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素福·哈比比
✍ dations ◷ 2025-07-19 13:21:41 #优素福·哈比比
帕夏鲁丁·优素福·哈比比(印尼文: Bacharuddin Jusuf Habibie 帮助·信息,1936年6月25日-2019年9月11日),印尼前总统。他是印尼自独立以来的第三任总统,在位期间是苏哈托下台后的过渡期。他的在任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在印尼的现代化和后苏哈图时代的社会重建上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哈比比生于南苏拉维西的巴里巴里,父亲Alwi Abdul Jalil Habibie来自哥伦打洛省,是一位农学家。母亲R. A. Tuti Marini Puspowardojo来自日惹,是一名爪哇贵族(英语:Priyayi)。他的双亲是在茂物念书时相识的。哈比比的父亲在他14岁时过世。父亲死后,哈比比继续完成他在雅加达的学业,并于1955年移居德国。1960年,哈比比在德国得到工程学位,获得了“Diplom-Ingenieur”的头衔。后来,他留在德国担任Hans Ebner的研究助理(英语:research assistant)作为博士学位的研究。1962年,哈比比因病返回印尼三个月。在这段时间,他与R. Mohamad Besari的女儿Hasri Ainun(英语:Hasri Ainun)叙旧。他们两个在童年就相识了,而这次会面也让他们在1962年5月12日结婚,而哈比比则再婚后旋返德国。他们夫妻先定居于亚琛,不久迁居Oberforstbach。1963年诞下一子Ilham Akbar Habibie。哈比比的薪水十分微薄,必须兼差才能维持生活。他在劳斯莱斯塔尔博特(英语:Talbot)汽车公司找到一份顾问的工作,并接了两份德国联邦铁路的计划。由于哈比比在劳斯莱斯工作,参与火车建造的工头决定要哈比比在他三年后退休之后接替他的位置,但哈比比拒绝了。1965年,哈比比发表有关航空工程的论文,获得“非常好”的评语,获得“工学博士”(Doktor der Ingenieurwissenschaften)的头衔。同一年,哈比比跟随汉斯·埃布(Hans Ebner)继续从事热弹性力学的研究,努力取得特许任教资格。但他也同时渐渐的减少单纯追求成为亚琛工业大学教授的渴望,因为他有关light construction for supersonic or hypersonic states的理论也让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延揽他进入公司,但哈比比还是拒绝了。
哈比比曾经接受位于德国汉堡的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英语: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的工作。在那里,他发展出了一些有关热力学、建筑,和气体动力学的理论,并分别提出哈比比因子、哈比比理论,和哈比比法。他参与Messerschmit公司开发A-300B空中客车的研发。1974年,哈比比升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哈比比在欧洲的生涯可能让他对于莱卡相机产生兴趣。1974年,苏哈图延揽哈比比回国,希望他可以促进印尼的工业化和国家发展。哈比比回国后,一开始先担任Ibnu Sutowo的特别助理,Ibnu是国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的CEO。两年后,哈比比出任新成立国有公司Industri Pesawat Terbang Nusantara(英语:Industri Pesawat Terbang Nusantara)(IPTN)的CEO(1985年,PT. Nurtanio公司改名为“印尼航空工业公司”(Indonesian Aviation Industry),现在则称印尼航空航天公司(Dirgantara公司)(英语:Indonesian Aerospace))。1978年,他被任命为研究与技术部部长,但他仍然在IPTN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代,IPTN的规模大幅扩张,特别是在直升机和小型客机的制造业;到了1991年,哈比比扶植了十家国有企业,项目包含造船、火车建造、钢铁、武器、通讯和能源等等。一项在1993年做的估计显示,哈比比每年大概拨20亿美金在建设,但由于当时的政府财政不透明,以致于这些工业在当时的实际规模无法完全探知。在荷兰空军前参谋长A.B. Wolff的训练之下,哈比比成了一名飞行员。1995年,他开始驾驶通勤机N-250(绰号Gatotkoco)为了提振印尼的航空工业,他采取了一个名叫“Begin at the End and End at the Beginning”的策略。
