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隅里遗址

✍ dations ◷ 2025-09-30 13:41:48 #黑隅里遗址
黑隅里遗址是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祥原郡的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0万至40万年,是朝鲜半岛目前发现的最早旧石器时代遗址。:1-2:101966年,黑隅里遗址被发现于祥原邑3公里以外一个石灰岩山岗的山洞中。洞穴位于山岗的南坡,纵伸约有30米,有2.5米厚的遗物层。遗址中发现早期人类狩猎的动物化石有20多种,并发现有各种通过砸制或打制的方法制作的原始石器。:1-2:10:3黑隅里遗址发现有29种动物化石,包括大象、大型双角犀牛、大角鹿、野猪、狼、祥原马、水牛、湿地野鼠等。其中18种是目前已经灭绝的动物,比如生活在第三纪末的祥原马、湿地野鼠,以及第四纪更新世中期的大型双角犀牛等。这些生活在热带、林木茂盛和河畔、沼泽地的动物化石表明,当时的朝鲜半岛西部气候温暖,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1-2:3黑隅里遗址发现的石器按照形状的不同,可分为“手斧状石器”、“梯形石器”、“尖形石器”、“半月形石器”等。这些石器制作较为粗糙,通过砸制或打制的简单方式制作而成。可见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刚刚摆脱猿猴状态的猿人。:1-3:10

相关

  •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英语:Boyle's law,也称作Boyle–Mariotte law或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是由爱尔兰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1662年根据实验
  • 蜕皮动物蜕皮动物总门(拉丁语:Ecdysozoa)是一大类原口动物,包括节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几个小门。最初由Auinaldo等人于1997年定义,主要根据是18S 核糖体RNA树。而这个分类同时也被一系
  • 超常现象超常现象(英语:Paranormal),又称灵异现象,是指与科学和常识相互矛盾的现象。因为超常现象无法用已存在的逻辑架构、或普遍被接受的现实知识来解释。这些真实性并未确定的现象,通常
  • 基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
  • X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指生理代谢层面的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聚集现象,这些危险因子主要包括高血压(或血压偏高但未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血脂异常(dyslipidemia)(包含血中三酸甘
  • 全民公投1980年魁北克公民投票是第一次就魁北克应否脱离加拿大成为独立国家而举行的公民投票。这场公投由支持魁北克分离出加拿大的魁北克人党政府召集。魁北克人党政府提出了“主权
  • 释名《释名》是东汉刘熙(或又作刘熹)撰写的一部训诂专著,以探求词源为主要目的,以声训为主要手段,是汉语中第一部解释事物命名缘由的专书:382。全书共8卷27篇。明朝郎奎金在将《释名
  • 霍尔蒂霍尔蒂·米克洛什(匈牙利语: Horthy Miklós,德语:Nikolaus von Horthy und Nagybánya,1868年6月18日-1957年2月9日),匈牙利的军人与政治人物。1920-1944年为摄政,掌握军政实权。霍尔
  • 海狮科海狮科(拉丁语学名:Otariidae)是食肉目动物中的一个科,是长有外耳的鳍足动物,总共有14种。而那些长有内耳的鳍足动物则被称为真海豹,即海豹科(Phocidae)。海狮科包括体形比较大的鳍
  • 爪哇野牛爪哇野牛(学名:Bos javanicus),别名白臀野牛,牛的一种,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体形似黄牛,肩高160厘米,体长230厘米,体重500-810公斤,尾长65-70厘米。臀部有一独特的、圆盘状白斑。和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