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带杯伞
✍ dations ◷ 2025-07-19 09:18:51 #环带杯伞
环带杯伞(学名:Clitocybe rivulosa),俗称假香蕈(false champignon)、傻瓜的漏斗(fool's funnel)和出汗蘑菇(sweating mushroom),是一种有毒的杯伞属真菌品种。与部分同类真菌相近,环带杯伞是一种细小的白色漏斗状真菌,并且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的草坪、草地和其他长满草的地区。环带杯伞含有极具毒性的毒蕈碱,且吃掉这种菌后中毒的症状为大量出汗,所以得到“出汗蘑菇”的别号。环带杯伞是一种体形细小的白色或浅黄色的蘑菇。其菌盖直径为3–4厘米,呈漏斗状。这种菌拥有大量菌褶,其菌褶呈白色,并且点缀著粉红色斑点。其菌柄呈纤维状,长4厘米,并且没有任何菌环。其孢子印为白色。这种菌并没有独特的味道或气味。环带杯伞与不少有毒的真菌物种相近,其中包括白霜杯伞。这类菌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硬柄小皮伞和]斜盖菇等食用菌。起初,于1801年,环带杯伞获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帕森给予学名“环带姬松茸”(Agaricus rivulosus)。但是,于1871年,德国博物学家保罗·库默尔(英语:Paul Kummer)将之重新归类为杯伞属,并因此将之易为现名。随着年龄的增加,环带杯伞的菌盖表面会出现环状裂缝,因此它获命名为“环带”(rivulosus)。与环带杯伞极相似的白霜杯伞有时候会被视为环带杯伞的复合种。环带杯伞主要于夏季和秋季在欧洲和北美洲的草地上出现,并不时会在仙环中出现在。依偎在草丛中生长的环带杯伞通常会变得更大。不幸的是,这种菌经常在草地出现,致使看到它们的儿童或幼儿可能会误吃它们。环带杯伞的主要毒性来自毒蕈碱。人类吸收毒蕈碱后中毒的病症为大量流涎、大量流汗、以及大量流泪。这些病症都会在人们吃下环带杯伞后15-30分钟内出现。若大量进食,中毒者则会出现腹痛、严重恶心、腹泻、视力模糊和呼吸困难的病症。中毒症状一般会在两小时内消退。环带杯伞导致的死亡个案极少,但严重能导致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毒蕈碱的解毒剂为阿托品。
相关
- 雷帕霉素雷帕霉素(Rapamune),又名西罗莫司(Sirolimus),为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现主要运用于肾移植的抗排异治疗。其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2从而阻碍激活T细胞及B细胞来抑制免疫。其首次发现于复
- 胸腔外科胸腔外科学或称心胸肺外科(英语:Cardiothoracic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包括心脏、肺、气道与呼吸系统、胸壁、纵隔、膈肌和食道等,以及这些器官与部位的诊断
- 鹈鹕鹈鹕科(学名:Pelecanidae),又称鴮鸅(音同“乌哲”),俗称塘鹅,在动物分类学上是属于鸟纲鹈形目。鹈鹕科下只有一个属鹈鹕属(Pelecanus),包括8种。鹈鹕是分布在除南极以外所有大陆的大型
- 法语圈国际组织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法语: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简称OIF),简称法语国家组织,也有译名为法语圈国际组织,是以法语作为第一语言、或受法国文化显著影
- 五九六工程596工程(中方内部代号“邱小姐”,美国中情局代号“Chic-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与1966年的第一颗装载核弹头导弹、1967年的第一颗氢弹、1970年的第一颗人造卫
- 大城市大城市指规模较大的城市,对应于小城市或中小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4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
- 基督教最终获胜米兰敕令(拉丁语:Edictum Mediolanense,英语:Edict of Milan,又译作米兰诏令、米兰谕旨或米兰诏书)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在313年于意大利的米兰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
- 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是一种保护发明的知识产权权利。这种权利在一部分国家通过立法存在,例如阿根廷、奥地利、巴西、智利、中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马来西
- 楠梓区坐标:22°44′06″N 120°19′34″E / 22.734875°N 120.326193°E / 22.734875; 120.326193楠梓区(注音:ㄋㄢˊ ㄗˇ ㄑㄩ,英语:Nanzih/Nanzi/Nantz/Nantzu District;台湾话:.mw-p
- 普连斯巴奇期普林斯巴期(英语:Pliensbachian)是侏罗纪的第三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190.8–182.7百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