他首先着重于飞机的实际生产,暂时先不聚焦于研发。在哈比比的领导之下,IPTN成为Puma直升机和CASA飞机的制造商。1995年,IPTN开发了一种小型客机“N-250 Gatokaca”,但最后此计划在商业上遭遇失败。在苏哈图统治时代,由于哈比比任职政府高官,他加入了专业集团党,1993年-1999年,他担任执行董事会主席的日常协调员。1998年,苏哈图被提名担任总统,开始了他个人的第七任总统任期。他宣布了他心目中的副总统标准,但他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哈比比,但他的候选人条件上希望找一个精通自然与科技的专家。而要找这方面的人才,则非哈比比莫属了。那年,印尼身陷亚洲金融危机当中,哈比比即将担任副总统的消息在经济上的反应似乎不佳,印尼盾贬值。虽然由前总理Emil Salim(英语:Emil Salim)带领的抗议群众不断要求苏哈图改提名Emil。但最后,哈比比还是在1998年3月当上了副总统。哈比比虽然反对东帝汶独立,但有思考过给予其特殊自治地位。1998年后期,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约翰·霍华德表示会在十年之内支持东帝汶举行独立公投。国际舆论开始施压印尼对于东帝汶问题举行自决。为了不要让东帝汶在国际间看起来像是印尼的殖民地,哈比比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东帝汶举办东帝汶独立公投。印尼武装部队(ABRI)反对这个决定。1999年8月30日,东帝汶在公开公正的情形下举行独立公投,支持独立的票数获得压倒性的胜利。然而,在印尼撤军的过程中产生了1999年东帝汶危机,许多人在此暴乱中丧生。哈比比倾向请联合国维和部队平定这次内乱,然而军方却反对这个计划。9月10日,Wiranto将军宣称如果哈比比总统允许维和部队进驻,就会发动政变,迫使哈比比退让。哈比比也下令军警维持秩序,但没有人理睬他的命令。印尼人民协商会议在1998年11月宣布将对于在印尼的贪污行为进行追缉,特别是针对苏哈图以往的不法行为。为了打击贪污,并进行改革,哈比比组成一个特别委员会,希望建立政府的诚信。著名律师阿德南·布央·纳苏蒂安(Adnan Buyung Nasution)应邀主持此委员会,但纳苏蒂安的职权过大,使哈比比无法接受,最后以他的亲信检察总长(英语:Attorney General)安迪·穆罕默德·加利卜(Andi Muhammad Ghalib)取代他。1998年12月9日,加利卜对于苏哈图作出3小时的审问,哈比比政府宣布苏哈图确有不法所得。但一卷哈比比跟加利卜之间通话的录音带被公开,哈比比暗示加利卜审问苏哈图只是为了笼络人民,这造成人民对于本次调查的真实性产生疑窦。哈比比任内,印尼政府也开是调查并起诉苏哈图的幼子,汤米·苏哈图(Tommy Suharto)。汤米在1998年12月被控涉及Goro矿产公司的丑闻,但后来在几名关键证人(包括哈比比的助手Rahardi Ramelan)的证明下获得清白。哈比比政府在亚洲经融风暴的冲击下仍然稳定了经济,也稳定了苏哈图统治最后几个月的混乱政局。在苏哈图时代,印尼政府长期迫害印尼华人。而哈比比上任之后,开始进行和解的动作。1998年,由于华人的菁英地位,印尼发生了反华暴动。是年9月,哈比比发布了总统令,下令禁止使用“土著”(pribumi)和“非土著”(non-pribumi)这两词来区分种族。1999年5月,哈比比表示所有持有“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公民证明书”(SBKRI)者,此证明书效力与身份证同等。在苏哈托时代,华人等非土著接必须出示SBKRI以证明其公民权。在哈比比任职国家研究和技术部部长期间,他推动了海外奖助学金计划(Overseas Fellowship Program,OFP)、科学统筹发展计划(Science and Manpower Development Program,SMDP)和科技促进工业发展计划(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STAID)等重要计划,这三个计划补助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到国外取得硕士及博士学历。在哈比比的统治之下,印尼在政治体制上有相当大的革新。集会自由跟言论自由都有所开放。1998年6月,哈比比开放了苏哈托执政以来的党禁,并且解散信息部,终止言论审查制度。他也很快的开始着手规划民主选举制度,尽管一开始的时间表并不明确。12月,他推出了改革法案,并且国会同意通过,法案中规定选举将会在1999年12月进行,并减少当时受军政府掌控的国会席次,且禁止公务员参与政治活动。然而,反对者批评他同意给予军政府国会的部分席次,且对于司法和军事进行的改革太少。他部分的消极不作为也受到部分人士批评,如军方仍保留他的地域指挥权,且军官可调任公务员体系。苏哈托时代在哈比比底下贪污的人员也很少被起诉。虽然哈比比被视为是一个领导过渡政府的角色,但他本人似乎有继续担任总统的意愿。1998年6月,哈比比宣布印尼国会大选,他并没有明确表态是否寻求当满任期,但他本人在专业集团党内也面临许多矛盾与反对。1998年7月,他任命Akbar Tandjung担任党主席,试图控制这个政党,终于勉强击败前副总统Try Sutrisno、国防部长Edi Sudrajat、Siswono Yudhohusodo,和Sarwono Kusmumaatmadja,夺得党的控制权。然而,在同时哈比比也逐渐失去了Akbar Tandjung和一部分党员的支持,他们试图让哈比比下台。1999年3月,专业集团党提名了5位可能的总统候选人:哈比比、Tandjung、Wiranto、Hamengkubuwono X,和Ginandjar Kartasasmita。1999年,专业集团宣布哈比比在激烈的竞争中被选为总统候选人,但党内仍有许多Tandjung的忠实支持者反对。