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施泰纳

✍ dations ◷ 2025-07-23 04:24:36 #1861年出生,1925年逝世,奥地利哲学家,神秘学家,素食主义者,20世纪画家,维也纳工业大学校友,罗斯托克大学校友

鲁道夫·施泰纳(Rudolf Steiner,1861年2月27日-1925年3月30日),又译斯坦纳,是一位奥地利的哲学家、改革家、建筑师和教育家,也是华德福教育的始创人。

华德福教育
生物动力农法
人智学医学

鲁道夫·施泰纳出生于奥匈帝国克拉列维察(Donji Kraljevec)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约翰·施泰纳(Johann Steiner,1829–1910)是铁路公务员;母亲名叫法兰契丝卡·玻利尔(Franziska Steiner,1834–1918)。妹妹李欧波蒂妮(Leopoldine,1864–1927)是裁缝,与父母共住直到终老;弟弟古斯塔夫(Gustav,1866–1941)甫出世便丧失听觉。由于父亲工作之故,全家须经常在下奥地利邦境内搬家。

施泰纳就读小学期间,便开始独立自修,求取知识,尤其对几何学感兴趣。他自称 16 岁那年已经阅读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之作品《纯粹理性批判》。实用中学毕业后,施泰纳获得一笔奖学金足供资助他在维也纳科技大学就读四年(1879-1883)。大学期间,他攻读中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同时到维也纳大学旁听哲学、文学和历史相关的课程。由于奖学金的资助年限使得施泰纳在1883年中断学业。直到1891年他才在亨利希‧冯史坦(Heinrich von Stein )的指导下以论文《认知理论的基本问题》("Die Grundfrage der Erkenntnistheorie",后来增加此论文的内容并以书名《真理与学问》"Wahrheit und Wissenschaft"出版)在罗斯托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施泰纳创立的人智学,带有充满灵智的世界观,用人的本性、心灵感觉和独立于感官的纯思维与理论解释生活,这种想法可溯及十九、二十世纪交替之际,欧洲人对神秘学的复兴。这股神秘学运动可说滋养著施泰纳,同时也让施泰纳的想法更具影响力。施泰纳所开启的“人智学”运动,影响所及不仅止于较为人知的(华德福教育),同时在艺术(优律思美、人智学建筑)、医学(人智学医学)和农业(生物动力农法/自然动力农法),甚至金融业都有痕迹。此外,施泰纳潜心于科学,编辑了歌德的科学著作,并深受其影响。在“自由的哲学”(Die Philosophie der Freiheit,1894年)一书中转而钻研哲学;在他编辑的“文学期刊”中又探讨文学。

1913年,在多纳什城(Dornach)成立第一个哥德学园—一所文科(Geistewissenschften,人文科学)学校。同时还在1919年创始华德福(Waldorf)学校运动,建立了许多为残疾儿童、数学与科学研究、医学、农业及为培养讲演、音乐和戏剧方面人才的研究所。

施泰纳到处讲演、著述。作品有“歌德的世界观”(Goethes Weltanschauung,1897年)、“神智学”(Theosophie,1904年)及自传体的“我的生活道路”(Mein Lebensgang,1924年)。卒于瑞士多纳什城。

1882年至1897年当施泰纳还在念大学的时候,他同时也在编辑一本名为《歌德》的科学著作。在这段期间,他忙碌于编辑此书的两种版本,一个是Joseph Kürschner著作的“德意志民族文学”版本,另一个是之后从1890年起,为位于威玛,公爵夫人Sophie von Sachsen-Weimar-Eisenach刚成立的歌德与席勒档案馆撰写Sophie版本,这的版本今日是以威玛版(Weimarer Ausgabe)闻名。年轻的施泰纳将他的注释视为哲学的倡议,以及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胜过于只能解释作品如何形成的注脚。他编辑的“歌德”得到对语文学研究多年的维也纳德语系教授Karl Julius Schröer的帮助而得以完成。尽管对于斯坦纳有些特别的批评,部分甚至是错误的评论,他还是经由他的编辑作品而广为人知。在Joseph Kürschner写的“1895年以来的德意志文学月历”里,施泰纳的介绍也占了八行之多。

在编辑工作结束后,在威玛时期已经演讲过许多不同主题的施泰纳于1900年成为一个更专业的演讲者。一直到他死前的二十五年之间,他总共演讲过6000次。一开始他的讲稿由他与他的学生一起撰写,后来固定都由专业的速记员来记录,并且编辑成书。这些著作占了施泰纳现存作品的一大部分。从1899到1904年,施泰纳在一所柏林劳工教育学校(Berliner Arbeiter-Bildungsschule)上课。熟识尼采的施泰纳,在1900年尼采死后被视为尼采代言人的演讲者。1900年秋天他被一位柏林的伯爵 Cay von Brockdorff邀请至他的神学图书馆作关于尼采的演讲。他还参与了许多其他主题的演讲,并且很快就获得他一直以来拒绝与其为敌的神学家们的支持,成为他的重要听众。当1902年一个德意志神智学社团(Deutsche Sektion der Theosophischen Gesellschaft)成立时,施泰纳接下了主席的位置。这个神智学社团是一个秘密的、名声不好的组织,其中以1891年过世的创立者Helena Petrovna Blavatsky的教师为重心。Blavatsky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指责他和轰动一时的召唤魔鬼骗人诡计有所牵连。借由东方哲学他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神秘学代表。他的追随者Annie Besant也特别倾向印度教,并且在之后尝试将印度人克里希那穆提塑造成救世主。

