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尼利克二世

✍ dations ◷ 2025-07-19 07:29:09 #孟尼利克二世
孟尼利克二世(Menelek II of Ethiopia,1844年8月17日-1913年12月12日),另有译曼涅里克二世、米尼力克二世,绍阿国王、埃塞俄比亚皇帝(1889年—1913年)。埃塞俄比亚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将国土扩张到接近现代的边界,并成功击退意大利入侵,及实行广泛的现代化措施。原名萨勒·马里亚姆(或萨赫勒·米里亚姆,Sahle Maryam)。生于绍阿的安哥雷拉(Angolela)。他原是绍阿王国国王海尔·马拉科特的长子及王储。185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侵入半独立的绍阿王国,11岁的孟尼利克国破被俘,被带到特沃德罗斯二世在马格达拉的宫廷10年,整段少年时期都在软禁中成长。1865年21岁时成功逃回绍阿,旋即率群众推翻特沃德罗斯二世任命的总督,成功光复故国重新称王。1876年,孟尼力克就开始与意大利人秘密接头,设法购买意式现代化军备,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以伺机夺取皇帝宝座。意大利政府利用孟尼力克之野心,秘密助其谋反推翻埃塞皇帝,在埃塞俄比亚国内实施分化拉拢策反,从而实现意大利东非的殖民扩张。1887年,孟尼力克与意大利签定了《中立协定》(the Convention of Neutrality),规定在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皇帝的战争中,孟尼力克保持中立;作为报答,意大利人送给孟尼力克5000支步枪。1889年特沃德罗斯二世死后,孟尼利克渴望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他先后将阿鲁西、哈勒尔、季马、克法和另外几个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小王国并入自己的版图。到1889年,孟尼利克已经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强而有力的人物,终于1889年登基即位,取得了期待已久的皇冠。1889年5月2日,他与意大利人缔结了武恰莱条约(Wuchale Treaty)。该条约有两个文本,分别是意大利文本与阿姆哈拉文本。意大利特使安东利(Antonlli)首先用意大利文起草,一个不懂意大利文的埃塞俄比亚人格拉兹马奇·约瑟夫(Grazmach Yoseph)把该条约“翻译”成阿姆哈拉文。孟尼力克皇帝在阿姆哈拉文本上签字。后来发现,在条约的第十七条,两个文本有严重分歧。意大利文本的第十七条规定:由意大利负责埃塞俄比亚对欧洲各国的外交事务;而阿姆哈拉文本的第十七条是这样写的:米尼力克皇帝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可以让意大利参与调解。意大利由此援引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于1889年10月通知欧洲列强埃塞俄比亚为意大利的保护国,并于1890年1月1日根据《武恰莱条约》宣布厄立特里亚为意大利殖民地,这也是意大利在非洲的第一块殖民地。孟尼力克皇帝默认了意大利吞并厄立特里亚的举动,因为这符合《武恰莱条约》的两个文本,但他坚决不接受埃塞俄比亚成为意大利的保护国。于是,孟尼力克皇帝写信给欧洲列强,信中强调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并非意大利的保护国。欧洲列强退回了他的信,并指出埃塞俄比亚的对外事务必须通过意大利处理。孟尼力克的各种努力失败后,最终于1893年2月单方面宣布废除《武恰莱条约》。意大利先后实施贿赂与分化策反的政策均未能奏效。1895年,意大利政府任命厄立特里亚总督奥雷斯特·巴拉蒂耶里(Oreste Baratieri)将军为侵略军总司令,出兵埃塞俄比亚。1896年3月1日意军在阿杜瓦战役中惨遭败北后,意大利最终被逼与埃塞俄比亚签订取消《武恰莱条约》的协定及承认埃塞俄比亚的全面独立主权。此后,孟尼利克极力改革内政,实施现代化教育,建设电报电话系统,修筑从吉布提至绍阿山区的铁路。1906年,英、法、意三国擅自签订了在埃塞俄比亚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协定。尽管孟尼利克二世终其一生鞠躬尽瘁,捭阖纵横于各大欧陆列强之间,誓死捍卫祖国独立主权,但他晚年体弱多病,1908年又因中风而全身瘫痪,无力遏制列强在埃塞俄比亚的扩张。1913年12月,孟尼利克二世在深宫勾心斗角的政争权斗中病逝。肖像画身穿皇帝衣装的孟尼利克二世率军征战的孟尼利克二世视察埃塞俄比亚铁路的孟尼利克二世孟尼利克二世的陵墓。与妻女一起。

相关

  • 全球和平指数全球和平指数(英语:Global Peace Index,亦称和平指数)是一套用作测量指定国家或地区的和平程度的指标,该指数由名为英国经济学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专家小组所
  • 北海北海(挪威语:Nordsjøen;瑞典语:Nordsjön;丹麦语:Nordsøen或Vesterhavet;德语:Nordsee;荷兰语:Noordzee;法语:Mer du Nord;英语:North Sea)是北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大不列颠岛以东,斯堪的纳
  • 类人猿下目类人猿下目(学名:Simiiformes)是一类高等灵长类,由旧世界猴及猿组成。它们比原猴亚目的要大。类人猿下目分成三类。阔鼻小目于约4000万年前分支出来,只余下狭鼻小目留在旧世界。
  • 换位不换质换位不换质或条件式转向(commutation of conditionals)是一种形式谬误,系将一条件命题之前件与后件交换位置所致。换位不换质之形式如下:范例:正确的操作是换质换位:范例:
  • 德国城市列表德国城市列表列出了德国的全部2,065座城市,按德文名字母顺序排序,截至2011年6月20日。本表只包含拥有城市法(对应乡村法)的基层政权的城市。部分城市没有通用的中文译名。各联邦
  • 袋状结构域袋状蛋白家族(英语:Pocket protein family)是一个肿瘤抑制蛋白家族。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袋状结构域,以使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目标分子。 它们通过与E2F转录因子家族蛋白质的相互
  • 小贝尔特桥小贝尔特桥(Gamle Lillebæltsbro),又称旧小贝尔特桥,是位于丹麦小贝尔特海峡上的一座桥梁。小贝尔特桥是小贝尔特海峡上第一座跨海大桥,由Monberg & Thorsen公司修建,在1935年5月
  • 中国尖齿兽属中华尖齿兽(学名:Sinoconodon)是一种史前的原始哺乳动物,可以追溯至约1亿93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虽然它们似乎与摩尔根兽最为接近,但它们仍与哺乳形类的牙齿及生长习性仍有很大
  • 秸秆.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Belfast坐标:54°35′50″N 5°55′48″W / 54.5973°N 5.9301°W / 54.5973; -5.9301贝尔法斯特(英语:Belfast /ˈbɛlfɑːst, -fæst/;爱尔兰语:Béal Feirste)位于爱尔兰岛东北沿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