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

✍ dations ◷ 2025-07-10 14:03:34 #倾城

倾城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容貌或者风度极为出众,使人倾倒,感到无法自拔。这个词汇在中国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通常表示对某人美貌或者魅力的高度赞赏。

“倾城”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为人熟知的是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倾城美人君子好逑。”这里的“倾城美人”一词,形容了诗中女子的美貌超凡脱俗,让人心驰神往。

“倾城”通常用于形容女性,但也可以用于形容男性。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文学创作、评论和口语中,用以形容一个人的容貌、风度或气质超群,使人心驰神往,无法自拔。

“倾城”作为一个极具诗意和浪漫色彩的词汇,经常出现在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美丽的女性形象或者英俊的男性形象,为文学作品增添了一份浓郁的情愫和魅力。

除了李白的《长干行》,还有许多其他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倾城”一词,例如: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有“倾城此夜月,妾为君归望。”一句,形容了美丽的夜晚。
  • 《红楼梦》中有“秋香怒了,便是倾城倾国的容色。”一句,形容了贾宝玉的丫鬟秋香的美貌。

在现代口语中,“倾城”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外貌或气质出众,令人赞叹不已,例如:

  • “她的笑容真是倾城倾国,让人看了心情都变得愉快起来。”
  • “他的绅士风度和幽默风趣简直就是倾城级别的。”

“倾城”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的剧情描述中,形容剧中角色的美貌或魅力,例如:

  • 在电影《倾城之泪》中,女主角的美貌被形容为“倾城之泪”,成为影片的主要卖点之一。
  • 在电视剧《倾城之恋》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被形容为“倾城之恋”,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倾城”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容貌或者风度极为出众,使人倾倒,感到无法自拔。这个词汇在中国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通常表示对某人美貌或者魅力的高度赞赏。在文学作品、口语和影视作品中都有广泛的运用,成为了中文表达中的一个常用形容词汇。

相关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芝加哥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是位于芝加哥大学中途公园的一个出版社,由芝加哥大学运营,成立于1890年,现为美国最大最古老的大学出版社之一。除去各种书籍和期
  • 浙江在线浙江在线成立于1999年,是浙江省惟一的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与综合性门户网站,是国务院新闻办确定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网站立足浙江,成为浙江的“新闻家、财富家、生活家”是网站的定
  • 海因里希·拉马西海因里希·拉马西 (德语:Heinrich Lammasch,1853年5月18日-1920年1月6日),奥地利法学家、政治家。奥匈帝国中奥地利帝国末代首相。拉马西出生于赛滕施特滕(属下奥地利州)。他是犯
  • 苏珊·法露迪苏珊·法露迪(Susan Faludi,1959年4月18日-)是一位美国记者和女性主义者,1991年普立兹释义新闻奖(Pulitzer Prize for Explanatory Reporting)得主,因报导喜互惠公司的杠杆收购行为
  • 姜格阿奥恩姜格阿奥恩(Jangaon),是印度安得拉邦Warang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360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43601人,其中男性21993人,女性21608人;0—6岁人口5121人,其中男2620人,女2501人;识
  • 戴振河戴振河,号开亭,浙江德清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戴振河为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进士。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任江西永宁县知县。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任邵武府知府。
  • 管作霖管作霖(1843年6月1日-?年)(道光癸卯年五月初四日-),名取敏,字汝颖,一字慰农、惠农,浙江省台州府黄岩县南乡新桥庄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补行辛酉正科壬戌恩科第192名举人,历任兵部职方司
  • 垂直腔面射型激光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简称VCSEL,又译垂直共振腔面射型激光)是一种半导体,其激光垂直于顶面射出,与一般用切开的独立芯片制程,激光由边缘射
  • 不朽对局不朽对局(The Immortal Game),是指1851年6月21日在伦敦国际象棋锦标赛上,阿道夫·安德森(英语:Adolf_Anderssen)与莱昂内尔·基席里茨基(英语:Lionel Kieseritzky)在休息时间下的一场对局。对局中,执白棋的安德森在大胆牺牲了一个象,两个车以及后之后,以剩下的单象双马对后、车、马、象俱全的对方完成了将死。事后莱昂内尔·基席里茨对这盘棋局印象非常深刻,因此投稿了这盘棋局,于当年7月被刊登于杂志上,后来更获名为“不朽对局”。1996年,威廉·汉姆利(英语:Wi
  • 约安·奥罗约安·奥罗(加泰罗尼亚语:Joan Oró i Florensa,1923年10月26日-2004年9月2日)是一位西班牙生物化学家,巴塞罗那大学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生命起源,获得过奥巴林奖章,参与过NASA的阿波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