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飓风丹尼尔

✍ dations ◷ 2025-07-05 08:11:24 #2006年飓风丹尼尔

飓风丹尼尔(英语:Hurricane Daniel)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第二强劲的飓风,也是该飓风季第4个获得命名的热带气旋。7月16日,丹尼尔起源于墨西哥离岸的一股东风波,之后向西移动并稳步加强,在7月22日达到每小时240千米的最高风速,当时气旋的特征与环形飓风类似。之后丹尼尔由于进入水温较低的海域,以及风切变增强而逐渐减弱。7月26日,它进入中太平洋后迅速退化为残留低气压。

最初预测表明气旋将以热带风暴标准横过夏威夷群岛,但丹尼尔的残余最后在夏威夷东南方消散。风暴为夏威夷岛和茂宜岛带来轻到中度降水,造成轻度水灾,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报道。

7月2日,丹尼尔起源于非洲西岸的一股东风波。该东风波横过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并带有少许相关的对流(英语:convection (meteorology)),它在7月12日横越中美洲进入东太平洋。其对流在7月13日加强,系统于两天后在墨西哥以南展现出热带气旋发展的迹象。系统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向西移动,其组织在7月16日有所改善。在低层环流附近有相关的对流雨带下,估计东风波在7月16日晚上发展成热带低气压。这时其位于曼萨尼约南偏西方约845千米。

归类为第五E号热带低气压后,系统在中层高压脊的引导气流下向西移动。低气压形成后的几小时里,其中心附近缺乏集中的深层对流。情况对热带气旋的发展(英语:Tropical cyclogenesis)很有利,包括温暖的海洋表面温度,非常少的风切变以及气旋上已经形成的反气旋。之后对流变得更加集中,以及上层流出的改善重合。根据德沃夏克分析法,气号在协调世界时7月17日中午12点强化为热带风暴丹尼尔。之后丹尼尔的结构很快便有所改善,展现出更多的雷暴活动和带状特征。系统中心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团,环流中心有明确的雨带围绕。随着系统形戍眼状特征,国家飓风中心在7月18日晚上将丹尼尔升级为飓风,当时候其位于卡沃圣卢卡斯南偏西约1420千米。

7月19日,丹尼尔的风眼在卫星图像上变得更为明显,其后发展成一个针孔式风眼。风暴进入眼墙置换循环并转向西偏北方移动,其强化趋势暂时停止,之后在7月20日快速加强并达到大型飓风标准。当天晚上,飓风丹尼尔组织成一个非常对称的气旋,其中心有一个非常明显,直径约为50千米的风眼。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四级标准后,气旋的外观与环形飓风相似,环形飓风的特点是拥有巨大而对称的风眼,周围有厚厚的环形强对流包围,通常能够保持其强度和结构达数天之久。7月21日,飓风进入另一次眼墙置换循环。在周期完成后,丹尼尔在7月22日早上达到每小时240千米的最高风速。此风速保持约18小时后,丹尼尔进入了一片水温逐渐转凉的海域,强度开始逐渐减弱。7月23日,风眼变得更为明显,之后风速下降,云顶再次回暖。

飓风在7月24日进入中太平洋飓风中心的预报责任区,此时其风眼消失在卫星图像上。原本预计丹尼尔将以热带风暴标准横过夏威夷群岛,因为该群岛附近海域的水温较高,而预计风切变亦是微弱。然而,风暴因北面的高压脊减弱而减速,以及在水温较低和东风切变增强的共同影响下,丹尼尔在7月25日减弱为热带风暴。当天晚上,外露的环流中心附近已经没有活跃的对流,系统在7月26日早上减弱为热带低气压。由于雷暴活动也未能重新发展,丹尼尔于协调世界时7月27日凌晨0时退化成残留低气压,残留低气压继续向西偏北方移动,在7月28日于夏威夷大岛东南方消散。

由于起初预测飓风丹尼尔将以热带风暴标准横越夏威夷群岛,夏威夷州和夏威夷县的官员建议居民准备飓风应急包裹,他们还建议购买不易变坏的食物和电池。这候,风暴距该离州可能受影响的地区还有数天,结果只有很少居民立即准备。檀香山国家气象局对夏威夷东面海滩发布高海浪预警,警告在沙滩上的人不要下水。美国国家气象局对丹尼尔的残余发布暴洪观测预警和强风警告。

7月28至29日,丹尼尔的残余为夏威夷大岛和茂宜岛的向风区域带来50至125毫米降水量。茂宜岛上的西威鲁埃基(West Wailuaiki)在一天内记录了98.3毫米的降水量,是飓风带来单日降水量最高的地方。风暴也为东茂宜岛的分水岭带来降水。特别是在夏威夷大岛凯卢阿-科纳的降水造成道路积水(英语:Ponding),小溪也出现泛滥。不过没有任何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报道。一个位于嘉莱(英语:Ka Lae)的气象站简要地报告持续风速约为每小时56千米,阵风每小时72千米。

第61届跨部门飓风会议期间,夏威夷州民防部请求将“丹尼尔”(Daniel)这个名称除名,理由是它带来很大的威胁或损失,让人难以忘记,但世界气象组织并没有同意这项请求。

相关

  • 申长雨申长雨(1963年6月-),河南南阳人,中国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专家。1980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毕业于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机械系,1987年、1990年先后获大连理
  • 多尼采蒂多米尼科·葛塔诺·玛利亚·多尼采蒂(意大利语:Domenico Gaetano Maria Donizetti,1797年11月29日-1848年4月8日),又译唐尼采蒂,是一位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也
  • 芙蓉世芙蓉世(Furongian)是寒武纪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世,始于497百万年前,终于485.4百万年前。芙蓉世位于寒武纪苗岭世(英语:Miaolingian)以及早奥陶世(英语:Lower Ordovician)特马豆克期之间
  • 宫本惠美子宫本惠美子(本名:寺山惠美子,1937年5月10日-),是日本在1960年代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国家排球队成员,曾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与队员夺得奥运排球项目金牌。和歌山县出身,曾在电视剧《
  • 蒂亚戈·卡米洛蒂亚戈·恩里克·德奥利韦拉·卡米洛(葡萄牙语:Tiago Henrique de Oliveira Camilo,1982年5月24日-)是一名巴西男子柔道运动员。他曾参加2000年、2008年和2012年三届奥运,其中在20
  • 达寿达寿(1870年-1939年),字茀一,号挚甫,满洲正红旗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十七年辛卯科顺天乡试中举,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散馆,授
  • 堀江信彦堀江信彦(日语:堀江 信彦,1955年8月17日-),日本男性杂志编辑者(日语:編集者)、实业家。出身于熊本县。堀江信彦毕业于熊本县立熊本高等学校(日语:熊本県立熊本高等学校)、早稻田大学法学
  • 布里切博尔峰布里切博尔峰(英语:Brichebor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座标,位于埃尔斯沃思地,属于埃尔斯沃思山脉的森蒂纳尔岭,是文森山的一部分,海拔高度2,900米(9,510英尺),以保加利亚的山峰命名。坐标
  • 朱全昱朱全昱(?-916年),砀山人,中国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大哥,封广王,原名朱昱。朱温年少时父亲朱诚去世且贫困,与哥哥朱全昱、朱存随母亲王氏依靠萧县刘崇家为生。893年,朱温长子朱友
  • 北京植物园坐标:39°59′29″N 116°12′39″E / 39.991321°N 116.210827°E / 39.991321; 116.210827北京植物园位于中国北京的西北郊香山公园和玉泉山之间,坐落在寿安山南麓,占地40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