在神智学中断后,施泰纳改变他的学说范围。当时“人智学”基本上还只是一个另外的名称,是他直到被神智学社团开除之前用来代替神智学的学说。他的两本书《神智学》(Theosophie,1904年)和《奥秘科学大纲》(Geheimwissenschaft im Umriß,1910)在这方面被当作人智学的基本教材。今日在施泰纳作品的新版次里面,神智学的名称都被人智学或灵性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所取代。

施泰纳在晚年转向艺术和建筑。1910至1913年他的四出“神秘戏剧”(Mysteriendramen)在慕尼黑首演。从1913至1922年在他的领导之下,在巴塞尔附近的多纳什成立了歌德纪念馆(Goetheanum)作为人智学社团的中心,以及思想科学自由大学(Freien Hochschule für Geisteswissenschaft)。木造的歌德纪念馆在1922至1923年的除夕夜被焚毁之后,施泰纳设计了一个更大的、由混凝土建造的第二座歌德纪念馆,这座纪念馆直到1928年施泰纳去世后才建好。

施泰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已与政治家们展开交流,并且试着在战争结束后影响政治;因此,他在1919年出版由贺曼‧巴尔(英语:Hermann Bahr)、赫尔曼·黑塞及布鲁诺·华尔特所共同署名的〈对德意志民族与世界的呼吁〉(Aufruf an das deutsche Volk und an die Kulturwelt)。战争的负债是施泰纳所特别关心的议题,因此他也在1919年主编一本名为《战争的罪孽》(Die Schuld am Kriege)的修正主义小册子,并由时任参谋总部司令的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撰文。在反对德国败战债务的抗争下,施泰纳甚至写了一篇阴谋论文章来支持其主张;在里头他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错归罪于犹太人,该文因此也随后被纳粹份子吸收,特别是对神秘学感兴趣的海因里希·希姆莱。

施泰纳在他转为研究神智学的时候逐渐有名起来,他的演讲总是坐满了听众。他的巡回演讲部分是由一家柏林的经纪公司来负责规划,例如在1921至1922年斯坦纳的知名度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名为Wolf-Sachs的巡回演讲。由于来听演讲的人潮众多,有时候需要警力来维持秩序。Die Neue Freie Presse报导他的演讲场场门票都售尽,并且“长达数分钟的拍手鼓掌与喝采”。施泰纳对群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他激起影响深远的思想启发,甚至招来部分偏好论战的排斥。专业的学者对斯坦纳大多持保留态度,不少人采取保持距离或讽刺的立场,甚至也有人在一旁幸灾乐祸窃笑。在当时的报纸上经常出现斯坦纳被评为“江湖骗子”的报导。

施泰纳在当时已引起广泛的争论。争论的重点尤在人智学的科学性。反对的代表主要是任教大学科学系所的教授,他们强烈抨击他基督学说里的诺斯替教派成分,此外亦有人认为他的论点恐有种族主义的疑虑。

施泰纳的作品共可分类为36册、约6000份的演讲稿与建筑和艺术的文章。其中大部分的演讲是速记员与听众共同写成的,这些演讲稿首先是由私人印行并刊登在杂志上。

相关

  • 硝化反应硝化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过程,硝基就是硝酸失去一个羟基形成的一价的基团。芳香族化合物硝化的反应机理为:硝酸的-OH基被质子化,接着被脱水剂脱去一分子的水形成
  • 格里菲斯大学格里菲斯大学(英语:Griffith University,简称:格大),是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本市内的第3所公立综合研究型学府,为澳大利亚创新研究大学联盟(IRU-Australia)、亚太国际贸易研究联盟(PACIB
  • 蚱蜢 (消歧义)草蜢,又称“蚱蜢”、“蚂蚱”,属直翅目锥尾亚目草食性昆虫。草蜢、蚱蜢还可以指:
  • 鸟类环志环志,亦称“鸟类环志”或“鸟类系放”,即将野生鸟类捕捉后进行基本数据的测量搜集,并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环、翅环、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鸟类
  • 查尔斯·G·道斯查尔斯·盖茨·道威斯(Charles Gates Dawes,1865年8月27日-1951年4月23日),又译道斯,美国政治家、因推动道威斯计划而和奥斯丁·张伯伦一同于1926年获得1925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
  • 食水饮用水是具有一定品质控管,可供饮用或使用而不会造成立即或长期性危害的水。在多数发达国家,即使只有极低比例的水实际使用于饮用或烹饪,常见用途包括洗涤和景观灌溉等,但其家庭
  • 贪 (佛教)贪(梵语:lobha,或rāga,巴利语:lobha,藏文: 'dod chags),佛教术语,意思为依恋、热切的想要、渴望、贪婪,是一种心情状态,热衷与贪图于世间三有的事物,希望获得与保有,但终是受挫。它的根源
  • 扬·斯特拉斯基扬·斯特拉斯基(捷克语:Jan Stráský,1940年12月24日-2019年11月6日),捷克政治家,1992年担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扬·斯特拉斯基1940年12月24日出生于比尔森。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主修
  • 黄金分割搜索黄金分割搜索是一种通过不断缩小单峰函数的最值的已知范围,从而找到最值的方法。它的名称源于这个算法保持了间距具有黄金分割特性的三个点。这个算法与斐波那契搜索和二分查
  • 珍妮·沙拉珍妮·沙拉(法语:Janine Charrat,1924年7月24日-2017年8月29日),法国格勒诺布尔人,是一名法国舞蹈家与编舞家。她从12岁出演《芭蕾舞女(英语:Ballerina (1937 movie))》后,开始编导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