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纳米布沙漠
✍ dations ◷ 2025-10-12 15:36:46 #纳米布沙漠
纳米布沙漠(Namib是纳马语(英语:Khoekhoe language))是纳米比亚西部的一个沙漠,位于非洲最大的国家公园——纳米布—诺克陆夫国家公园内。沙漠面积50,000平方公里,位于纳米比亚长1,600公里(1,000英哩)的大西洋海岸线,东西阔度由50-160公里(30-100英哩)不等,安哥拉西南部也属于纳米布沙漠范围。这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已持续了最少8千万年,从大西洋吹向该地区的空气经过寒冷的本吉拉洋流后变得干燥并冷却下沉,形成干旱气候。沙漠每年的降雨量少于10毫米(0.4英寸),几乎寸草不生。一些不常见到的动植物品种只出现在这个沙漠中。其中一种叫“百岁叶”(Welwitschia mirabilis),类似灌木,不过它一生中只会长出两片长带状的叶,这些叶可以有数米长。虽然这个沙漠大部分地方无人居住及难以到达,在Sesriem仍然有人聚居,该地接近著名的索苏维来(英语:Sossusvlei)(Sossusvlei)及一大群的沙丘,有些沙丘超过300米高,其中有世上最高的沙丘。它的沙丘形态复杂且有规律,成为地质学家的研究对象。从大西洋吹来的潮湿空气经过寒冷的海面时,产生了浓雾,引致不少船只在这个沙漠的海岸发生意外。沿骷髅海岸(英语:Skeleton Coast)向北走,是恶名昭彰的多宗海难发生地点。由于沙漠慢慢填平西边的海,一些遇事船只现在已位于内陆50米处。纳米布有重要的钨、盐及钻石矿。人们可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斯瓦科普蒙德或鲸湾港乘小型飞机来到纳米布沙漠,也可经砾石路到达。纳米布沙漠于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登录名称为纳米布沙海,面积3,077,700ha,缓冲区面积899,500 ha。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纳米布沙漠中的沙丘沙丘7 - 位于纳米布沙漠的世界上最大的沙丘(ca. 383米)纳米布沙漠中的骆驼树NamibRand自然保护区的日落
相关
- 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E(英语:Immunoglobulin E,简称IgE)是一类只发现于哺乳动物内的抗体,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E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效应B细胞合成,IgE的单体由
- 饮食计划节食指限制吃的食物分量,通常是以减肥瘦身作为目的。根据美国卫生研究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美国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ASN) 的建议
- 聚碳酸酯聚碳酸酯(英语:Polycarbonate, 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团。聚碳酸酯,耐酸、不耐油,不耐紫外线,不耐强碱。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
- 工程图工程图(英语:engineering drawing)是技术制图(technical drawing)的一种,是一种2D图表或图画来描述建筑图、结构图、机械制图、电气图纸、和管路图纸的制图方式。用工程制图的方法
- 生物累积性生物累积(英语:Bioaccumulation)是指生物食用或体表吸收生活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没办法被代谢,便累积于生物体内,经由食物链中各阶层消费者的食性关系而累积,越高级消费
- 数字罗马数字是古罗马使用的记数系统,现今仍很常见。罗马数字共有7个,即I(1)、V(5)、X(10)、L(50)、C(100)、D(500)和M(1000)。按照下述的规则可以表示任意正整数。需要注意的是罗马数字中没有“
- 阜阜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个(八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阜部归于八划部首。阜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俗称“左耳旁”或“左耳刀”。
- 灵长总目灵长总目(学名:Euarchontoglires)是胎盘类哺乳动物中的一个总目,基于分子基因序列分析和逆转位子存在/消失的资料,以啮形大目(啮齿目和兔形目)和真灵长大目(树鼩目、灵长目和皮翼目)
- 耶日·内曼耶日·内曼 (英语:Jerzy Spława-Neyman, 1894年4月16日-1981年8月5日)是一位波兰数学家和统计学家。1894年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比萨拉比亚省宾杰里,前半生时间在波兰华沙的各个研究
- 间隙连结间隙连接(Gap junction),或称缝隙连接,是细胞连接的一种,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连接又称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是一种特化的动物细胞间连接,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中。间隙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