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赛大瘟疫
✍ dations ◷ 2025-10-08 03:36:47 #马赛大瘟疫
马赛大瘟疫(英语:Great Plague of Marseille)是18世纪初腺鼠疫在欧洲最强烈的一次爆发。1720年在法国马赛爆发的腺鼠疫导致市内和周边地区约十万人丧生。但是在瘟疫过后马赛很快就恢复过来了,通过与西印度群岛和拉丁美洲的贸易扩张,数年后经济就已经达到了瘟疫前的水平,1765年其人口也恢复到瘟疫爆发前的水平。这次瘟疫不是欧洲从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爆发的再发。1720年爆发的瘟疫的病原体鼠疫杆菌是从累范特通过海路到达海港马赛的。商船大圣安图望号(Grand-Saint-Antoine)经过的黎波里和当时正在爆发瘟疫的塞浦路斯后从黎巴嫩出发开往马赛。途中一名土耳其乘客死后数名船员也相继死去,包括船上的医生。里窝那拒绝它停泊。到达马赛后港口机关立刻下令隔绝。马赛当时拥有与累范特的贸易垄断,港口从中东和当时正在出现的新世界进口大量货物。市内有权势的商人急需船上的丝绸和棉花,因为他们想把这些货物及时运到一个博览会去销售。因此他们强迫港口机关取消隔绝措施。数天后市内就爆发了瘟疫。市内的医院很快就爆满,在市民中爆发惊慌。他们把病人从家里和市内赶出去。万人坑被挖出来,但是很快就填满了。最后市内机关无法处理这么多的死人,以至于在城市周围数千死尸堆积起来。为了阻止瘟疫蔓延,法国下令隔绝马赛和普罗旺斯的其它地区,违反这个命令的人处死。为了保证这个隔绝在市郊建造了一堵鼠疫墙(Mur de la Peste)。这堵墙是用石头造的,高两米,厚70厘米,墙后有守卫。在一些地方依然可以看到这堵墙。在两年的时间里马赛九万居民中有五万丧生,瘟疫向北蔓延到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阿尔勒和土伦,造成又五万人病逝。估计总的死亡率在25%至50%,在马赛达到了40%,在土伦超过50%,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和阿尔勒为25%。1998年地中海大学的学者发掘了大瘟疫时的万人坑。这个发掘提供了研究200多具骷髅的机会。除现代实验室测验外还研究了文献记录来确定这个万人坑的使用时间和条件。这个多学科研究揭示了对该大瘟疫未知的事实和理解。对一具一个15岁的男孩的头颅的研究显示了1722年春进行的尸体解剖,这是欧洲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被解剖的尸体。其使用的技术与一本1708年出版的外科书中描写的一样。
相关
- 酸杆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新近被分出的一门细菌。它们是嗜酸菌。现在对它们研究还很少,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土壤中。
- 干癣干癣(英语:psoriasis,/soʊˈraɪ.əsᵻs/,学名为银屑病,又称“白疕”或“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特色是在身上出现一块一块异常的皮肤。通常,这些块状皮肤异常会发红、发
- 波浪能波浪能(英语:Wave Energy)是海洋表面波浪运动所转送的能量,可利用成为能源作不同用途,例如发电、海水淡化或推动抽水机等。海洋波浪是由太阳能源转换而成的,因为太阳辐射的不均匀
- 氟化钠氟化钠(英语:sodium fluoride)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室温下为无色晶体或白色固体,化学式为NaF。氟离子的用途不少,而此化合物便是氟离子的主要来源。比起氟化钾,它不但相对便宜,也较少发
- 神经冲动动作电位(英文:action potential),指的是静止膜电位状态的细胞膜受到适当刺激而产生的,短暂而有特殊波形的跨膜电位搏动。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被称为兴奋性,有这种能力的细胞如
- 古洛糖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古洛糖是一种己醛糖。古洛糖是一种非自然的单糖,呈浆状并有甜味。可溶于水,微溶于甲醇。D型和L型均不能被酵母发酵。古洛糖是半
-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英语:tumor suppressor gene),有称为抑瘤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抑癌基因是从1980年代发现的一组基因,它们的发现是癌症和细胞
- 沃尔特·米歇尔沃尔特·米歇尔(英语:Walter Mischel,1930年2月22日-2018年9月12日),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人格的结构、过程和发展,自我控制以及人格差异等领域。据2002年美国《普通
- 连续介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Continuum mechanics)是物理学、特别的是力学当中的一个分支,是处理包括固体和流体的在内的所谓“连续介质”宏观性质的力学,由法国数学家奥古斯丁·路易·柯西在1
- 砷酸盐砷酸盐是所有带有砷酸根离子(化学式:AsO43−)的化合物的统称,包括砷酸形成的各种盐。砷酸盐中,砷原子的氧化态为+5,所以砷酸盐的系统命名作砷(V)酸盐。由于砷和磷都属于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