1999年10月,哈比比在印尼国会大会会议提出责任演说,报告他任期内的政绩。演说完后,国会进行投票决定是否认同他的报告。哈比比指定Wiranto将军为副总统候选人,企图拉拢军方,但他的提议遭到拒绝。以Tandjung为首的派系倒戈反对他,而他的报告也以355:322遭到否决,哈比比放弃他的候选人提名,不再追求连任。卸任后,哈比比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德国。在苏西诺担任总统之后,他还担任总统顾问,以及透过智库哈比比中心(Habibie Centre),来确认印尼的民主化。2006年9月,哈比比著《关键时刻:民主印尼的迢迢长路》(Detik-Detik Yang Menentukan: Jalan Panjang Indonesia Menuju Demokrasi),书中回忆1998年5月时,他是如何被一路擢升至总统大位。他还争议性地指控苏哈图的女婿普拉博沃·苏比安托中将,和指挥官Kostrad(英语:Kostrad)曾在1998年5月策画了一场推翻他的政变。2019年9月11日,优素福·哈比比在印尼雅加达加铎·苏布罗托陆军医院因心脏衰竭而逝世,终年83岁。妻:哈斯丽‧爱侬‧贝萨丽(英语:Hasri Ainun Habibie)(Hasri Ainun Besari)是一位医学博士,两人在1962年5月12日结婚,直到2010年5月22日爱侬过世为止。子:有二子,Ilham Akbar Habibie和Thareq Kemal Habibie,皆为爱侬所生。弟:Junus Effendi Habibie,曾任印尼驻荷兰大使在妻子过世之后,哈比比伤心过度,主治医师为了让哈比比找到活下去的动力,建议他将与艾侬的爱情故事化为文字。哈比比于是写成回忆录《哈比比与艾侬(英语:Habibie & Ainun)》(Habibie & Ainun),甫出版就在印尼引发热潮,甚至被改编为电影,在在2012年12月20日上映。
相关
- 巨人症巨人症,亦称为巨大症,是一种疾病,表现为过度生长且其身高明显高于人类平均身高。该疾病是由于人类在童年时期生产过多的生长激素,使得患者身高异于常人,达2.13米(7.0英尺)至2.74米(9
- 本能本能或称先天行为,是指一个生物体趋向于某一特定行为的内在倾向。本能的最简单例子就是钥匙刺激(FAP),指的是对于一种可清晰界定的刺激,生物体会回应以一系列固定的动作,时间长度
- 字模字型或字模(英语:font;传统英式英语:fount)是指印刷行业中某一整套具有同样样式、字重和尺码的字形,例如一整套用于内文的宋体5号字、一整套用于标题的10号字就叫一套字型。电脑早
- 托马斯·杨托马斯·杨(英语:Thomas Young,1773年6月13日-1829年5月10日),亦称“杨氏”,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医生、通才,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托马斯·杨在物理学上作出的
- 孟德尔遗传孟德尔定律是一系列描述了生物特性的遗传规律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包括两项基本定律和一项原则即:显性原则、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以及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 阿尔法·罗密欧name = 'Transport', description = '交通',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
- 声音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气体、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的频率一般会以赫兹表示,记为Hz,指每秒钟周期性震动的次数。而分贝是用来表
- 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英语:Asparagine,简称为Asn或N;而Asp或D代表天冬氨酸)。它是20种最常见的氨基酸之一,但不是必需氨基酸,合成的密码子是AAU和AAC,可用于制作代糖。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天冬
- 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或称驻阿联军(英语:Inter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ce Force, ISAF)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386号决议由2001年12月20日德国波恩举行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上
- 朱诺奖朱诺奖(Juno Awards)是授与加拿大的音乐歌手以及团体的奖项,被视为加拿大的格莱美奖。视不同奖项类别,获奖者由加拿大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或特定专家小组所选出。此奖项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