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眼
✍ dations ◷ 2025-10-19 05:12:34 #独眼
上帝之眼,也称普罗维登斯之眼(英语:Eye of Providence)、理性之眼(英语:Eye of Logos)和全视之眼(英语:All-seeing Eye),常见的形式为一颗三角形的云及万丈光芒所环绕的眼睛,以出现在美国国徽及一美元纸币的背面而广为人知。理性之眼的概念有人认为是源自古埃及的荷鲁斯之眼。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法中,眼睛图案(通常包围在三角形内)被部分人猜测象征着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但基督教圣经中并无有关论述。和现在常见形式较接近的理性之眼则可追溯到17、18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形式为一颗飘浮在空中的眼睛,有时会有云雾或光芒环绕。1782年,理性之眼被加入美国国徽的背面,人们通常认为这个建议来自艺术顾问皮埃尔-尤金·迪西默蒂埃。国徽上的理性之眼位于未完成的金字塔上。这在2004年迪士尼的电影《国家宝藏》中被编为剧本。现在,理性之眼通常会与共济会关联。眼睛的图案最早是在1797年作为共济会标准意象的一部分出现的。这个图案代表上帝的全视之眼,警示着共济会的所思所行都被上帝观察着。在共济会中,上帝被称为宇宙的伟大建筑师(Great Architect of the Universe)。共济会早期的标志也是理性之眼,其上饰以云雾,其外为半圆形的光芒所包围,眼睛图案有时会被三角形包围,已相当接近美国国徽中出现的理性之眼。也因此一直有人盛传美国国徽之所以放置理性之眼正是由于当时共济会成员的野心与阴谋。然而,共济会中眼睛图案的普遍使用是在国徽创造后的14年以后。并且在国徽设计委员会的会员中,只有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人是共济会会员(他的设计方案并未被采纳)。许多共济会组织已明确拒绝和国徽的创造发生任何关联。美国国徽背面的理性之眼古埃及的荷鲁斯之眼17世纪的理性之眼基督教三位一体的理性之眼共济会早期的徽章一美元纸币中的美国国徽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的旧机构整体情报识别办公室(英语:Information Awareness Office)的徽章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环绕会场顶部的照明灯象征理性之眼以色列最高法院大楼中顶部有圆洞的金字塔越南高台教中的天眼
相关
- 氟红霉素氟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是的红霉素(一种同类抗生素)的氟代物,其抗菌能力与红霉素相当,但较交沙霉素为优。氟红霉素对抑制部分梭状芽孢杆菌和脆性拟杆菌较有效。其较
- Dexedrine右旋安非他命(英语:Dextroamphetamine)是强力中枢神经兴奋剂,也是苯丙胺(“安非他命”) 的对映异构体,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和发作性嗜睡病的处方药。此外,它也被用作提升运动员能
- 验证理论证明论是数理逻辑的一个分支,它将数学证明表达为形式化的数学客体,从而通过数学技术来简化对他们的分析。证明通常用归纳式地定义的数据结构来表达,例如链表,盒链表,或者树,它们根
- 布氏漏斗布氏漏斗(Büchner funnel)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由玻璃或塑料制作的。形状为扁圆筒状,圆筒底面上开了很多小孔,下连一个狭长的筒状出口。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
- 卡拜Carbon(I) hydride Carbyne Methylyne卡拜(Carbyne)是拥有三个自由电子的电中性单价碳活性中间体HC及其衍生物(如EtO2C-C)的统称。卡拜可通过很多方法获得。它可以短寿命的活性
- 苏丹红一号苏丹红一号(Sudan I,分子式:C16H12N2O)也称为苏丹一号,是一种工业用油溶性偶氮染料,也被工业应用中称为溶剂黄 14或油溶黄R。苏丹一号的化学名为1-苯基偶氮-2-萘酚,在不同的生产厂
-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一个口头传承的传说故事,叙述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结识同窗梁山伯,最终却无法结下姻缘的爱情悲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03年将梁祝传
- 约翰·弗莱明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爵士(英语:Sir John Ambrose Fleming,1864年11月29日-1945年4月18日),英国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他因为发明真空管(二极管)、物理电磁学中使用的右手法则而
- TSPAN30n/an/an/an/an/an/an/an/an/an/aCD63是一种蛋白质抗原,在人体中由CD63基因编码。CD63主要出现在细胞外囊泡的表面,也会出现在普通的细胞膜表面。透膜四超家族(transmembrane 4
- 吴常信吴常信(1935年11月-),浙江鄞县人。动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