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相系统

✍ dations ◷ 2025-10-05 05:32:42 #单元操作,分离过程

双水相系统(英语:Aqueous two-phase system)对于传统有机相-水相的溶剂萃取来说是个全新的替代品。

当两种聚合物、一种聚合物与一种亲液盐或是两种盐(一种是离散盐且另一种是亲液盐)在适当的浓度或是在一个特定的温度下相混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双水相系统。这两相大多数情况下由水与非挥发性成分组成,因此避免了挥发性有机成分的使用。多年来,他们作为非至变性且温和的分离介质被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最近,他们被用于金属离子分离、环境修复、冶金应用并作为一种反应介质。

在1896年,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首次发现由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琼脂与可溶性淀粉或白明胶所组成的溶液是“互不亲和”的。经混合,他们被分成了两个不混溶的相。后续的科学研究使得更多其他的双水相系统被发现,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聚乙二醇(PEG)-右旋糖酐系统。其他可以形成双水相的系统有:PEG-碳酸钠或PEG与磷酸盐、柠檬酸盐或硫酸盐。双水相系统主要在生物技术与化学工业方面被用于下游处理。

将油与水倒入同一个容器,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他们相互分为两层,因为他们是不混溶的。通常情况下,水(或水性)溶液是极性的,与非极性有机溶剂(三氯甲烷、甲苯、己烷等)是不相混溶的,并会形成一个两相体系。然而,在一个双水相系统中,两种不混溶的成分都是水性的。

两个截然不同相的形成受到两种组分pH、温度与离子强度的影响,且当一种聚合物的量超过一个确定的极限浓度(由以上因素决定)时,两相才会发生分离。

“上相”是由更加疏水性的聚乙二醇(PEG)所形成,此相较“下相”的密度小,下相由更加亲水性且密度大的右旋糖酐溶液组成。

尽管聚乙二醇天生就比水密度大,它却仍占据着上层。这被证实是因为它的溶剂“排序”性质,这会排除更多的水分,制造出一个低水密度的环境。聚乙二醇的聚合度亦会影响相分离以及萃取时分子的分配系数。

双水相系统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方法,用以进行从粗制细胞浓缩物或其他混合物中萃取蛋白质/酶以及其他易变性生物分子的操作。此项技术经常在酶技术领域用于工业或实验室生产酶。

通过添加与目标酶配对的配体到聚合物上,可使得选择特异性进一步提高。这会使得酶会优先结合到聚合物上,增加了萃取的效率。

然而有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涉及的材料费用,即为了达到萃取目的而所用到的高纯度右旋糖酐。然而,其他低价的替代品,例如精制程度不那么高的右旋糖酐、羟丙基淀粉衍生物与高盐溶液亦可被使用。

相关

  • 胞吞内吞作用(Endocytosis)是大分子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或其他细胞(如细菌)进入细胞内部的方式。它区别于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进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或主动
  • 前药前体药物(英语:prodrug),也称前药、药物前体、前驱药物等,是指经过生物体内转化后才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前体药物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经过体内代谢后变为有活性的物质,
  • Web 2.0Web 2.0(也称为参与式网络或社交网络),指以最终用户为目标,强调用户生成内容、易用性、参与文化和互操作性(如:与其它产品、系统和设备兼容)的网站。Web 2.0这个词由达西·迪纽西在
  • 克洛德·沙布罗尔克劳德·夏布洛尔(法语:Claude Chabrol;1930年6月24日-2010年9月12日)是一位法国电影导演,为1950年代末期开始的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先驱导演之一,与法兰索瓦·特吕弗、尚卢·戈达尔、
  • 皮考克约翰·安德鲁·皮考克,FRS,FRSE (英语:John Andrew Peacock,1956年3月27日-),英国宇宙学家,天文学家和学者。自1998年起担任爱丁堡大学的宇宙学教授。他是2014年邵逸夫奖的联合获奖者
  • 355年
  • 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stereoisomerism),根据IUPAC金色书的定义是指具有相同原子连接顺序,但原子在空间排列不相同的同分异构体。这种异构现象称为立体异构。具有不同光学性质的立体异构体
  • 柯汶纳科维纳(Covina, Californi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洛杉矶县的一座城市,位于洛杉矶市以东,有庞大的柑桔加工业。2000年人口43,207人。
  • 户或称家户,是用来记录社会与经济活动、人口状况或公民身份的基本单位。这个单位有时等同于“家”,但没有绝对的关系;例如一家工厂、商店,或者一名独居者,也可能在行政上计做一户
  • 氧疗氧疗(Oxygen therapy)是用供应氧气作为医学治疗的方式,,可以治疗缺氧、一氧化碳中毒、丛集性头痛,也可以在全身麻醉时维持病患体内的氧气。氧疗也会用于治一些长期氧气不足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