷·维尔施泰特(德语:Richard Martin Willstätter,1872年8月13日-1942年8月3日),皇家学会成员,德国有机化学家,191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894年在慕尼黑开始植物碱化学的
  • 单位笛卡尔坐标系(英语: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也称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是一种正交坐标系,由法国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引入而有此名。二维的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相交于
  • 景观自然(英文:Nature),是指不断运行演化的宇宙万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人类所能理解地自然现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识主动、意识行为、社会活动和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