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东部领土
✍ dations ◷ 2025-09-27 19:56:59 #前东部领土
德国前东部领土(德语:ehemalige deutsche Ostgebiete)或德意志帝国东部领土(德语:Ostgebiete des Deutschen Reiches)是指位于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曾经得到国际公认属于德国领土一部分的所有省份或地区。从1919年到1990年,这些领土的部分或全部,受到许多外交活动的支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许多人,特别是纳粹党党员,声称这些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的德国领土应当归还德国。这一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前因。战后,所谓“德国问题”一直是战后德国历史与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争论在对冷战政治与外交的谈判中扮演重要角色,也为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做了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在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中同意放弃这些领土。入侵波兰后,德国收复并吞并了这些领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突然失去了所有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这时国际公认的领土完整权利被弃之不顾。1990年,德国正式承认了它重新统一时的东部边界,终止对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的主权要求。波茨坦协定将这次转让的领土称为“德国前领土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通常将这种描述称为“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的前德国领土”。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普鲁士是帝国内最大的、占优势的部分。因此,勃兰登堡、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普鲁士省和波森这些领土成为德意志帝国的最初构成领土。后来,这些领土被称为德意志帝国的东部领土(Ostgebiete des deutschen Reiches)。在一些地方,例如波森和上西里西亚南部,大部分人口是波兰人,而其他地区都以德国人占绝对优势。德国人和波兰人的杂居引起关于这些领土应属于德国还是波兰的争论,这一争论在二战以前至少持续了四分之三个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迫使德国将部分领土交给其他国家。在中欧地区包括:波兰和奥地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入侵波兰,并合并了在凡尔赛条约中失去的东部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1945年7月13日到8月2日商定的波茨坦协定,所有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的地区,不论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德国领土,还是德国在二战中占领的领土,主权全部交给其他国家。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倾向于使用“波兰和苏联统治下的前德国领土”。这是波茨坦协定中使用的措辞,但只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样使用,而波兰和苏联政府拒绝使用这个说法,因为这暗示这些领土有一天将归还德国。波兰政府倾向于使用的措辞是收复的领土,强调这些领土过去曾经属于波兰,是在1945年从纳粹德国收复而来。位于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尚未逃离(1944年冬-1945年)的大部分德语人口均被苏联红军无条件驱逐,不管他们是已经在此居住了几个世纪,还是在二战中的新进移民。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波兰人也被从并入苏联的波兰前东部领土填充这一区域。战后初期,德国资料通常引用的撤退和驱逐的德国人数据为1600万。
相关
-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克莱恩-莱文症候群(英语:Kleine-Levin syndrome,简称为KLS),又名睡美人症候群(英语:Sleeping Beauty syndrome),系一种不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征是持续的阵发过度嗜睡症及认知或情绪变化
- 面瘫颜面神经麻痹为常见的神经麻痹现象,与颜面神经有关的结构在出现问题后,都可能涉入。颜面神经的路径相当长且相对的迂回,所以有相当多的原因会造成颜面神经麻痹。最常见的为贝尔
- 狩猎猎物是任何作为动物的狩猎运动或者肉类食物的物品。世界不同地区的捕猎动物的类型和范围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猎物被分类,包括所需许可证的法定分类,即“小猎物”或“大猎物”
- 药物设计药物设计(英语:Drug design),又称理性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根据对于靶点(Biological target)的现有知识,去寻找与发明出新型药物的过程。药物设计根据有机小分子物质(如蛋白
- 电镀电镀(英文:Electroplating)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除了导电体以外,电镀亦可用于经过特殊处理的塑胶上。电镀有分镀铬、镀锌、镀铜、镀镍等。电镀的主要
- 复制原点复制起点或复制原点(英语:origin of replication 或 replication origin)是在基因组上复制(replication)起始的一段序列。其中复制可以是在生命体中(如真核生物或者原核生物)的DNA
- 物质状态物质状态是指一种物质出现不同的相。早期来说,物质状态是以它的体积性质来分辨。在固态时,物质拥有固定的形状和容量;而在液态时,物质维持固定的容量但形状会随容器的形状而改变
- 阿克巴阿克巴(或译阿克拜,全名为杰拉尔-丁·穆罕默德·阿克巴,1542年10月15日-1605年10月27日)是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位统治者(1556年-1605年在位)。他被认为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奠基人和最伟
- 碧岳十一世教宗庇护十一世(拉丁语:Pius PP. XI,1857年5月31日-1939年2月10日),原名安布罗吉奥·达米亚诺·阿契尔‧拉蒂(Ambrogio Damiano Achille Ratti)。庇护十一世1857年5月31日出生于奥地
- 63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