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西蒙斯

✍ dations ◷ 2025-10-12 18:01:12 #1948年出生,在世人物,美国科幻小说家,雨果奖获奖作家,瓦伯西学院校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友

丹·西蒙斯(Dan Simmons,1948年4月4日-)是一位美国作家,代表作为《海伯利安诗篇》(Hyperion Cantos),并曾因此获得雨果奖的肯定。

丹·西蒙斯的小说类型相当广泛,包含科幻小说、恐怖小说、推理小说与奇幻小说。

1948年4月4日,丹·西蒙斯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1970年,丹·西蒙斯获得瓦伯西学院文学士学位。1971年,丹·西蒙斯在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取得教育硕士学位,随即展开18年小学教师生涯,直到1989年为止。

丹·西蒙斯之后开始写作,1982年,丹·西蒙斯在哈兰·艾里森的帮助下发表短篇小说《The River Styx Runs Upstream》,并获得《阴阳魔界杂志》(The Twilight Zone Magazine)首奖。

1985年,丹·西蒙斯发表首部长篇小说《迦梨之歌》(Song of Kali),并获得1986年世界奇幻奖。

1989年,丹·西蒙斯以恐怖小说《腐肉解饥》(Carrion Comfort)获得1989年布拉姆·史铎克奖(Bram Stoker Award)、《轨迹》杂志读者票选奖(恐怖小说类)及英国奇幻奖(British Fantasy Award)。《腐肉解饥》以英国诗人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诗作为蓝本。

《海伯利安诗篇》(Hyperion Cantos)首部作品《海伯利安》于1989年出版,这部小说深受英国诗人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与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的影响,“海伯利安”这个名称则来自诗人约翰·济慈。他将背景设定在公元28世纪,当人类已能够离开地球,以移动科技传送门(farcasters)在银河系建立巨大的世界网(WorldWeb),而海伯利安行星是故事核心。《海伯利安》获得广泛赞誉,也荣获雨果奖、轨迹奖,并入围亚瑟·克拉克奖与英国科幻小说协会奖。1990年,丹·西蒙斯出版续集《海伯利安的陨落》,这部小说入围星云奖、雨果奖,并获得英国科幻小说协会奖与轨迹奖。《安迪密恩》(Endymion)为海伯利安诗篇第三部作品,于1996年出版。1997年出版的《安迪密恩的崛起》(The Rise of Endymion)是海伯利安诗篇第四部作品,也入围雨果奖,并荣获轨迹奖。

1991年,丹·西蒙斯以美国小镇为场景、自己伊利诺伊州童年生活经验来创作小说《夏夜》(Summer of Night)。这部小说背景类似史蒂芬·金的1986年小说《它》(It),并获得史蒂芬·金的称赞。他之后持续创作《夏夜》相关系列小说,包含《小孩之夜》(Children of the Night)、《伊甸园之火》(Fires of Eden)、《冬季猎捕》(A Winter Haunting),这三部小说都获得轨迹奖入围并两度获奖。

2001年,丹·西蒙斯以侦探乔·库兹(Joe Kurtz)为主角创作小说《Hardcase》。

2003年,丹·西蒙斯以古希腊游吟诗人荷马作品来创作科幻小说《伊利昂》(Ilium),再度荣获轨迹奖,亦入围雨果奖。二年后(2005年),他推出续集小说《奥林帕斯》。

2007年,丹·西蒙斯首次创作历史小说《极地恶灵》(The Terror)。《极地恶灵》以英国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为主角,叙述他在1845年率领幽冥号(HMS Erebus)、惊恐号(HMS Terror)前往西北航道,探险北极的故事。

2013年,《山之魔》(The Abominable)出版。丹·西蒙斯以3位登山家为主角,他们受到布罗姆利夫人雇用,准备前往圣母峰搜寻失踪的波希(布罗姆利夫人之子)下落。

相关

  • 探针探针可以指:
  • 阿瑟·凯莱阿瑟·凯莱(英语:Arthur Cayley,英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
  • 伯尼纳山脉贝尔尼纳山脉是欧洲的山脉,是中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横跨瑞士东部和意大利北部,长33公里、宽41公里,面积71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4,049米。
  • 营口市营口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地处渤海之滨,辽东湾畔,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123°02′,北纬39°55′—40°56′。为中国八大水系之一的辽河入
  • 金山软件金山软件有限公司,简称金山软件公司或金山公司(港交所:3888),是中国大陆知名的软件企业之一。总部位于北京市。公司机构分别设立在广东珠海、成都、大连、深圳,并在日本设有分公司
  • 佩内明德佩讷明德(Peenemünde)是德国东北乌瑟多姆岛上的一座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是纳粹德国V1和V2火箭的研制基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地区高度参与了V-2火箭的开发和生产,直
  • 姜一洪姜一洪(?-1646年),明末政治军事人物。字开初,浙江余姚人。礼部郎中姜镜之子,礼部尚书姜逢元之弟,姜天植之父。大明万历丙辰(1616年),考中进士。历任礼部、户部二部的员外郎,转任郎中。出
  • 吕阿墉吕阿墉(1900年10月16日-1946年)是台湾法官(当时称为判事),台北万华有明町出身,日治时代至战后初期在日本内地担任法官,卒于任内。号晚村。淡水中学、仙台旧制第二高等学校毕业。1925
  • 马伊姆·拜力克神经科学博士、硕士 马伊姆·拜力克博士(Mayim Hoya Bialik ,1975年12月12日-)是美国犹太裔电视演员,神经科学家,亲密育儿法的支持者。拜力克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的犹
  • 安全困境安全困境为国际关系的一个名词,出自于德国学者约翰·赫兹(英语:John H. Herz)于1951年的著作《政治现实主义与政治理想主义》()中。由赛局中的囚徒困境发展而来。关于安全困境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