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曲霉
✍ dations ◷ 2025-10-09 16:56:32 #黄曲霉
黄曲霉菌(学名:Aspergillus flavus)或称为黄麹菌、黄麹霉、黄曲霉与黄曲霉等,是一种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它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在储存的榖类中会造成储存的问题。它也是一种人类的病原,会造成肺的麹菌症(Aspergillosis),有时候也会引起角膜、耳与鼻眼框的感染。许多菌种会产生足量的黄曲毒素,这是一种有致癌性且有剧烈毒性的化合物。黄曲霉菌的孢子是一种过敏原(Allergen)。黄曲霉菌有时候也会造成蚕孵卵所的损害。黄曲霉菌是造成麹菌症第二常见的病媒,仅次于薰烟麹菌(Aspergillus fumigatus)。黄曲霉菌会入侵肺或是脑的动脉,因而造成梗塞(Infarction)。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Neutropenia)目前也被认定为是麹菌属的传染病。黄曲霉菌也产生毒素(黄曲毒素),而该毒素则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其中一种病源媒介。黄曲霉菌在培养时是成长成黄绿色的霉菌,“黄曲霉菌”的中文名称也是来自于外观的颜色。与其他麹菌属的物种一样,它也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这个结构是由一条支撑著膨胀囊泡的长茎所组成。在囊泡上的产孢细胞(conidiogenous cell)则会产生分生孢子(conidia)。黄曲霉菌的许多菌种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呈现出一种绿色的萤光,这个与黄曲毒素生产的程度有所相关。黄曲霉菌特别普遍存在于各种存放得不够干燥通风/真空的五谷杂粮(过期面粉、面包、稻米...)、坚果(榛子、核桃、杏仁...)、玉米、花生或黄豆之中,造成的霉害如同水损的(water damage)地毯一样。并且,黄曲霉菌是其中几种会产生知名的黄曲毒素的霉菌之一,而黄曲毒素则可能会导致急性肝炎(acute hepatitis)、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与肝细胞癌。在一些病毒性肝炎高度流行的国家会缺乏对于这种真菌的任何屏障方式,也会高度增加肝细胞肿瘤的风险。黄曲毒素难以使用高温去除,必须高达280度C的温度下才会被破坏,因此防治黄曲毒素的方式,便是直接先防止黄曲霉菌的生长。其最宜生长的温度一般而言介于摄氏28至38度度之间,水分含量超过15%或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环境,因此绝不可将坚果产品放于高温潮湿的地方,储存空间一定要干爽干燥,减少霉菌赖以生长的水分,达到抑制霉菌的生长。
相关
- 原生生物超类群与门以及众多不同分类会包括的分类单元原生生物(学名:Protist,发音: /ˈproʊtᵻst/)统称真核生物域中,不属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一般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有细胞核和原生
- 马尼拉马尼拉(他加禄语:Maynila,英语:Manila),又称岷里拉,是菲律宾首都,位于小菲律宾的最大岛—吕宋岛马尼拉湾的东岸;今为菲第二大城,人口有150万;乃全国经济、文化、教育和工业中心。2013年
- 聚合酶链锁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苏必利尔湖苏必利尔湖(英语:Lake Superior)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大的一座,被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所环绕。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以蓄水
- 口口腔,简称口,俗称嘴巴、嘴或咀,是指唇、腭、面颊和口腔底之间的空间,向上它与鼻腔相通。向后口腔与两个颌弓后的咽腔相连。口腔的后面的开口是咽峡,前面的开口是嘴。整个口腔的内
- 雇佣雇佣(英语:employment,意近:就业)是指二个伙伴之间的契约关系,其中一方为雇佣者(雇主、雇佣人),另一方为被雇佣者(雇员)。从法律意义来看,通过双方契约约定,“被雇佣者”为“雇佣者”工作
- 拼写拼写狭义上指以一定规则组合字母形成一个词的过程,以及所组合成的字母列。特定语言依习惯或规范所形成的拼写的标准,是此语言正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一个词的拼写是来自于
- 朝廷朝廷指中国、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在皇帝制度下对宫廷、中央政府等统治机构的总称。“朝”:中文所谓的“朝”字具有代表早晨,有今日(一昼夜)含义,在政治上延伸为今日治天下者,引用
- 金巴利金巴利(意大利语:Campari)是一款力娇酒,起源于意大利,根据出售国家不同,起酒精浓度有多个版本,包括20.5%、21%、25%及28%。金巴利使用多种草药和水果酿制,包括厚叶橙(英语:Citrus myrt
- 翼龙目见翼龙目的分类翼龙目(学名:Pterosauria),希腊文意思为“有翼的蜥蜴”,是一个飞行爬行动物的演化支。翼龙类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约2亿1,6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翼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