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蔗糖史

✍ dations ◷ 2025-10-10 18:10:16 #中国各专业历史著作,中国科技史,中国农业史,中国食品,1997年中国书籍

《中华蔗糖史》,季羡林著,全名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出版,收入《东方文化集成 中华文化篇》。《中华蔗糖史》是季羡林著《糖史》的上篇。

季羡林通多国语言,包括梵文和巴利文。他注意到,世界许多国家的“糖”字有相同的读音,例如英文sugar、法文sucre、德文Zucker等都来自梵文sarkara与巴利文sarkkhara;由此推断,蔗糖是从印度(通过波斯)传入欧洲。

季羡林又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有一篇残经写卷背面写着制造“煞割令”的方法。他马上认出“煞割令”就是梵文 sarkara 的对音,并推断蔗糖在唐代传入中国。

季羡林又发现,印度有一种糖叫“cini”(中国糖),可见印度的制糖术在某个历史时期反受中国影响。

为了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搞清楚“糖”如何传入中国,中国制糖技术又在什么时候传入印度,季羡林查阅了典籍、正史、专著、医典、笔记、方志、游纪、诗词、说部、海关志等百余种书籍。“跑了几年图书馆,兀兀穷年,写成一部长达七八十万字‘巨著’……我用的都是我自己从浩如烟海的群籍种爬罗剔抉、挖掘出来的。”

《中华蔗糖史》全书共十章。

1998年季羡林在《中华蔗糖史》的基础上,再度完成《糖史》一书,约83万余字。《糖史》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国内编》;第二编为《国际编》;第三编为《结束语》。

第一编《国内编》即是《中华蔗糖史》。在《国际编》当中,季羡林发现,在欧洲,糖(sugar,法文是sucre)、冰糖(candy,法文是candi)这两个词根源就是梵文的sarkarā和khandaka。结束语篇幅最短,只有6页。现收入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文集》中第九、第十卷。

相关

  • 历史记载《日耳曼尼亚志》(拉丁语:De Origine et situ Germanorum,意为“关于日耳曼人的起源和分布”),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著,于公元98年完成。记述了公元1世纪左右的日耳曼部族的分布情况
  • 都柏林核心都柏林核心,一种图书关系元数据的国际标准。现在是本体论研究的一个标准测试集。这里的“都柏林”容易被误认为是爱尔兰的首都,但实际上它起源于美国一个叫都柏林的小城市的一
  • 扁率数学上,扁率定义为椭球体的角离心率(英语:Angular eccentricity) o ε = arccos ⁡ (
  • 张系国张系国(1944年7月17日-),江西南昌人,生于重庆,计算机和电脑专家、著名台湾作家、中文科幻小说作家,创办《幻象》科幻杂志,为台湾科幻重要推手。为新竹中学校友,1965台湾大学电机系毕
  • 青霉属青霉菌是最常见的真菌(半知菌)中的一种。肉眼可见其孢子的颜色为蓝绿色,因而得名。但是并非所有青霉属的霉菌都为蓝绿色,也有白色或者绿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呈笔一样形状的笔状
  • 卡雷尔·波罗弗斯基卡雷尔·哈夫利切克·波罗弗斯基(Karel Havlíček Borovský,1821年10月31日-1856年7月29日),捷克讽刺诗人、新闻记者。他是当时捷克许多的报刊杂志的编辑或主编。他曾因积极参
  • 2014–15赛季斯洛伐克足球超级联赛2014–15赛季斯洛伐克足球超级联赛是斯洛伐克足球超级联赛的第 22 个赛季。 赛季始于2014年7月14日。 布拉迪斯拉发斯拉夫人队是卫冕冠军。总共12支球队参加本赛季的联赛,其
  • 王堦王堦(1556年-1615年),字震吉,湖广承天府京山县人,军籍,万历十一年癸未科第三甲第二百六十五名进士。曾祖王大受;祖王采;父王宗靖,恩例冠带;母徐氏;继母舒氏。。
  • 甲基多巴甲基多巴(英语:Methyldopa),也作α-甲基多巴,商品名亦称爱道美等,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用于妊娠高血压病(英语:high blood pressure in pregnancy)、高血压急症(英语:Hypertensiv
  • 三新铁路三新铁路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与鄂托克前旗境内的运煤单线电气化铁路。 北端起自东乌铁路三北羊场站,在上海庙站与宁东铁路接轨。是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外运