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白人的负担
✍ dations ◷ 2025-10-01 13:11:30 #白人的负担
《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是英国诗人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作品。诗作最初在1899年,刊登于流行杂志麦克卢尔(McClure's)之上,标题为美国与菲律宾群岛(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hilippine Islands)。吉卜林藉着作品,含蓄地警告英国人,进行扩张将会带来代价。但是,左派——以及后起的第三世界反殖民理论家——却认为吉卜林在描述帝国主义的特征 - 将向外扩张称为高贵举措。吉卜林创作这个作品是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钻禧,但是,他后来却写了另一首诗 - 曲终人散(Recessional),来代替这一作品。他修改了《负担》,将美菲战争定为主题。作品由七个诗节和一个采用普通押韵格式的段落组成。诗作表面上是在呼吁白人为所有人的利益,征服和殖民野蛮国家。作品因其主题,成为了欧洲中心主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象征之一。作品在推出多年后,仍然备受世人关注,受到不同学者以多种角度分析。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作者觉得白人有义务统治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并且推动他们发展,直到他们拥有一定的能力独立为止。一些种族主义者认为,“白人的负担”是比喻,指对落后文化、经济居高临下的视点。一些人将这种观点视为欧洲优越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的体现。另一种观点认为,作者是在说明,富人有义务强制帮助穷人。作品表面上传达了一种支持白人传播文明、开化野蛮民族的观点。诗人称菲律宾人为“刚被抓到的、又急躁又野蛮、又愠怒、一半像邪魔一半像小孩一样的人们”。这种观点在当时虽然十分流行,但也不乏反对者。吉卜林发表了这一作品后,美国文坛发生了有关争论,著名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和亨利·詹姆斯都是这场论战的参与者。也有人认为吉卜林是借作品讽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但是,也有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吉卜林并不是在讽刺帝国主义,相反,他是支持帝国主义的人,他在其他作品中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诗作第三至第五行说明,投入殖民主义事业的人在提升其他不幸野蛮民族的时候,可能不幸遇害身亡。当时没有集中研究殖民官员社会地位和背景的报告。而当时在殖民地十分活跃的传教活动,也是如吉卜林所描述的那样,着重于帮助不幸的人认识主耶稣基督。部分学者认为,吉卜林作诗的目的是说服一些反对帝国主义的美国人,支持西奥多·罗斯福。吉卜林关于英属印度的著作,在美国十分流行。《负担》有可能是他分享自己观点的渠道。1898年9月,吉卜林向罗斯福写信,请求他“将所有力量集中在菲律宾。美国已经把十字镐插入一座危楼的地基之中,她可以负起责任重建这座楼房,或者任由他倒塌。”他在同年11月,更将诗作送给刚刚获选为纽约州州长的罗斯福。诺顿英国文学选集(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认为,诗作的内容合符吉卜林的帝国主义思想,他认为开化野蛮人是“统治神在地上的国的神圣负担”。史提芬·达比希尔(Steve Sailer)声称他是“一个完全不知道成为帝国主义意味着什么的帝国主义者,所以,可以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帝国主义者。”不少后人都使用了诗作的主题,或者是模仿了诗作的形式。比如说亨利·拉布谢尔(Henry Labouchère)的作品棕色人的负担(The Brown Man's Burden),又或者是埃德蒙·毛莱尔(Edmund Morel)批评刚果自由邦的文章,“白人的负担”。欧内斯特·克罗斯比(Ernest Crosby)也有一篇题为“真正白人的负担”的诗作。帕斯卡尔·布吕克内(Pascal Bruckner)也有名为“白人的眼泪”(Le Sanglot de l'Homme blanc)的作品。Take up the White Man's burden—Send forth the best ye breed—Go bind your sons to exileTo serve your captives' need;To wait in heavy harness,On fluttered folk and wild—Your new-caught, sullen peoples,Half-devil and half-child.Take up the White Man's burden—In patience to abide,To veil the threat of terrorAnd check the show of pride;By open speech and simple,An hundred times made plain,To seek another's profit,And work another's gain.挑起白种男人的负担把你们最优秀的品种送出去捆绑起你们的儿子们将他们放逐出去去替你们的奴隶服务挑起白种男人的负担让他们背负着沉重马缰去伺候那些刚被抓到又急躁又野蛮,又愠怒一半像邪魔一半像小孩一样的人们挑起白种男人的负担坚持着耐心掩饰起恐惧隐藏起骄傲用公开与简易的语言不厌其烦的说清楚去替别人谋福利去为别人争利益
相关
- 白珠树白珠树(学名:Gaultheria leucocarpa var. cumingiana)是杜鹃花科白珠树属白果白珠的变种。分布在中南半岛、台湾岛、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江西、广西、
- 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英语:excitation-contraction (EC) coupling)是一个于1952年创造出来的术语,用于表述肌肉将电刺激转变为机械反应的生理学过程。这一过程是肌肉生理学的基本法则,
- 少数族群语言少数族群语言(Minority language)是指地区内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截至2008年,193个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中有约5,000至7,000种语言,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族群语言。在欧洲、加拿大和世
- 胶片胶片,是一种制成影像物料。现今广泛应用的胶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胶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
- 硼氢化-氧化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硼氢化-氧化反应是烯烃与硼烷加成,再被氧化生成醇的两步有机化学反应。 氢和羟基通过顺式加成生成顺式产物。硼氢化-氧化反应是一个反马氏反应,羟基加成到取代基
- 云南布政司云南政权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云南布政司,是明朝在云南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22府5直隶州30县。布政使司衙门驻云南府。
- 泷廉太郎泷廉太郎(たき れんたろう、1879年(明治12年)8月24日 - 1903年(明治36年)6月29日)是日本音乐家、作曲家。明治时代的西洋音乐黎明期的代表音乐家之一。代表作有“荒城之月”、“箱
- 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的组织协调工作。1997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
- 干丹省干丹省(高棉语:ខេត្តកណ្ដាល,罗马化:khaet Kandal,高棉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 太平洋群岛托管地太平洋群岛托管地(英语:Trust Terri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TTPI),是联合国委托美国于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个托管地区,美国对该地区实际控制,直至1994年10月帕劳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